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年史(六)
《《中国纪年史另知录》(六) 唐纪 》陈再明23.3.30
一一唐纪(上)一一 621年,七月,唐秦王李世民至长安,献俘太庙,赦王世充,斩窦建德。窦建德故将刘黑闼起兵漳南。 622年,刘黑闼引突厥寇山东,十二月,唐太子建成兵至昌乐,刘黑闼亡走。翌年,刘被执,斩之。 626年,″玄武门之变″,秦王世民杀太孑建成、齐王元吉。立世民为皇太子,决军国事。太子世民以魏征、王珪为谏议大夫。八月,帝自称太上皇,太子即位,是为唐太宗,立妃长孙氏为皇后。 629年,以房玄龄、杜如晦为仆射,魏征守秘书监,王珪为侍中,参预朝政。以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统诸军讨突厥。李世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皆受靖节度,分道出击突厥。 637年,以武氏为才人。 643年,图功臣于凌烟阁。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房玄龄、尉迟敬德、李靖、程知节、虞世南、李世勣、秦叔宝等24人。 644年,新罗乞兵伐高丽,上遂欲自征高丽。十一月,泛海趋平壤。翌年,帝渡辽,攻安市城(今辽宁盖平县),不下,诏班师。 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崩,长孙无忌、诸遂良受遗诏辅太子。太子治(太宗第九子)即位,是为唐高宗。 654年,高宗以太宗才人武氏为昭仪。冬十月,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昭仪武氏为皇后。 664年,武后杀上官仪。 668年,李勣拔平壤,高丽王高藏降,高丽悉平。此役,薛仁贵破高丽于金山,首开战功。 684年,唐高宗李治崩,太子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显为母武后废为庐陵王,居房州十四年。九月,太后改元。武承嗣与从父弟三思居尊位重。英公李敬业(李勣孙)起兵扬州讨武。翌年,太后以僧怀义为白马寺主,怀义得幸于太后。 686年,太后以狄仁杰为冬宫侍郎。 690年,九月,武氏改国号曰周,称皇帝,以豫王旦为皇嗣,改姓武氏。 692年,周贬狄仁杰为县令。 696年,张宗昌、张易之,年少美姿容,皆得幸于太后。武承嗣、三思皆候其门庭,争执鞭辔。 697年,周来俊臣伏诛。十月,以狄仁杰同平章事。 705年,张柬之等举兵讨武氏之乱,张易之`宗昌伏洙。二月,中宗复位,迁太后于上阳宫,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复国号曰唐,复立韦氏为皇后。以武三思为司空,以宋璟为黄门侍郎。 冬十一月,太后武氏崩于上阳宫,年81。遣制去帝号。武则天,名曌,僣位21年。夏五月,葬则天皇后于乾陵。 706年,武三思阴令人疏皇后韦氏秽行,上大怒,命穷羁其事。三思遣使矫制,杀张柬之等五王,势倾人主。 707年,太子重俊起兵洙武三思,太子亦为左右所杀。 7O9年,中宗崩,韦氐秘不发喪,以崔湜同平章事。皇后知政事。乃发丧,皇后韦氏摄政,改元唐隆。临淄王隆基(相王旦子)起兵讨韦氏。韦氏与其党皆伏诛,立相王旦以安天下。相王旦即位,立平王隆基为皇太子。 710年,相王旦即位,是为睿宗皇帝。旦,中宗之弟,初封豫王。李隆基为睿宗第三子,以平韦氏之乱得立为太子。 713年,春二月,太子李隆基即皇帝位,是为唐玄宗。在位四十四年,寿78岁而崩。帝开元之初,励精政事,几致太平,可谓盛矣。天宝以后,权臣执权,艳妃乱政,至于窜身失国而不悔。″靡而有初,鲜克有终″,玄宗之谓也。 秋七月,太平公主谋逆,赐死。崔湜伏洙。以高力士为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以张说为中书令。