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阳货第十七㉒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
孔夫子在这里讲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的核心是两个字,叫做用心。 我们来看看这句话是如何讲的。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饱食,吃的很饱。终日,就是整天。整天吃饱了以后无所用心,没有什么事情是用心思的。难矣哉,这里的难包含了很多的意思,这样的人是难以成事的,每天吃饱了什么都不想,怎么做成事情呢?是难以成才的,没有办法去成就自己的才华,成就自己的才能。难以成德,是没有办法变成一个有德行的人。同时这样的人又难以改变,难以教化,因为不知道用心。每天吃饱了以后没有什么事情做,并且也没有值得让自己用心的地方。所以说看到这样的人,很头疼,难矣哉!
不有博弈者乎?不是有博弈这两种棋吗? 博,叫做六博。 弈,是围棋。围棋现在我们比较常见,而六博这个游戏已经开始逐渐的失传。六博是每个人持六子,两个人持十二子,并且其中有一个掷骰子的步骤。不有博弈者乎?如果你整天吃饱了以后无所用心,那还不如去下这两种棋。
为之,犹贤乎已。你去下这两种棋,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一点。这句话的文字翻译就讲到这里。
我们具体来延伸,看看这句话到底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首先说一个人,如果吃饱了以后没有什么事情是让你用心的,这样的人很难。难以教化,难以成才,难以做成一件事情,难以成德,也就是这句话的主体在用心。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来思考了,我们的心到底该用在什么地方呢?这是每个人需要去思索的事情。比如说用心,我们可以用来学习,你去学习某一项技能就会让你成才;你去学习经营感情,就会让你的感情变得更好;如果你去学习怎么更好地去做工作,就会让你的工作变得出色;如果我们用心去经营人际关系,就会让你的人缘变得更好。还有的人把心用在什么地方呢?比如说用在吃,用在喝,用在玩,用来乐。还有的人用来运动,用来减肥,用来美容。
你的用心程度,取决了这件事情的结果。我们刚才讲的都可以称之为成才,当你的心用来学习某一项技能,学习某一个工作,学习经营人际关系,就会成为一种技能,让你的结果变得更好,也就是成才。可是我们学习了儒家文化,似乎成才是不够的。那学习了儒家文化,我们的心到底该用在什么地方呢?《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儒家文化给了我们一个纲领,你的心应该用在两件事情上。第一件事情叫做明德,也就是提升自己的德行。第二件事情叫亲民,我所做的这件事情是否对他人有益,可不可以帮助到他人,是不是能做到一个儒字,成为他人需要的人。
当我们去学习了儒家文化,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心就应该用在明德和亲民这两件事情上。我们的目标、方向是止于至善。我们要做的每一件事情,我们这一天的心思看看是不是明德的,是否在提升自己的德行,是否是亲民的,这件事情如果不是帮助他人的。如果不能提升自己的德行,我是一点的心思都不会去用。这个时候我们的用心就会有了方向,我们不会把心思放在担忧上,放在恐惧上,放在胡思乱想上。甚至为自己谋利益上,说我放在应酬上,大可不必。
那我只想一件事情,我是否在提升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德行以后,我是否可以去帮助他人呢?这是我们学习儒家文化该去用心的地方。那我们再来回头看,如果你用心去学习某项技能,是成才。如果我们用心地明德亲民是成德,是成就自己内心的仁,是成道。如果我们把心思用在某件事情上就是成事。我们可以把一件事情做成,让它变得有成效。
那我们再接下来看后半句。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前半段是告诉我们不要无所用心,要把心思用在成事、成才和成德。如果这三件事情我们都不能做到用心,那么就是后半段还有一件事情,博弈者乎?下棋的游戏也就是爱好。如果一个人不能成事、成才、成德,那我们就要去把心思用在某一种爱好上。如果它是一个好的爱好,自然是好的,它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修身养性。即使它是一个不好的爱好,也比无所用心要好。
我们先去想,一个人如果整天吃饱了以后无所用心,这个时候脑海当中容易生事端,容易生邪念,容易胡思乱想。我们说打游戏这个爱好如果沉迷并不好,但是打游戏你不会生起更多的事端,你不会惹更多的祸端,你不会去胡思乱想,不会生邪念。
想一想生活当中的我们,烦恼从哪里生呢?就是因为无所用心,你每天的心思不能放在某一件事情上,不能放在学习上,不能放在明德和亲民上,也不能放在爱好上。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无事生非了。你就要想很多的事情,要产生很多的恐惧和担忧,患得患失。所以无所用心是我们产生烦恼的一个来源。这里给我们四个选择,要不去成才,要不然去成事、成德,这三样如果都不能做到,我们去找一个爱好,也比无所用心要好得多。
我们回头再来看这句话,我们做一个简短的总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如果一个人整日吃饱,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这是不行的。难以成事,难以成德,难以成才,也就是一无所成。通过我们刚才延伸的部分,我们讲了四点成事、成才、成德、成就爱好。这四点我们先给它做一个排序,我们学习儒家文化要懂得做一个躬行君子,要让自己合于道、合于德。
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了,我们的心思最该用在事情上就是明德和亲民,其他的事情都非正道,不是什么正途。那也就是我们每天把心思都要用在明德和亲民上。有没有提升自己,让自己的德行变得更好,有没有满脑子想着如何去亲民,去帮助更多的人,如何去止于至善。正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当你去明德和亲民,就是在谋道,该得到的物质,该得到的财富和利益,自然是跟随你的,根本不用去求。除了明德和亲民之外,我们还可以让自己用心去成才。我们去学习某一项技能,让自己的才华变得更好。我们可以在某一个工作岗位上尽力地去学习,让自己发挥得更好,让自己成为某个岗位上的优秀者。第三点,就是用心去成事,我们要成就一个事业,成就我们当下所做的事情,我们把心思都用在如何去做好这件事情上。如此我们可以少生烦恼,不会有那么多胡思乱想和患得患失。并且还可以成事、成才和成德。
如果这三点都做不到,我们就在生活当中去找一个爱好。尽量去找一个好的爱好,这个爱好可以提升自己身体的健康,或者可以提升自己的心性,让自己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都可以。当你把你的心思用在爱好上,这一整天你就不会胡思乱想,你不会无事生非,脑海当中不会生起那么多的事端。我们既可以安然地度过每一天,又会让自己提升、成长,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我们在家庭生活当中,无论是自己还是发现身边的亲人、孩子、朋友,如果无所用心的,我们要懂得去引导他。让他哪怕有一个爱好,有一个事情去做,去学习一个技能,能去明德都是好的。千万不能无所用心,难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