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息渝江,迎风飞扬(二)
在渝江,有很多女同事担当了重要岗位,从生产一线班组长,到各部门的领导和主管。比起男同事,女性要更敬业更认真也更细心,她们作为女性的温情,中和了渝江压铸业沉重繁忙的工作环境。 认识了他们,重庆于我,就是一个灵犀相通的地方,不再是异乡了。百川归海一般,他们汇入了渝江这条河,在这里工作、生息、成家立业……这里也成为他们的根。风景和人生,都因此拓展开来,从渝江到大竹林,到重庆……地铁六号线、小溪沟河、金渝大道、878路公交车…… 是一个,也是数千个,他们聚集在这里,拧成一股绳,生产、劳作,迎朝阳送晚霞,铸就了“讲诚信讲正直讲规矩”的渝江魂。这里是他们谋生的平台,也是他们的家园,他们在这里生息,成家立业,尽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和公民的社会责任。 当他们刚刚踏入渝江厂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激动,还是紧张中有点胆怯?厂区穿梭来往的叉车,车间里隆隆作响的机器轰鸣,食堂里的早中晚餐,车间早会……他们一天天地熟悉着这一切,一年又一年,从青年成长为中年,成为家庭和企业的顶梁柱。 他们没有因此骄傲,只是平实而沉默地,尽自己的责任。打开电脑绘图,开动机器生产,和同事们碰头讨论……他们把自己的爱好,呼吸,和对生活的热爱,一起注入了渝江,陪伴它一起成长。五年十年三十年,脚踏实地地坚持,渝江依然正当青春。 能够看到他们的灵魂,为善良、正直、勤劳充盈。他们的劳作是真实的,渝江的魂也就是真实的,不空虚。说真话做正事,这是敬业者的风格,和境界,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渝江因此底气充足。 下班后,在宿舍楼院子里,有员工抱着自己的孩子散步,给同事看孩子,一脸的骄傲和满足。这是他们的家,他们工作、生活,都在这里,劳作谋生,养育儿女。 每天,上班看到他们,会感到安慰,生活在他们中间。更多的人不知姓名,不知道他们的故事,只是在路上擦肩而过,一色的蓝工装,同属一个集体。 数千人聚集在这里,让大竹林的这一角 ,有了生机,多了风采。早起上班,打卡开机,下班吃饭……时间一天天地延续着,小徐成了老徐,小韦成了老韦,就这样陪着渝江,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厂区的银杏树、桂花、铁树,见证着一度度春夏秋冬。 总部、岚峰、仁和、一基地、二基地、天津厂……它的触角植根大竹林深处,延伸向四面八方。七千个人,七千种人生和构想,在这里相聚、展开,构成了它的魂魄,它的来源。月明星稀,他在值夜班;她在路上找小黄车,扫码上车归家……我知道有的人的故事,和更多的人擦肩而过。 早上八点,他们潮水般涌入厂区,开机、开会、上班。下午五点半下班,他们或开车或步行,离开厂区,融入重庆各个角落。 知道这些人,很好,不是生活在陌生人中间。有这样善意敬业的人,人会觉得踏实,做事不会计较得失。他们每个人的故事,每个人对于渝江的感觉,生活因此厚重而辽阔。 有网友说他有个爱好,是坐在渝江厂的门口,欣赏那些一身蓝工装的女孩子。他不知道的是,渝江的很多女孩子,不仅人美,心也很美啊,她们温情、善良、敬业、坚韧,尽着自己作为员工、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我常常想,是什么样的男人,能够娶到这样的女孩子,真是有福了,生活平常又脚踏实地。 渝江很大,好几个分厂,七千多人,我能接触到看到的,也仅仅是它的冰山一角。多少人在这里生息,为了生存而努力,其中的酸甜苦辣,唯有自知。








师志凌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远方的青春 (1人喜欢)
- 观音桥,北城天街之夜 (1人喜欢)
- 回到重庆之二十四:猫在渝江的江湖岁月 (2人喜欢)
- 白市驿,一个陌生小镇的元旦 (1人喜欢)
- 被背叛的遗嘱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