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活血、解郁、助眠、清热……最适合泡脚的五类中草药,收藏好!
我们脚上有66个穴位,与五脏六腑都有相应的投影。人体的十二经中,足三阴和足三阳经分别起始和终止于脚部,它们与手三阴、手三阳经共同维持着人体气血运行。选用合适的中草药熬水泡脚,皮肤、穴位能够从中吸收药性,借助热水的温热之气帮助身体疏通经络,可起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防治疾病的作用。 根据辨证加以选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温经散寒类
这类草药可以温经散寒、通经活络,适用于平时血液循环差、双脚冰凉、腰膝酸冷、脘腹冷痛的人群。 1、艾叶 有温经散寒的功效,为艾灸、足浴常用药物。 2、桂枝 能发汗解肌、祛风散寒、通痹止痛,冬天手脚冰凉、怕冷怕风的人群,可选用桂枝泡脚。孕妇、月经过多者慎用。 3、伸筋草 能祛风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尤其擅长通经络,关节冷痛、屈伸不利、筋脉拘挛者不妨一试。孕妇忌用。 4、透骨草 能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尤其适合风寒湿痹、筋脉拘挛、腰膝冷痛者。 上述四味中药配伍,疗效更佳。
活血化瘀类
这类草药多可以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适用于有血瘀证(气血不通、水肿不利)的人群。 1、红花 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消肿的功效,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要药。外用足浴可用于血瘀证、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等病症。孕妇忌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2、益母草 可以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祛瘀通经止痛,适用于瘀滞腹痛、水肿、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疮痈肿毒者。老年人、静脉曲张、下肢水肿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鸡血藤 鸡血藤具有通络、养血、滋阴的功效,阴虚人群容易生气、发脾气、手心脚心总发热、出汗,以及晚上睡觉时还会有盗汗的情况,这种阴虚体质的人群可以选用鸡血藤泡脚徽真堂。
4、川穹 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疗气血瘀滞所引起的各种疼痛。
安神助眠类
这类草药多可以安神助眠,推荐失眠、神经衰弱的人群使用。 1、远志 能宁心、安神、定志、祛痰、开窍,多用于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等病症。 2、合欢皮(花) 能解郁安神、活血消肿,心神不宁、烦躁失眠者可常用此药泡脚。 上述两味药也可配伍酸枣仁、夜交藤等同用,以增强助眠作用。
清热燥湿解毒类
这类草药常用于湿疹、疮痈肿毒等皮肤病患者。 1、苦参 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可用于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等病,为皮肤病常用药。足浴更适合足癣、下肢皮疹、湿疹患者使用。 2、金银花 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痈,外用于皮疹瘙痒等症,足浴或患部擦洗均有效。 上述两味中药也可配伍白鲜皮、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药物使用,效果更佳。
引火下行类
中药足浴有引血热下行的作用,常可起到平肝潜阳、调节血压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高血压患者徽真堂。
1、川牛膝 水肿、小便不利、头痛眩晕、牙痛、口舌生疮可用此药足浴。配伍天麻、钩藤、益母草、桑寄生,可用于高血压的外治调理。孕妇、月经多者忌用,脾虚泄泻、多梦遗精者慎用。 2、吴茱萸 吴茱萸有散寒止痛、行气降逆、疏肝解郁的功效,常用于高血压、口腔溃疡等病症。
最后提醒大家,泡脚记住几点: 1、适宜足浴的草药,一般多为茎叶类,可用粗布做个口袋,装进药物后扎紧口,煮水泡脚。如果能够选用破壁工艺的泡脚产品,遇水速溶,有效成分能快速充分溶出,泡脚效果更好。

2、泡脚在睡前半小时到1小时进行最为适宜。水温40~45°C,冬天42~45°C,水温应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对热不敏感者,应严格控制水温,避免烫伤徽真堂。 3、足浴时间,老人15~30分钟,中青年30~45分钟为宜。足浴时,微微出汗,不可大汗,以防脱水,足浴后喝些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