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诗的手法(五)》陈再明
《谈作诗的手法(五)》陈再明23.2.20
(九) ″化虚为实″法 所谓″虚″,就是思想感情;所谓″实″,就是景物形象。以实为虚,就是化景物为情思。化虚为实,就是将物拟人,借花鸟虫鱼之类来比拟人的思想和行为 一,举例 李益 《宫怨》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二,说明 这首诗写一个被弃置冷宫的宫女,在春天的月夜里,闻到宫殿里飘来的花香,听到受宠的后妃在昭阳殿寻欢作乐、吹打歌唱的声音。 三,手法 这个独处长门宫的妃子,这时她的心情是很难受的。前面两句诗,用烘托、渲染、反衬、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孤凄烦闷的心情。末两句又写了长夜难熬,进一步突出了这种心情。把无形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这就是″化虚为实″的手法。
[十)″宛转曲达″法 形式上的圆美流转,就是美学上的曲线美;技法上的圆美流转,就是宛转曲达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古人也称为″隐″。所谓″隐″,不是一目了然的正面直说,而是旁敲侧击、委曲宛转地衬托或暗示本意。 一,举例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说明 李商隐自己思家,却先写妻子思念他,问他何时回家;回头再写自己巴山夜雨思念妻子的情景。两地相思不能相会的苦恼,不去写它,却设想将来相会,在西窗烛下闲话离别相思的情景。 三,手法 写夫妇、亲人、刚友两地相思,常用这种直中含曲的手法。以率直的方式表现了曲折的心思,所以读来宛转有致。王建的″家人見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白居易的″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思君时″,都是用″宛转曲达″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