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外婆90岁
外婆90岁了,子孙满堂。大家汇集在腰圩的老房子里,为外婆祝寿。

昨天是暖寿,午后的太阳暖和起来,大家陆续到达腰圩,条柜和八仙桌迅速堆满寿桃寿面,孙辈们订了九层蛋糕,挪置在桌前长凳上,一层层组合完毕。门前正方形空地上早就搭了红篷,摆开团桌,鼓风机则拼命吹着气,嗡嗡作响。小小子们在院里院外四处冲撞,笑声喊成一片。春日的暖阳里,万物都在用力生长。
外婆坐在院子一角晒太阳,衣服是新的,有暗红色绣花,红帽围下露出一些银灰相间的发丝,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安静。晚辈们陆续前来祝寿,外婆半拽着他们的手,微笑寒暄,虽然交流不多,但她心里清楚。
晚上吃过酒席,众人开始往堂屋聚拢,三面墙上挂了福寿条幅,条柜燃上香烛,在八仙桌前摆好长凳,缓缓请出“老太君”。“老太君”坐定后,大家依次以家庭为单位,上前磕寿头,为了“量化”仪式质量,规定必须磕在反扣的不锈钢盆上,印象中,外婆的女婿们最为卖力,直砸得钢盆叮咚响。

我随哥哥们把烟花扛到菜地南面,又顺着小路铺好长鞭,回头看时,已距亮灯处很远。烟花燃尽,哥哥点了万响长鞭,在风的作用下,烟尘径向西去,透过光变成了一面薄纱。四野俱寂,长鞭仍在炸响,间或有天地响尖锐的嘶鸣。这是热闹的夜。

临走与外婆告别,尽管我喊的特别大声,她还是问我是谁。外婆近些年一直耳背,我习以为常,去年年底有一次去,外婆竟然问我是谁,我心一拎,以为她记忆力衰退或是更为糟糕的情况,后来才觉出,外婆视力退化得厉害,看不清我了!那一瞬,我突然意识到,外婆真的老了!
书上说,90岁叫“鲐背之年”,有些暗指年老体衰的意思,但我觉得,人到了这个年纪,应是格外通透,有些超然物外的哲学意味。好多人说人老了就“霉”了,这是必然,腿脚不便,眼神不济,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也就逐步固化。但能够远离纷繁的世界,回归到对生活质朴的追求,也没什么不好。当他们喜欢静坐和沉默的时候,并不是“霉”了,而是在享受生命本身。
依我看,外婆不仅不“霉”,还事事操心。外公去世后,外婆在保姆的照顾下生活,随着年龄增长,腿脚更加不便。外婆话虽不多,但家族内的事,无论子辈孙辈,她都挂念在心,会打听各人近况,会照顾晚辈情绪,会烦恼睡不好觉。外婆养育了6个子女,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如今,她亲历了多次历史变革,时间的沉淀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也给予了她安然与平静。
外婆的90岁过去了,我应该认真记录下来,不仅因为外婆曾给予我的关爱,更因为看到她,就仿佛外公、爷爷、奶奶还在我身边,我又想起了外公外婆一齐坐着,给他们磕寿头的日子。
母亲告诉我,外婆原来常常为脚气不痒而担心,我不理解,母亲说,因为外婆觉得平时都痒,突然不痒了就是异常的信号,我哑然失笑,不知道现在外婆是否仍然担心走向衰老。
衰老应该不免孤独,昨天暖寿结束,外婆关照外孙女佘元,请她奶奶今天一定来玩。今天晚宴,两位老人坐在一起,饭后,外婆又问佘元,她奶奶是不是回去了,请她来叙一叙,还是同龄人更懂同龄人吧,或者两人只是相对而坐、相顾无言呢?
腰圩村的夜又静了。
希望外婆慢点老去,我还在期待下一个十年之约。
-
半面骑士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02 13:28:33
-
漫步云端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27 05:29:51
-
Alic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23 15:04:30
-
明日世界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22 12:12:58
-
王小喵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20 20:45:53
-
Ballad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16 20:51:16
-
沐云休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15 14:37:59
-
懒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14 13:04:40
-
豆友P7rEZ9dqTA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09 06:43:55
-
Q841 9821亻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08 11:45:51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04 1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