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绍兴
连续上了6天,终于休息了,后面可以连续休息上几天。
上一个周末,小孩的单位在临安搞团建,然后在微信上发了很多山山水水的照片和几个视频给我们,让妻子看的满是羡慕,妻子说,等我轮休时,我们也要去杭州以外游玩。
其实有点累,我更想在家休息,但妻子想去,也只能听她的,在南方的大多数家庭里,男方一般都是听从女方的。
临安我们前年去过,那时是坐地铁去的,所以这次就换了一个地方,这次选了绍兴,和前年去临安一样,这次去临安,我们选的还是地铁。
绍兴,又称“越”城,是浙江省一座地级市,虽然名声没有杭州那么大,但在浙江也不算默默无闻。而让绍兴这座地级市的名声远扬,主要得益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个著名人物,那就是鲁迅。
在中国,鲁迅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灌耳,几乎做到了家喻户晓,而这位近代最著名文人及斗士就出自于浙江的这一个小城…绍兴。
当然绍兴除了鲁迅外,绍兴的黄酒也是名闻天下,当然它没有茅台价贵,是一种老百姓都能喝的起的酒。
所以,今天妻子和我去绍兴,就是冲着鲁迅和黄酒而去的,尽管我们只读过鲁迅的几篇文章,并且我们还并不喜欢喝酒。
早晨,起了一个早,7点不到我们就坐上5号线地铁在家附近的那个站头,从拱宸桥东一直坐到5号线的终点“姑娘桥”,近20站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再从“姑娘桥”站内,转上了“绍兴1号线”,又坐了10几站,在9点不到一点,终于到了今天绍兴游玩的第一站“鲁迅故里”。
从“鲁迅故里”地铁站出来,走上10分钟,,就到了鲁迅故居“沈园”,这10分钟的沿街行走,至少发现3家“咸亨酒店”,每一家酒店门口都有“孔乙己”的塑像”。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孔乙己最终还是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而“咸亨酒店”则是小说中孔乙己去喝酒的地方。
看得出,现代人学习鲁迅学到了家。
走过街道的成排的酒店,就到了了鲁迅出生的家,也就是“沈园”,和杭州到很多景点一样,鲁迅故居现在也是当场扫码预约,不收门票,我们当场扫了“沈园”的二维码,稍事操作,就进了“沈园”的大门。
以前就知道鲁迅出生于绍兴的富裕人家,但逛了“沈园”才知道鲁迅之家不是一般的富裕之家,应该是绍兴不一般的“大户人家”。
院子是真的大,感觉比我前个月在杭州去的“胡雪岩”家还要大,特别是鲁迅文章描述过的“百草园”,小时候从课本读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时想想百草园也许就是一个小小的院子,今天看到实景才知道那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假山、菜地、喝茶的桌子,并且在园子的一角还有一个门,门外就可以坐上乌篷船。
鲁迅故居里有许许多多的小的院子,每一个院子之间的连接的都用青石板铺垫连接。
走出鲁迅故居,隔壁就是“鲁迅纪念馆”,馆里陈列着鲁迅各个时期的手稿和照片,,同时还陈列着一些著名画家画的不同年份的鲁迅的画像。
在鲁迅故里的一堵很大的画着鲁迅画像的墙前,和很多人一样,我们也站在墙前拍了照,这样就表示我们来参观过鲁迅老家了。
去过鲁迅故里,还是坐地铁,我们游玩了“黄酒古镇”。
“黄酒古镇”,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产销黄酒的景点,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一条条弯曲的小河,两岸都是民房,河之间有一座座小的石桥,“黄酒古镇”这样的江南水乡和遍布浙江各地的其它之处的江南水乡都大同小异,如果有什么区别,那就是河边有一排排无数的酒缸。
酒缸里装的应该就是黄酒吧。
到一个地方游玩,一般总会买一些当地的特产,我们不喜欢喝酒,所以没有买酒,但在黄酒古镇买了绍兴的“香糕、桔红糕”等糕点,虽然这些糕点网上都能买到,但在绍兴本地购买,更多的是一种意象,表示我们去过绍兴了。
今天,一个天气晴朗的春日,我们去了绍兴,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参观鲁迅故居,同时游逛了绍兴的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