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何谓地久天长
《道德经》有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玄牝之门是天地万物无穷无尽之根,雌性之玄牝,是生育之母,它神秘莫测,化生万物。
近来一些身边人的事情让我觉得,玄牝如此重要,可是现代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过分苛刻,女性要生育、养育、挣钱,还要遭受社会和职场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当然男性也承受了很多困难。如果这样下去,我对于人类的存亡持悲观的态度,人作为物种虽然在几万年前已完成了自身的发展。但是,同样作为物种的人性却刚刚开始自身的发展,人性的发展并不成熟。人类不是侏罗纪时代的恐龙,人类具有思考能力,那些科技发明不是对自然的驾驭,而是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驾驭。社会伦理、科学技术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为了倾轧和毁灭。生命体也只有在创生的狂喜中才能战胜毁灭的疯狂。
在《道德经》第七章《以其无私,故成其私》中,所言:“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天地因为从没想到过自己长生,所以得到长生,达到天长地久。无私成就个人之私,后其身且外其身,现代人很少看到这一点,自私自利是人类的本性,越是低调、无私的人,最后往往越能成就自己。人类历史上缺少为天地、为众生而活,并将自己置之度外的人,只有些少数人仿佛神话中的英雄一样存于永世,而他们的光芒还在继续照耀着人类社会黑暗的角落,就像天和地一样化生万物。他们告诉我们面对万事万物要懂得放下,并非真的对物事弃之不顾,而是放下私心、无需强求,顺应规律顺应“道”,借宇宙之力行事。
“道”又像水,“上善若水,不争无尤。”水利万物而不争。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于众人所不齿的卑下污浊之地,因此它最接近于“道”。然而现代社会,方方面面,从上至下,都是一个“争”字。争GDP、争名次、争官职、争学位、争财富,把“争”字摆在台面上,社会风气好高而恶下,何来传统文化对于水的推崇,其上善常谦下也。故离“道”远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