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诫系列第四集
【标题:小齐】
小齐,一译,消气;又译,小七(见古龙作品)。此处致敬古龙先生和《彩环曲》。
【标题:改编】
“唉,我们缺乏对莎士比亚的了解。”小吴觉得可能茨威格和安徒生都没搞懂的问题,莎士比亚通关了,而且做的很棒。
《哈姆雷特》。
“……”小郭。
关键词...
【标题:笑星】
小郭把去年近一年的工作室经历的重大事件回顾了一轮,惊讶无比。
还有小齐。
“小齐你终于来了。现在该如何称呼?”小吴。
“小郭。”小齐回答。
小郭真想呼一巴掌过去。
“小齐?”
消消气吧。
女王,笑星,然后是博士。
“好——歹——我把博士带出来了。”或者说是Dr.Hare把小吴他们全带出来了。
背后是被一部分安全工程师称为“攻击网络”的网络犯罪团体。
小吴几乎可以说是对对方一无所知,他只是把网络攻击的受害者输出来了。是,真的是输出来了,一个个失败、甚至是遗漏的顾客,或者说受照顾的老人。
一个个的输,,有段时间小吴几乎都要以为自己的安全工程师生涯的真理是反复的失败,每次以被保护人死亡告终。
简直是量子危机(语见《007:量子危机》),小吴是“杀手47”系列游戏的忠实粉丝(注:2007版电影Hitman跟《007:量子危机》女主演为同一人)。
“量子危机大概是导演的‘愚见’了。”小吴对小齐说。
有时候通讯很简单的,Newton和Leibnitz嘛不是?
至于谁抄了谁的报告谁改了谁的计算结果,反正商量好了不就行了(注:历史上牛顿和莱布尼茨两人目前被一同认为是微积分的发明人)?
“唉,很多时候是团队发布的。”小齐。
反正就你们安全工程师事多,对吧?小吴。
“小吴,虚无的吴。”小吴向小齐伸出手,握手言和。
小吴他们经历了至少两次失败。每次失败以被保护人的离世告终。
“对了,前不久不是有人在占用进程资源嘛?好了原来是他。”小吴还是忍不住开玩笑。
“开玩笑。”对方。
唉没事就好。
“你那个大乌龙怎么样了?”小齐(注:参考酵母菌史)。
“按说戈尔巴乔夫是完全独立于作品存在的人物吧?”就好像忽方十四悠是银魂的原创称呼但是土方岁三就不属于《银魂》而如果不恰当的引用这个假的“曾用名”依然会被版权方起诉,这是出版业深网的一种形式。
但是如果是双方达成共识用化名的呢?
人独立于作品,作品归作者,随后人名命名按照通用逻辑:
小齐,消气。
“小齐,我还见过有侵权最终幻想VII结果还指望对方发现不告发的。”小吴心想那作者是不是平时生活环境太好了,结果小吴把侵权最终幻想VII的作者投诉了。
“消气消气。”小吴、小齐。
当然小齐是女的。
【标题:网络聊天】
小吴拿着iPad表情诡异。
“小吴?”小郭问。
“刚才有人跟你老板说,我把他(游戏)小号不小心玩崩了,可是你老板的(游戏)小号是他先玩崩的,我冤啊我。”小吴。
哪有游戏小号被玩崩,还反过来怪游戏小号的主人的?
简而言之就是Y的号给X玩,Z的号给Y玩,结果Y把Z的号玩崩了,Y自个的号也被X玩崩了……
这么一说好通顺,XYZ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小郭你看,哪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吃完了小鱼还怪大鱼的?”小吴乐了。
“老板?”小郭。
“小郭,问你个问题。按照《哈姆雷特》的逻辑。”小吴。
“嗯。”小郭。
“按照《哈姆雷特》或者的逻辑,比如一个人被杀了,那他或者她只要去亲族面前挨个告发一轮,那凶手不就玩完了么?但是现实中往往不是这样子的。”小吴想起前不久一起命案,实际上并不是受害人自己去发掘受害人遗骸的。
至少目前为止,小吴从没听说过哪位受害者去世后把凶手告发成功的,比如Ted Bundy案,至少30多条人命,也没见哪位受害者的幽灵告发Ted Bundy成功的。
“小郭,据我所知,你最好不要接触Ted Bundy,攻击性很强,有可能无故攻击女伴的那种命案凶手。”虽然似乎Ted Bundy经过这么多年情况好些了,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不要接触的好(注:参考茨威格《热带癫狂症患者》)。
“那小吴啊,为什么Leibniz会说有轮回说呢?”小郭。
“那你对比大将军王导和吕布,你愿意相信谁咯?”小吴回答。
没有一个可靠的,对于小郭来说。
王将军笑。
“把你们当客人。”王将军。
“多谢将军。”小吴赶紧道谢。
小郭向王将军道谢。
【标题:投资母子关系】
“诚邀:塞尔维亚市中心,机场,商讨禁毒经济学。吴依。”
小吴给下车的犹太商人一封简短的电子邮件邀请函。
“王将军,过会儿我还得跟孙先生讨论他的人设问题,还挺复杂。您的问题我们还没有仔细研究,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么?”小吴问。
王将军摆摆手。
有时候我们会纳闷,那么好的一个市场,为什么我们出于恐惧,就忘记了投资好的东西?
投资好的母子关系不好么?
怪罪?
等你富有了,你也就忘记怪罪我们了;而你贫穷时,不确定原理,你怎么可能预知到你会怪罪我们?
你自己选择了那个方向,你单靠你自己走不出,还是靠经济学,便宜走出那个地狱吧!
【全文完】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