后姚崇、宋璟相继为相,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玄宗前期称″开元之治″,同比“贞观之治″。 736年,以张九龄为右丞相。谓上曰:″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 741年,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者,必百计去之。世谓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751年,以安禄山兼河东节度使。既兼领三镇:范阳、平庐、诃东,日益骄恣。以史思明为爪牙,起谋叛之心。 755年,安祿山反。上以哥舒翰将兵八万以讨禄山。禄山使张献诚将兵万人国饶阳,杀高仙芝。郭子仪使兵马使李光弼击祿山。 756年,六月,哥舒翰与贼战于灵宝(今诃南灵宝县),大败,贼遂入关。帝出奔蜀,次于马嵬。至马嵬驿,军士以祸由杨国忠起,欲诛之。然将士既杀国忠,念杨贵妃在上左右而不安,上乃命高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翌日帝发马嵬,留太子东讨贼。帝至普安(今四川剑阁县)。贼将孙孝哲陷长安。秋七月,太子即位于灵武,是为唐肃宗,尊帝为上皇帝。上皇至成都,以颜真卿为工部尚事。以郭子仪为灵武长史,李光弼为北部留守,并同平章事。
一一唐纪(下)一一 757年,安庆绪杀安祿山。祿山自起兵以来,目渐昏,不复睹物。又病疽,性益暴躁。既而嬖妾生子庆恩,欲以代庆绪。庆绪惧,遂杀绿山。 761年,史朝义杀史思明。朝义其长子也,无宠,爱少子朝清,常欲杀朝义立朝清为后。朝义忧惧,遂以兵入,射思明,杀之。 763年,肃宗太子豫,即位,是为唐代宗。冬十月,吐蕃入寇,郭子仪伐之,吐蕃遁去。 779年,诏罢梨园。唐玄宗二年,选乐工、宫女数百人,自教之,谓之梨园弟子,后以乐工称梨园。 780年,代宗太子适,即位,是为唐德宗。在位二十五年。 781年,尚父、太尉、中书令、忠武王郭子仪卒,享年八十五。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惟郭子仪也。 805年,德宗大子诵,即位,是为唐顺宗。在位八个月,传位太子,自称太上皇。太子名淳,更名纯,是为唐宪宗,在位十五年。 8O6年,策试制举之士,于是元稹、白居易出焉。 811年,以李绛同平章事,李吉甫为相,多修旧怨。吉甫善逢迎上意,而绛鲠直,争论于上前,上多直绛而从其言,由是二人有隙。 819年,遣中使迎佛骨至京师,韩愈反对,被贬为潮州刺史。初,刑部侍郎韩愈上表谏曰:″佛者,夷狄之一法耳。、、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岂宜以入宫禁!″乃被贬。 821年,宪宗太子恒,即位,是为唐穆宗。在位四年。 823年,以牛僧儒同平章事。与李德裕怨愈深。 825年,穆宗太子湛,即位,是为唐敬宗。在位二年。 827年,穆宗第二子涵,即位,是为唐文宗。在位十三年。 833年,以李德裕同平章事。 841年,穆宗第五子瀍,即位,是为唐武宗,在位六年。 847年,宪宗第十三子怡,更名忱,即位,是为唐宣宗,在位十三年。自是而唐衰矣!而后,唐懿宗在位十四年。唐僖宗在位十五年。唐昭宗在位十六年。 877年,黄巢陷郓州(山东东平)。王仙芝陷鄂州。 879年,黄巢陷广州。冬十年黄巢陷潭州(今长沙) 88O年,黄巢入潼关,遂占长安。上走兴元(今陕西汉中)。黄巢入宫,自称大齐皇帝。巢将朱温屯东渭桥(今西安西北) 882年,朱温见巢兵势日蹙,知其将亡,遂举州降唐,改名朱全忠。 883年,李克用破黄巢,收复长安。李克用至汴州,朱全忠击之,克用走还。 888年,唐昭宗崩,太子懿宗第七子晔,即位,是为唐昭帝,在位十六年。 903年,朱全忠弑帝于椒殿。太子祝即位,是为昭宣帝。在位三年,朱全忠废为济阴王,复弑之。 唐纪二十一帝,共二百八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