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的一万个理由
查看话题 >2023年1-3月 | 就当死而复生,随心所欲地自由生活呀
2022年的年底很多人都在生病中度过,当时不能洗头洗澡,每天很虚弱只能躺在床上休息,吃饭也成了一家很难解决的问题,洗澡变成了奢望,走几步路也会喘地不行。经历过了这些,后来每次对洗头洗澡都很感恩,有大太阳可以洗衣服晒衣服也很感恩,对吃好吃的也很感恩,感恩睡觉、剪指甲、剪短发、大扫除、整理物品这所有支撑了人类基本生活的细小事件~对所有可以做的热爱的事情也很感恩~


一、阅读和光影
1、阅读让人概念升级
概念的转变,看法的升级
2022年的自己终于摆脱了考证,可以随意地阅读,在这随意的阅读中就无意识地发现了一些感兴趣的书,于是2023年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了各种概念的升级。先是从《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知道了人生的轮回,在这本众创书籍里看到好多颠覆自己想法的概念,比如be good type 只关注自我的成长而不是限于比较,比如教科书是由很多概念组成的,所有的写作可能都是讲清楚为什么,怎么用,过去是什么,现在是什么,未来如何调整。沿着这条线,又看了财富自由之路,人人都能用英语,超越感觉。看了之后觉得对英语也不用要求太高,就是能够阅读看到最新的知识就好。就像书里举的例子,超越感觉中文版本才第九版,而英文版则更新到11版,直接阅读原文就是直接看最新的知识呀。超越感觉说的就是逻辑相关的知识,也是最近看通识教育里提到的实践派教学,批判性思考。我们的很多想法都是受限于文化环境,大家都这样做不假思索。所以真正有多少独创的内容需要自己反复地去假设去探索。
让行为变得更容易做到
通识教育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通过简单的案例明白为什么,过去的自己看书觉得有意思然后照着做,也收获了一些成果。但其实很难和别人讲清楚。真正的原理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而人的所有行为都可以回归到心理学。5%的改变就是这样让人可以更加包容,接纳有各种各样的环境,同时慢慢地尝试不同的内容。后来自己突然想开始看《福格行为模型》了,内容就更加的源头,所有的行为都是动机,能力,提示这三个构成才发生。就像周末室友因为家务和我吵架,我在用洗地机的时候他再过来教我一样,动机我是有的,但是能力不足,从来都觉得做家务太麻烦了。在经历过一次之后发现其实挺简单的,以后就更容易完成这件事。至于提示则是这次由吵架完成,后续因为动作简单,自己会插入到周六关上洗衣机盖子之后。
女性主义的书和影结合
1月在家过年安排了很火的《我的天才女友》,后来又看了大法官金斯伯格。对女性主义所处的状态又增加了一些思考。而刚好上野千鹤子老师在国内越来越火,之前看了两本入门对话一直没有理解为什么,这次直接开始看经典著作,厌女把日本社会各种各样的情景说的清清楚楚,连社会上的复杂情况都能说明白,这逻辑可太清晰了吧。还有结合古希腊神话,历史对里面隐含的寓意解读。这都是没有基础知识的我紧靠自己看不懂的呀。
新场景:书店探索
3月的自己,因为室友加班和家人出游只有一个人在家,开拓了新的场景,充值了书店的咖啡卡,去书店坐着看书打字,整个3月一共去了4次,用了60块钱,看了3本书,喝了4杯茶。前两次为了回本,看艺术类的书,拆了奈良美智,后来再仔细浏览看看,想看的书也不多,也就算了,反而打乱自己正常的节奏,后面2次直接带自己的ipad去整理读书笔记,分别整理了做二休五和卡片笔记法。看书和整理读书笔记都很有意思,觉得不同的人都很厉害,和这样的人对话干货满满,对于简单的微信聊天就觉得再没什么意思。
2、电影有女性主义和科幻
