2023.4.8——听圆桌派有感
今天听了一期圆桌派,讲的是体面,让我更加确信了我的包容性,也让我明白了我比其他人更有包容性,并不是我错,也不是对方错,但对方觉得我错。当我们对一件事产生争执的时候,两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如果僵持下去只会把场面闹得很僵,那我就从另一角度解释这个问题,但对方一是 不听,二是只重复自己的观点,他不明确说你不对,但他一直坚持还是想说服我她是对的,这让我很困难。一次次我以为是我的问题,但may be是对方的问题,谈话需要两个人维持,不能就不能吧。
圆桌派说到这个体面,每个人、每个群体都有自己认为的体面。唐朝,诗人写诗不写词是体面;在建国后,文人不写电视剧本是体面;现代,老戏骨不直播带货是体面,清华毕业生不卖猪肉是体面,窦文涛不做广告是体面,adn so on。体面是自己加给自己的不能做的事,诗人写出深刻的诗才能流芳千古,而词是给歌姬吟唱的,但李白什么都写,词在宋代也繁荣一世;文人也为流芳,而电视是给大众娱乐的,但电视、电影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作品,并如此繁荣;老戏骨应该有自己的清高,钻研演技,不应为金钱放低身段;清华毕业就应该进入大厂,机关政要,不应该来做简单的小市经济,但他后来却赚了比普通卖猪肉的更多的钱。
所以大众眼中的体面是你做了不符合你身份的事,自己眼中的体面是自己做了认为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但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呢?李白也写词,但不妨碍他流芳千古,因为他有好诗,词想写便写了,清华毕业生卖猪肉,开始大众的不支持,但大众知道个屁,只有自己知道我这么卖猪肉有着怎样一番规划,所以想卖便卖了。文人也要生存,剧本写就写了,但继续支持我创作不更好吗。老戏骨想赚钱,在中国的文化中,士农工商,钱排在最末,钱够花就行了,你想赚更多的钱——这为趋利,没有”苦衷“,人民大众是不会买账的——这为避害。
所以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在乎别人眼中的体面,不必对自己设限,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否在其中获得成长,生活能否变好,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为什么,什么是自己看重的。这样才能拥有快意的人生吧。自己不认同的事也许只是自己没有看到他的好,就像词也能表达深刻的感情,电视、电影也有深刻的见识,并且有更加广泛的传播度,广告和电视节目也能实现双赢,我输出好的观点,你对我的节目提供资金,我让更多的人用到好的产品——只是行业乱象,只看钱,不看产品。
我太久活在自我安慰和自我想象当中了,今天到东门取买的水果,我对世界的认识不能仅从书本与电视中获得,需要从我自己的真实生活里吸收。我害怕遇到同组的人,害怕遇到毕设,害怕遇到认识的人,怕他们问我实验怎么样、有没有出去玩儿,我害怕被他们看轻——虽然我确实落后于同龄人。但我想更加从容的生活,我上过大学,去过郑州,来过上海,农村的那种生活不是我想过的,种地,没钱。我想过一种从容的城市生活,能不眨眼买吃的,能买几百块的衣服和包包,一年能去旅几次游,家人生病有钱去看。我不曾看过麦肯锡高管的生活,不了解他们的想法,不知道颜宁最终的目标是什么——但我们同为人都在追求做自己,上面就是我现在想到的我未来想过的生活,那就为此而努力吧。
作为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本科双非,211硕士的群体来说,我在世间的发展方向大体是规划好的,发展高度大体是定的,每项人生体验也不会是独一无二的,但每一个不独一无二合成了独一无二的我吧——希望有一天我能找到更独一无二的我的特点。但每个人又不一样,我偏不信我不能打破那个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