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一种落后,就是思想的落后
我们熟知近代以来中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故事,并为之奋发图强
其实晚清在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湘军所用枪械火器,均为全世界最先进的,甚至生产国本国都未装备
太平天国席卷之下,清政府糜烂,几无可战之兵,不得已放权给汉族大臣,即曾国藩等。湘军并无朝廷军饷,所需一切只得就地征募,据说曾国藩靠各省之间设卡收取“厘金”得以维系。曾国藩发现了一条取胜之道,就是通过洋人购买最先进的军火,与太平军形成武器代差,并且依靠挖战壕的方式,步步蚕食,以极小的代价,大量杀伤太平军,最后取得胜利。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并不是他的某种圣人心法,而是在当时那种武器系统下的最优选择。而且湘军也死不起人,太平军浩浩荡荡如飞蝗般呼啸往来,皆为饥民,源源不绝,而湘军死一个少一个,死完了曾国藩也无以立足了。此种悲壮,让我想起明末孙传庭最后出征时所说:“天下糜烂,民变四起,皆因饥饿,饥饿皆因无田可耕,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是什么,人心就是粮食,人心就是源源不断的兵源,这就是他李闯能输十回八回,而我孙传庭,却一次都输不起。”后孙传庭兵败战死,明史记载:“传庭死,而明亡”。
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证明了,大量依靠壕沟铁丝网,就是当时条件下陆战的最有效办法。此战法之惨烈,造成索姆河一战,一天之内英军死伤6万人。而当年平定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中国近一亿人死亡,可见现代步枪、机枪、大炮刚出现时,还没有坦克飞机相制衡的情况下,冷兵器思维下的军队被大量“屠戮”的惨状!
左宗棠平定陕甘回乱,以不足万人赴疆,所凭的,同样是具备代差优势的武器,当时左宗棠从美国买来大批的七连发杠杆步枪、加特林机枪、后膛炮,进入陕甘,依靠先进武器大量杀伤回回骑兵,击破五十万敌,建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
经此,李鸿章才有如此决心建立北洋水师,所购舰船如有财力,均购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从康乾时代对洋人技术“奇技淫巧”的藐视,到鸦片战争被打蒙,再到汉族大臣平定长毛、回乱中买枪买炮完成不可思议的逆转,洋务运动自然成为了朝野共识。
可是甲午一战,我方兵器并不落后,却依然战败,原因是北洋水师确实是李鸿章的私家军,清廷虽然忌惮,却也不得不仰仗其实力,这就造成了当年淮军作战“保存实力”变为第一原则,因为军队打没了,李大人的地位也就没了。所以才有当年叶志超在朝鲜之战中狂奔五百里逃跑,不是因为打不过,是因为日军一打就要冲锋,就要白刃战,但是叶志超怕死伤太多,不敢白刃战,所以为“保存实力”计,只有撤退。
在这种思想之下,军队的装备虽强,军容虽壮盛,士气也不可谓不高,将帅也并不贪生怕死,但是就如同套着麻袋打架一样,束手束脚。而日本又恰恰相反,弹丸小国孤注一掷,举国一心,天皇吃饭钱都省下来,妇女下南洋卖淫挣钱捐给国家,买最先进的军舰,疯了。甲午一战,才有此败!
又到了后来解放军打国民党军的时候,还是同样的道理,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各自求保,在武器装备并无代差的情况下,失败是必然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晚清其实并不闭关锁国,在追赶世界先进技术方面,是不遗余力的,而且洋务运动也是卓见成效,从纸面实力来说,并没有多么落后,但是依然不停的被胖揍
可见“落后就会挨打”,这个“落后”并不是“器”的落后,而是“思想”的落后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广受民众喜爱,是因为这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写成,人们爱看,但是专业历史学者却不屑一顾,暂且不论高低。我记得书中通过万历十五年这一平平无奇的年份发生的各种事情,给出了一个中国近代落后的解释:中国这个庞大的帝国,依靠道德进行泛泛的统治,并不能依靠精确的数字管理,并且对海外正在发生的变化一无所知。
这种“落后”,并不是某种技术的落后,而是古代对现代的落后。
归根到底,是“思想”的落后!
这种落后,在当下世界,依然存在,不发达国家的落后,甚至是一个国家里某个族群的落后,归根到底,都是“思想”的落后!
这种“思想”并不是哲学、艺术之类的,而是与工业革命相匹配的制度和习惯,如果说科学技术是这个世界的硬件,那这里所谓的思想,就是这个世界的软件,硬件升级了,软件必须要升级。在民国时期甚至有学者提出来要废除汉字,改用西文,认为是汉字和一系列的东西禁锢了国人,造成了我们的落后,这是看到了病根但是下错了药,想格式化重装操作系统,虽然可笑,但是足见一斑。
工业革命已百年之久,科技发展仿佛又要陷入死胡同,新的突破方向在哪里?伟大的技术变革什么时候发生?就比如讲工业革命必先讲启蒙运动,是否当下某种预示着未来的思潮正在积蓄力量?这种思潮是什么呢?
是环保碳中和吗?是星际移民吗?
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这一次我们不能也不会再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