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聊聊择业吧
20230211
原本计划加半天班,结果干到下午三点半。
不过早上来得晚了点,九点半才到,纯属自己作死,无脑追剧追到0点,崽崽又从1点闹腾到4点,早上那是真起不来。
其实,就在刚刚,我很想打下“好累,先撤了”就直接闪人的,但想想最近已经够懒了,也不能总那么言而无信嘛,就先把要紧的先写下来。
喏,关于择业。
虽然我记得不是很清晰,但印象中曾问过您,有没有打算让儿子进行,当时您一口回绝,表示绝无可能,我还寻思着咋的,对自己单位这么没感情的吗……当然变化随时都在发生,尤其这些年。
说以上这段话不是故意让您不快,纯属是我个人觉得世事多变。以前您同我说过,不用过多考虑以后的事,毕竟我们连3-5后发生什么都无法知晓,更别提更久的以后了。
对于这一点我深表认同,毕竟我可是一个运气至上论者(尽管看上去挺像个“奋斗者”的)。
尽管是运气至上论者,可之前也同您交流过,为了减少自己主观上的“后悔”“遗憾”等情绪,在实践中,我倾向于“尽人事,听天命”(可能这是导致我看上去像个奋斗者的原因)。说直白点,就是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中,尽量多抓住一些确定性——当然最终如何,是另一回事了。
铺垫了这么多,是为了阐明我的价值体系,毕竟每个人的选择,都是基于自身价值体系的。
在人生阅历和格局站位上,我都远不如您。且身为一个直觉生物,许多时候都难免运用到您并不认同的“感觉”,并不是全部基于客观现实的。您且随意听一听,如有不妥之处,敬请一笑而过,无需介怀。
结论先行:如果乐意且考虑走营销路线,入行是不错的选择,甚至优于体制内;如果倾向于走专业(含躺平)路线,或许可以重新考虑下是否要进入银行业。
得出以上结论的主因是日益趋紧的亲属回避政策和长期不变的基层导向。
先说亲属回避政策。
现在的亲属回避政策或许您觉得不合理,我也认为过了,但制度之下,唯有执行。之前只是限制管理职务的晋升,后来变成普通员工的机构限制,直到招聘出了限制时,我才发现,这根绳子收紧的速度,远比我想象中快。虽然省分行建议我不要留书面,也让我不要清晰解释,但我觉得是您,无妨。那天中午没说,更大的原因是还有王主任在。
2023年度的限制条件是:(1)科级及以上管理人员、高级经理及以上业务职务,集团内如有3人及以上亲属的,不得新进亲属(所以说不要双职工了,双职工再加个本地亲戚在,分分钟超了,亲属范围是指三代以内);(2)如是以上群体亲属,则需要院校是985、211、双一流或泰晤士前200;(3)体育类、艺术类一律不得招录(以学历为准)。省行的人也问了我具体情况,他说,如果是当前还没读研的,或许可以考虑不进本行,他个人的判断,这些年条件将会收紧到看第一学历(但这仅仅是猜测,只是无论是我还是他,都认为这个风险概率不低)。
所以,针对入行,除了院校外,专业也尽量往经济金融靠,除了学历,总觉得后续对管理人员亲属的专业范围也会进一步收紧(不过您说您儿子是国贸,那问题不大)。
进来后,则是职业发展了。您在本部,他就进不了本部,而支行本部,虽无限制,可实际上也基本进不了——今年起一级支行本部将进入压降时代(前些年是分行本部,您应该有切身感受),支行原则上不设置非业务中后台岗,基本就剩组织人事文秘后勤科技了,且这些岗位也不太会安排管理人员亲属(太扎眼了)。
当然以上说的都是常规情景下的可能,毕竟如果类似俞主任那样开了外挂的,那些不能,不见得真的不能(可即便是他,也去了不愿去的支行,虽然不晓得背后具体原因,但觉得确实是一种变化的信号,对大环境来说是好的吧,风清气正)。
再说基层导向。
薪酬、职级,以及您能想到的一切资源,几乎都往基层倾斜。以前只是省行层面这么说,也不见得每个二级分行都执行了(当然我们老大来了后贯彻得还是很到位的)。现在总行也这么说,不晓得落不落得了地。
但从大方向来看,这是必然的。银行虽是泛体制内,但和别的不同,终究要靠业绩吃饭的,要基层做出来的。性价比太低,就没人愿意干了,上面的人也就没饭吃了。
银行的基层很简单,虽说运营也是一条线,但想要过上好一些的日子,基本就剩营销一条路了。比如对于小F回支行与否,您与我的看法不一致,我认为以她的情况,回去是利大于弊的,去年下半年的业绩也阶段性说明了这一点(但只是阶段性,人生很长,变化时时都在发生)。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岗位的对与不对,还要看一个人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虽然我常说喜不喜欢是偏好问题,能不能做好是能力问题,但现实就是,很多人不喜欢的事情就无法沉下心去做,更别提做好了。那么,把偏好和岗位最大程度地结合,是更易操作的选择。
如果您的儿子,和Z主任儿子一样,不排斥营销,也有不错的资源(这一点我相信您也会有,毕竟还有校友圈不是),在3-5年内就能凭借业绩到支行中层,后续再有合适机会8-10年就到科级了,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也就完成了,后续是继续往上还是维持,就看个人选择了——喏,那天您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上进的,我特别想回您的是,基层是很苦的,是想躺都躺不下来的地方。您工作了这么久,有个事实相信您比我清楚,想要躺,就我们的机构层级来说,副科才是理想位置(正职不是不能躺,前期是有您这么高的水准),柜员、现场经理、客户经理说躺平,只是妄言。
其实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是类同的,在不同的行业、层级,会带有各自领域的特色,但最本质的东西,从来都是一样的。
世界很美好,同时很残酷。
有您为您的儿子保驾护航,压根没什么好担忧的,那些关键的节点,您一定会帮助他踏上正确的道路——这也是我说的,非常羡慕您儿子的地方。
不要轻易定义您的儿子。若想进银行是他本人提出的,那么我对他的判断是,他未必如您所说的那般想要躺平,毕竟在银行负面报道满天飞的情况下,还愿意踏进这个行业的,多多少少,还是怀着一些热忱和希望的。
今天师傅把13楼的灯都换好啦,工作幸福感又提升啦,开心~
以上,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