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诗的手法(三)》陈再明
《谈作诗的手法(三)》陈再明23.2.18
(五)“以动写静″法 静的意境,有各式各样的静,有清静、宁静、恬静、幽情、肃静、寂静、闲静等等,各种不同的静,都有一些的表现手法:一种是以声音写意中之静;一种是以动态写意中之静,即所谓静中有动。 一,举例 梁-王籍 《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云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乌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二,说明 划着船在溪中游览,只見长空溪水悠然相映;远处的山巅浮起了白云,近处的水流反映着日光;听到几声蝉呜,更感到树林的静寂,听到几声鸟叫,更感到山间的清幽。这里的美好景色触动了归心,因而对长期在外做官产出了厌倦情绪。 三, 手法 以声写静,即寂处有音,这种艺术手法是利用引起特殊感受的声音,来写静境和静意,如″风定花犹落″。以动写静,即动中見静,这里的动则是声音的动,以动态表现意中之静,如″鸟呜山更幽″。
{六)"巧比炒喻″法 比喻,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比就是″以佊物比此物",喻有″喻于声或物″。比有″联贯比″、″联想比″、″双关比″和"衬托比″等四类。比喻之所以新奇巧炒,在于″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 一,举例说明 1,联贯比 有如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叫绝凫雁起″ 2,联想比 ″雪山比象″,不妨生长尾牙;″满月况面″,尽可妆成眉目。 3,双关比 ″露花疑濯棉,泉月似沉珠″此意花似锦,月似珠。濯棉双关到濯锦江(今四川锦江),沉珠双关到明珠浦。 4,衬托比 ″天长梦无隔,月映在寒水″一一虽天长,其梦不隔;月影在水,至曙,水月亦了不见。 二,手法 以上联贯比、联想比、双关比、衬托比四种比法,是较为巧妙有味的,比起一般单纯以相似点为比的比法,可以说要胜一筹。就像音乐加了和声,烹调和以般酸咸,赋予更多的芝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