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树生花》之:太宗怀鹞
太宗怀鹞
《唐纪九》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
徵状貌不逾中人①,而有胆略,善回②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为之霁威③。尝谒告上冢④,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⑤,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⑥。
【注释】①中人:中等资质的人,指相貌平平。②改变。③胡三省注:人主之威,重于雷霆。霁威,言犹雨霁则雷霆亦收威。④告假回去扫墓。⑤嗔(读如琛),责怪。⑥五代时唐明宗也曾忌惮安重诲,《新五代史·唐臣传》:夏州李仁福进白鹰,重诲却之,明日,白曰:“陛下诏天下毋得献鹰鹞,而仁福违诏献鹰,臣已却之矣。”重诲出,明宗阴遣人取之以入。佗日,按鹰于西郊,戒左右:“无使重诲知也!”对此则唐太宗与魏徵的“明君诤臣佳话”,乾隆帝表示了怀疑,乔治忠《乾隆皇帝的史地考据学成就》:《资治通鉴》载唐太宗在宫内把玩鹞鹰, 魏徵忽至,因惧其抗颜进谏,急藏于怀中,鹞因而窒死。乾隆帝指出宫廷森严,魏徵不会突如其来,唐太宗也不难将鹞付于侍从,岂能惊慌失措、藏鹞于怀?这些记载皆为史家所虚构,不足据为信史。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