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学期间生日选手
突然觉得,在上学期间过生的人真的蛮幸运。 由于自己是8月底的生日,所以从小到大基本都没怎么收到过生日礼物,大学几年收到屈指可数的礼物抵过前半辈子。 这种效应在学生时代尤其明显。现在看来,送礼物也就是当面或者一个快递的事,但对于小时候的我们,能否见面基本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况且以前网购并不发达,所以年纪越小这种效应越明显。 小学初中的时候,轮到谁谁谁的生日,那么ta大概率都会在桌子上收到或多或少的心意与祝福,很难有人不略微生出一丝艳羡。久而久之,对于“非上学期间生日选手“而言(为什么用非XX而不是假期生日,可能更想强调一种非典型状况),也就养成了不主动说生日(很难记住别人的生日大概也是源于此)、心满意足地把些微的祝福或礼物收敛好的习惯,以及没礼物是常态有礼物是意外的良好心理。小时候的习惯总是会对以后产生蝴蝶振翅的影响,看到中学生或者周围的朋友在生日po出成堆的礼物总还是会感到震颤和“这…”。 这是否也是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扰的例子? 尽管一开始写上了“并非发牢骚“,不过越说越觉得自己俗了。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基本没几个朋友?笑蜀,我觉得很有可能。但转念一想愿意剖析内心深处不成熟的庸俗的矫情的想法,总归是一种进步。
-
Demi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16 20:35:51
-
鹿逍遥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16 20:07:35
-
Nevertheless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16 19:30:42
-
走失人口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16 19: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