休闲的综艺还是只能偶尔看一下想看的人,特地去追实在没什么兴趣。看的题材主要就是女性主义,科幻,院线电影,以及没看过的经典影片。也是在新生那本书里看到的,好的休闲可以是复习自己看过的好书,或者看电影。于是自己也把文学类的书替换成看电影啦,比如我的天才女友很火的书自己不去看啦,只是看看剧就很好,对情节会更加清晰。另外就是结合工作繁忙,以及周末追剧不愿意睡觉,自己也找到了最好的时间,在下班精力不够的地铁上去看呀。
二、写作和手账
1、写作从读书笔记和月度小结开始
手帐和写作结合起来思考。手帐是自我的梳理,事务性工作写写画画,而写作则是严肃一点的想法。最近重新开始整理读书笔记,用上flomo,在每日review上看到了柳比歇夫的各类总结,于是打算自己也踏踏实实地做下来,除了每日记录时间,也做月总结,年总结,五年总结。第一次就以季度总结作为模板开始吧。
2、手账整理好电子版本
2023年手帐回归,不再看博主们反复地消费主义增加各种东西,就是周记本记录工作,TN记录闪光时刻。各种贴纸素材也开始舍弃,只留下和自己最相关的照片打印。除了纸质的,电子的也开始整理豆瓣过往发的有意义的记录,整理时间,整理自己的体验成果。以前觉得整理月总结没什么意思,现在根据这个表格整理感觉自己一个季度也做了好多事情呀,和之前的生活有种恍如隔世的样子。而且又能把书和影结合起来思考。
三、运动和出游
1、运动1+1+5次
阳后迟迟不敢开始运动,所以1月和2月都只是尝试拉伸。3月的自己除了阅读和写作,发现运动也更容易了呢。每周可以去两次瑜伽馆,一次练核心,一次练空中,还有一次自己和室友出去跑步。和自己散落的各种时间相比,运动真的是很容易就做的事情,不过每次半小时或者1个小时而已。别人的上午还没开始呢,自己就已经都收拾好开始元气满满的一天啦。3月最棒的就是开始跑步啦,跑下来2次。这个是给我信心的事情。所以接下来4月还是会继续保持这个节奏呢~
2、出游3次
玩耍可以和运动进行关联,都是身体相关的活动呀。事实就是买了年卡,却一直在玩另外的东西。去了一个小景点1小时就结束,花钱买了纪念品。公园不过是爬个山,还没有免费景点的环境更好呢。樱花则是让人惊艳,以前从来没去看过,春天的粉色。一天的时间也可以很快就回家呢。周边城市都想要这样多探索一下呀。
四、红楼梦和支持
1、红楼梦开始人物论《大观红楼3》
红楼梦的解读真的给了自己一些不同的开阔视野呀,比如看到说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家都很开心,可是走了之后很多人都生病,这是因为失序带来的。和自己的生活为了一时开心就不顾生活然后自己难受也是很像的。在听红楼梦的过程可以思考很多生活内容。
2、断舍离手账材料
3月的自己工作上一直加班,差不多3个礼拜,每天搞得其实也挺晚的,还有会因为免费吃很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于是就想看看这些不用动脑子的休闲生活,看看别人是怎样过得好的。其实核心就是有时的人尽量不花钱,各种东西都自己去做,而我是不喜欢做那些,宁愿做点有成长性的东西赚钱,再减少这些家务呀。综合起来自己有成长,也有经济来源,自己也有选择权。然后就是刚好因为室友家务找我吵架,于是又清理了一波手帐材料,将还能用的东西整理到一起送给小区的人。再也不想管理太多的物品让自己烦恼。不过人还是会必经这个过程才会死心呢,因为保持好奇心才会想尝试,尝试后不喜欢就抽离。室友买书房椅子也是这样,其实现在坐的都是不到100的椅子用了5、6年,就是想尝试人体工学椅,60斤特别重,一看到就觉得在工作让人反感,坐起来也不舒服。装和拆花了3个小时。最终还是退掉。这就是想试用的过程吧,花了点时间体验,不过最终还是不用承担实物呀。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30 23: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