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世界并不缺我
村上春树说的那样:“我动了离开你的念头,不是因为你不好,也不是因为不爱了,而是你对我的态度,让我觉得你的世界并不缺我。”
相遇不是什么难事,对彼此的坚定才是难事。 后来我搬到了洋桥,那年是2002年,我在北三环工作,我鬼使神差搬到了南三环住,那种不甘心暴露无遗,300路公交车环着北京三环绕,绕过了多少再重逢的期待。整一年似乎都在等着什么,却什么也等不来,生命像是走了神。 因为是我选择先离开,不敢拨通那一通电话,自己编的剧烂在了洋桥里。 几乎每天我都能听到邻居凄楚且扬抑有度的叫声,以及像是战场上发起总攻前那嘹亮且深邃的一句:再深一点。 脑海里闪过一万遍她与别人亲密的动作比我更用力,我就多一次劝自己死去。 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我还是搬回了知春里。 结束了。 2002年的秋天来临前,北理南门雕刻时光对面的马路上,迎面走来了A。 我把K深深地埋在心底,盖上一层浅土,心里一座坟,埋着未亡人。 这一埋,埋了十年。心里那一层薄如纱的尘土,经不起微风一撩。 2012年某大型营销活动的文稿里我看到了K的名字,一个让我见到就心跳加速的名字,让我赔了多少次眼角湿润。 得益于从事IT多年的经验,我从百度里找到了失联十年的K,我收集着关于K一切联系方式,有了电话Email微博豆瓣。
真的是她。 那一个和我一样调皮捣蛋,一样喜欢咖啡,喜欢篮球,爱看足球,一样深沉地爱着蓝海白云,一样做着营销工作,且心中有远方和诗的K,这个我认为可以与我精神契合的K,这个走路如风,也曾疯狂如风的K。 与我隔着不可逾越的天涯。 我只记录,不联系,有些东西相去甚远就不要再相连。 突然想起K写的一篇日记《盛夏的果实》,到现在我才恍然大悟,这个夏说的是可能是X,她以为我是奔爱而去,于是…… 此刻的我,像是一个呆在深夜的楼道角落里痛哭的姑娘,万刺穿心,如果我当年仔细研读,能够好好解读她的心思,可能我离开的心变得没那么坚硬。 我本以为盛夏的果实里面的歌词,才是她要对我说的话,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不再见你,你才会把我记起。 这段话确实验证了现实,不再见面,我却十分想念。那时候的执拗,那时候的不解风情,那时候的一意孤行,失智且天真。 那年深秋的最后一面,也给某种臆想推向了现实,我从天桥走回家的这段路漫长且刺痛,这种灼热的痛感使我更偏激地佐证了我幼稚的质疑。 是的,这篇文,就像是分手了问你爱过我吗一样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