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这一天的小情绪
最近在思考和朋友的关系······
认识了快两年,知道对方是很好的人,但是无法亲密起来。
对她会有羡慕的情绪,会羡慕对方有看起来很好的家庭关系和恋爱关系,会羡慕她可以很好的应付和周围人的关系,可以轻易地突破和别人的社交距离,打成一片。
写下这一段话之后,我本能地想继续写自己虽然比较擅长打开社交场合,但交际却很狭隘。
本质上,还是会有比较的心态啊。在做到把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这一点上,还需要努力啊。
对方是沐浴在爱里长大的小孩,于是会轻易地像周围人表达善意,去带动周围人。一定程度上,她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非常擅长做决策。
所以朋友身边的人会被她带动着去做些什么,比如大一朋友说要去见一个学姐,参加一个答题游戏会有小礼物。于是大家都跟着她一起去,也包括我。
但是那个下午我没有出门的打算,也没有足够的精力。这样的状态去参加一场我并不喜欢的答题游戏,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我很疲惫。
这个决策不是我决定的,内容也不是我喜欢的,所以我非常的被消耗。
所以这是我们无法更亲密的第一个原因,对方能量太强了,也不一定是能量,也可以说是信念感,对要做的事情很清晰,很坚定,同时会带动周围人。而我这种不太坚定地人,会被带跑。
其实也可以说我自信的根基比较浅薄,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会胆怯,这样的时刻会触发去强烈的不安定感。
其实我们是相互的,相互的不信任对方,可以撒娇,可以帮忙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还是被怀疑。
考试的时候我们互相对答案,出了考场以后她的质疑,但其实我是真的不知道那道题该选什么,但是可能碰巧了或者我还有一些子来自假期学了一点的浅层记忆让我给蒙对了?后来想想这样子被怀疑也很正常,是我我也怀疑。
我发现来自中学时代的比较的竞争的意识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及时告诉自己要按着自己的节奏来,但是处在宿舍这样的环境里就是会下意识的去比较,我的表达能力比她强,她的记忆力比我好,她的英语比她好······等等意识会时不时地冒出来。
其实仅仅就自己而言,人生也不是输赢而已,一个阶段相对成功,另一个阶段相对失意,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是说走到哪个高度可以停下,是你当下的每时每刻都既是开始也是结束。
第二个点是我们的三观有一些子分歧。
互联网上有一个鄙视链,知乎用户看不起微博用户,微博用户看不起抖音用户。互联网的鄙视链一直存在,深受知乎荼毒的我也会鄙视小红书,不认同朋友深陷小红书的文化氛围。以及认为代孕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还有妇女节的污名化如女神节。
可能我还是没有学到姜姐的半分皮毛,她的温和、悦纳和包容理解。我还是很幼稚小孩子吵架一样认为这些事情必须有正确立场。
这些事情对我而言很重要,其实究其原因,是我觉得我之所以成为我,不同于其他人的原因就是我的思想认知。
我会觉得不悦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觉得我之所以为我的一部分被质疑了。
最后一个点是我今天不高兴的原因。
在人群中,我总是很失落,有种越是喧嚣我越是孤独的感觉。
今天去社团也是这样子,然后我隐隐感觉到,这些低落的情绪是不是因为我很渴望被关注被照顾,希望在人群中成为焦点,但是又担心别人的目光与看法,所以闭嘴不多讲话以致于在人群中成为了透明人有关。
其实由此又可以延伸,其实我的自我价值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中的。我在意自己说出口的话,在意自己的外貌和衣着,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
去化妆学穿搭希望在别人那里的评价更好,时时把自己置于别人的评价之下,但即使我越来越好看、越来越会穿搭,内心却是越来越彷徨无措,越来越摇摇欲坠。
我也很害怕在人很多的群里发言,会感觉自己在人群面前被审视,被批判,于是也会尽量闭嘴。今天在群里被反驳,抵触的情绪又开始泛滥。
但恰恰因为这样,我觉得应该多去群里发言,把重点放在我想表达什么,而不是他们会认为我怎样怎样。
讨厌就是讨厌,不需要反思自己为什么被讨厌,重点是我也不喜欢对方,大可以明明白白的面对,我也讨厌对方毫无情商,察觉力低。
以后要更加放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