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6大应用场景,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进入2023年,ChatGPT火了,元宇宙却似乎退烧了
Meta的元宇宙项目一年亏损上百亿美元,微软裁撤部分虚拟项目、腾讯裁撤XR部门、字节关闭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大量元宇宙项目被搁置、砍掉,元宇宙市场可谓寒风阵阵。
元宇宙的风,真的吹不动了吗?
并非如此。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元宇宙市场规模约为425亿元,同比增长了近20%。
该机构预测,2022到2027年间,中国元宇宙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63.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98%。
中国市场,正在积极拥抱元宇宙。
元宇宙,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虚拟平行世界。最被人诟病的地方在于其概念空洞,仿若空中楼阁,难以落地。
未来,随着终端设备(VR)的强大,底层技术的成熟,海量应用需求的推动,元宇宙将脱虚向实,元宇宙的应用场景也逐步拓宽,尤其是和旅游、消费、社交、娱乐、教育、办公等场景相结合的领域。
场景1:数字文旅
如今“云旅游”“云观展”,在很多景区已经相当普及。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未来,文旅景区将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包括逛数字博物馆、参观艺术展览,欣赏文化演出、开发数字文创产品、创造虚拟人物等。

场景2:消费
未来的消费场景,或许是“元宇宙+电商”。2022年,天猫双11上线了名为“直播未来城”的3D虚拟空间。用户可以使用淘宝人生中的虚拟形象在其中逛街、购物、抽奖。不但能全方位地观察商品细节,还能与商品进行互动。
场景3:娱乐
在元宇宙世界,你可以随时随地沉浸式观看演出,不受场地、天气、视角的制约。2020年4月,游戏《堡垒之夜》与美国饶舌歌手 Travis Scott 展开跨界合作,成功举办了虚拟演唱会「Astronomical」,吸引了超过1200万玩家参与。

2022年9月,百度举办了首档Web3.0沉浸式晚会——百度元宇宙歌会。AI数字人担当制作人、节目全部由AI参与创作、大咖明星和数字人同台献唱,为观众献上一场极具“科技感”“新鲜感”的元宇宙视听盛宴。
场景4:社交
Z世代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也是元宇宙的原住民。相较于传统社交,元宇宙多元化的社交平台更能吸引年轻人的兴趣。换上个性化的虚拟形象,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互动、交流,也可以虚拟城市中一起逛街、购物、聚会。
场景5:教育
传统的课堂互动性差,效率低,难以激发学习兴趣。未来的教学模式将不再是单一的听课读书,而是情景化、沉浸式地教学。想了解太空知识,可以通过元宇宙遨游太空,观察天体运行规律;想了解历史知识,可穿越到某个时代,感受当时的社会风貌,了解人物故事、历史事件。
场景6:办公
比尔·盖茨曾经在博客中写道:“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我预计大多数虚拟会议将从2D摄像头图像网格转移到元宇宙这个具有数字化身的3D空间。用户最终将使用其虚拟形象在虚拟空间中与他人见面,复制与他们在真实房间中的感觉。”

在对元宇宙未来的畅想中,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实现更为高效、便捷的远程工作,可以用虚拟身份与同事交流、开会,获得沉浸式的办公体验。
当然,借着元宇宙风口,更多传统领域也会迎来转机,实现产业升级。
2月28日,普华永道发布了报告《2023元宇宙展望》,报告指出元宇宙虽然尚未完全进入黄金时代,但底层建设、行业规则、应用场景均处于形成过程中,预估未来3至5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广阔的市场前景,潜在的就业机会,元宇宙世界,已经缓缓向我们走来。
正如《元宇宙通证》一书所说:未来,没有机遇能大过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