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不成,照样赢?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有趣的英文书《How to Fail at Almost Everything and Still Win Big:Kind of the Story of My Life》。作者是一位美国漫画家,《呆伯特》的作者史考特·亚当斯。
为什么要看英文原版书?事情的缘由有两个。
第一是我想尝试完整阅读完一本英文原版书,不想看那种缩写版。毕竟学英语的历史已经悠久了,没有完整看过一本原版书有点说不过去。而且这本书的名字就能吸引人,做事不成,还能成功?谁不想了解下?!
第二是这本书在2017年出过中文版《我的人生样样稀松照样赢:“呆伯特”的逆袭人生》,但没有再版了,所以市场上正版书的价格快与英文版看齐了。我想:书名的翻译就让我不太满意。与其看翻译书,还不如看看原汁原味的。此外,据了解原版书写的幽默风趣容易读。何不尝试一番?
这本书是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朴实的生活经验和深刻的思考,给我们讲述了他对成功的认知与方法。有趣的是,他在书中反复提醒我们:不要轻易相信一个漫画家的人生忠告,因为人生充满了可能性。
作者虽然没有做过一万件工作,但他确实做过许多的工作。他在书中列举了很多他失败的经历,毫不掩饰,坦坦荡荡地说出来了。
他面试惨败,做过视频网站,写过程序,开发过游戏,在电话公司做财务工作八年,开过两次饭店,曾是银行中层管理人员,还是伯克利大学的MBA等等。他毫不讳言自己无所成就。
但为什么他转向漫画并且《呆伯特》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是史考特·亚当斯的中年危机,也是他的机遇。他厌烦了工作,想要自由,不想再要一个老板来管他了。他捡起了曾经的爱好漫画,尽管他的漫画水平不高,但他熟悉职场了解职场规则,而且市场上正缺少职场漫画,他填补了市场的空白。然而他的经纪人人并不认可他的漫画,直到这位经纪人心脏病过世,他的新经纪人非常欣赏他的漫画,帮助他把幽默的《呆伯特》推广到全美的媒体,他赢了。
我们不要以为史考特·亚当斯是一条“咸鱼”,成功只是他的幸运,尽管他承认他的成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可是,他在书中也说他是一个疯狂的学习机器。看来幸运只是他机遇到来时的加分项。
史考特·亚当斯在书中介绍的两个观点,我认为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他说成功是要建立一个自己的系统,而不是设立目标。他激进的认为目标是为失败者准备的。我认为不能这么片面,建立属于自己的个人操作系统是绝对正确的,但目标其实是运行系统过程中的一个个里程碑。目标会带给我们成就感,也会带给我们系统的节奏感。两者并不能分裂。
比如说,今年我们的目标是要看多少本书?减肥多少斤?这很容易树立flag且量化。但仅有目标是不行的,它们会流于形式,最终成为我们内心的笑话。我们应该首先要建立一个读书的习惯和锻炼的系统。举个例子,每天阅读30分钟,每天锻炼10分钟,先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形成习惯。在每天的行为中,也要设定我们的目标,比如一周看完《幸福之路》。目标与系统并不冲突,它们是不可分离。作者提醒的是我们要有系统意识,而不要只盯着目标。
史考特·亚当斯推崇多样化的技能和知识,他认为这样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这也是他的成功之道。他做了很多事情,即使没有给带来功成名就,但这些经历为他的漫画提供了积累提供了养分。所以,作者认为技能叠加的效果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所以,他在书中推荐了一些认为值得掌握的技巧和知识,如公众演讲,心理学,商业写作,财务,设计,沟通,克服害羞,第二语言,声音技巧等等。我们要做的是思考:什么是我们欠缺的?什么是我们需要的?什么是能帮助我们提高的?只要努力认真去做,就可以增加我们成功的概率。
此外,作者在书中也讲了许多其他内容和提示,比如吃喝、饮食、睡眠、锻炼、自信、幽默和幸运等等。这些作者的切身体会,没有居高临下,非常接地气,坦诚直白地告诉我们他的所思所想所建议。我认为只要读完这本书,它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我们尽力去尝试了,那我们已经走在自我成就的道路上了。
作者:杨青Roy,读书人,供应链实践者。
微信公众号:思想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