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玄之间-------审美批判
1.缘起:
我的qq名称叫菊冶90岁啦,起源于当时大学时代刚读完川端康成的一系列作品,什么《千只鹤》,《雪国》,《伊豆的舞女》一系列的作品,当时想装B,但是又不想被轻易的看出来在装逼,所以qq名字取了一个小说主人公三岛菊治类似的菊冶,90岁是他的如果活到2015年差不多年龄。
又过去10年,我暑假时候闲的无聊看了《钟表馆事件》,在B站上刷这个书的视频,结果就是被算法推荐了一堆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的视频,接着又是一堆日式审美介绍,侘寂、幽玄、物哀。我又想起了最近大火的围棋,而日本棋院最顶级的对局室就叫幽玄之间。
2.幽玄之间:
棋盘象征着宇宙,对弈犹如人在宇宙之中探索,而正如宇宙之浩瀚,棋盘上的巨量运算对人类来说也几乎不可能。面对这种无穷无尽,似乎只能以幽玄来参透,玄之又玄,而面对这种无解。古人选择了“放弃”即:只可意会不可说透,此乃幽玄,神秘而不可参透。就好像以前的对弈高手,掌握基本的技术以后,之后再往高处走,只能自己宗教式的“参悟”,“意会”。
之于“物哀,侘寂“之流也类似,面对似乎无解的难题”人生要走向死亡“,和解决”宇宙之浩瀚,人类之渺小“难题一样,用玄学和放弃妥协来解决或者躺平式放弃解决这种难题,寄托于飘渺的自我安慰式的美感。
3.另一种选择
正如围棋九段的大棋士终将被AI击败,面对”人生要走向死亡“,”宇宙之浩瀚,人类之渺小“之类的难题,总是有另外一种解决措施。那就是科学严肃的面对问题和人生,严谨的对待,即使一小步,随着时间的累积,问题总会有所突破,而不是寄托于自我安慰式的神秘的”侘寂、幽玄、物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