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1945-1949
国际背景
1946年2月,乔治·凯南从莫斯科向美国发回了一则“长电报”
1946年3月5日“长电报”发表后不久,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了铁幕一演讲[57],呼吁英美联盟对抗苏联
希腊内战期间,杜鲁门于1947年3月12日发表《国情咨文》,主张:“自由人民正在抵抗少数武装份子或外来势力征服之意图,美国政策必须支持他们。”杜鲁门 因此要求国会为援助土耳其和希腊政府,拨款4亿美元,防止当地落入共产党手中。一般认为,这是杜鲁门主义正式形成的起点。
马歇尔计划(英语: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英语: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重建计划于1947年7月在一个由欧洲各个国家普遍参加的会议上首次提出。
该计划于1947年7月间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那么这笔援助相当于2006年的1300亿美元。当该计划临近结束时,西欧国家中除了德国[注 1]以外的绝大多数参与国的国民经济都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柏林封锁(德语:Berlin-Blockade,1948年6月24日-1949年5月12日)是冷战时期的第一次重大国际危机。
到了1949年春天空运的结果开始显现,4月份后通过空运投下的物资甚至超过了之前通过铁路向城市运送的货物,柏林空运的成功让之前不相信其可能有所作为的苏联感到压力。封锁在1949年5月被解除,然而由于西柏林的经济问题,并且英美决策部门认为可能苏联可能会重新开始封锁,于是在封锁解除后,柏林空运依然持续了五个月时间,直至1949年9月30日,西方占领国才真正结束了这次空运行动。
三大战役 指的是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间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与平津战役,均以解放军的胜利告终。
1947年7月,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947年6月30日,解放军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在外线大量歼敌;以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武装继续在内线作战,箝制和消灭敌人,收复失地
-------------
1948年6月24日-1949年5月12日柏林危机
为了使法国与英美方向一致,美国利用战后马歇尔计划使法国在外交上合作,另一方面在1947年通过萨尔宪法,从法律上给予法国优惠,保证萨尔盆地地区并入法国,促使法国同意法占德区与美英占德区合并为西德占领区。
1948年2月至6月,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提出“伦敦建议”,内容为法占德区与英美占德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并共同制宪,成立西德国家,以西德为中心复兴欧洲。6月18日,美英法三国宣布由6月21日起西占区实行单方的新货币改革,即发行有B记号之马克。
苏联得知后,于6月19日提出抗议,军政长官索洛科夫斯基发表“告德国民众书”,认为英美法三国欲分解德国。6月22日,苏联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发行新的D记号马克,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空中走廊通道,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
6月29日,美国实行空运
1948年9月,西占区以阿登纳为首的65名州代表开始拟定新宪。1949年5月8日,德国议委会通过新法。5月12日,美英法三国军政长官在法兰克福批准新法,同时公布占领法,西德政府结构基本确立。苏联于封锁中亦蒙受损失,它深知封锁不能阻止西德建立,遂于同日宣布撤销封锁,第一次柏林危机结束。
5月23日,英美法三国代表参加下,西德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此日成为西德国庆日,西德建立,定都波恩,以阿登纳总理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9月21日,占领法生效,令西德享有自主权,英美法三国保留管制联邦德国之外交、外贸、国防特权力。
同一时间下,苏联亦在德国东部筹措成立东德意志国家,德国苏占区在1949年5月30日通过宪法,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生效,东德建立
1945.10月8日,双方代表就周恩来起草之《会谈纪要》交换意见,10月10日双方代表签字,10月12日公布之
1946年11月15日,制宪国民大会开幕,蒋为取得军事上配合,拟定结束苏北战事作战计划[13]:495。然而到1947年初,在土地改革等政策帮助下,中国共产党逐渐开始以局部反攻以对抗国军的重点进攻。及至1947年中,在重点进攻后,中国共产党取得战争的主动权,战局逆转。解放军在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迅速击败国军主力,随后发动渡江战役,并最终控制整个中国大陆。
1945年11月,根据中苏协议,国军进入东北接管,但受到苏联阻挠。
1946年1月10日,国、共签订《一月停战令》(第一次停战令),规定双方军队自1月13日午夜起就地停止军事行动[23]:2015。但东北民主联军继续攻克营口、鞍山、四平街一带,并占领哈尔滨[116]。在热河进占赤举,在晋绥进占侯马与集宁[117]。且由山西率四万余众,分路经热河进入东北,另有五千人攻克盘山
6月6日,蒋颁发《六月停战令》(第二次停战令)[96]:48。
双方兵力上的对比是:中国共产党军队在1945年9月拥有61万正规军,66万地方部队和数百万不脱产民兵(另有一说这是内战开打时的数字)[123]。以满洲国军为代表,最高峰时在编人数超过80万的伪军[124]:31,有相当高比例又是被双方军队收编大部分加入国军,小部分加入解放军[125],这些改编都是在日本投降后几个月完成的[126][127]。到1946年6月国民革命军拥有军队430万,能够用于机动作战的高素质部队200-220万[128]:374[129]:12[130]:450[131]:93。在国民革命军中,一直存在着有装备精良训练充分的部队,和受差别待遇的、人员素质和装备水平都低、军纪也较坏的杂牌部队并存的现象,后者经常与中央系部队互相敌视,难于统一指挥[132][133][134]:33[135]:18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