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感:赚钱是公司的底层逻辑
公司是赚钱的机器,公司的底层逻辑和存在意义就是赚钱,如果组织有其他目标,可以采用其他组织形式,例如,家庭作坊,企事业单位或者慈善机构等。
管理者只是公司的人格化代表,不能把个人好恶加在日常管理中,否则会侵犯公司的独立性,进而可能对公司的所有者--股东的利益带来风险。如何在工作中区分个人性格和公司的"人格"是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质。
在中国,公司的实质并未被很好执行,许多不利于公司赚钱的管理行为堆高了管理成本。表面看来管理团队的忙碌,暂时会掩盖公司利益受损的事实,但最终,非理性的管理行为会带来的后果只能由公司承担,进而传递到股东的利益损失。
中国的股东在公司担任管理角色的,如果把自己的股东身份和管理者身份混淆,就容易犯以上错误。不合理的决策可能会带来短暂的管理快感,但是最终的后果经过层层传递,还是附加给自己。由于及时的快感和延迟的损失,很多股东管理者在无谓的消耗自己的利益。
或许职业经理人是个好的答案,但是代理人问题也是不小的弊端!
以上,今日工作有感!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