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笔记5
第1节概述 第4单元 主要理论流派(1)社会学习论
一、理论和经验的关系
【理论是经验研究的总结。是概括化和一般化的经验。】
(不能迷信理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准绳。“如果理论不符合实践,就能推翻或者暂时推翻它”)
(1)从郭德G和“主流相声界”各自的发展结果中得出对心理咨询界发展的启示
(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咨询才有价值。)
(2)研究社会心理学的目的:“描述现象,解释事实,探求规律,预测行为”
①学心理你就是能知道别人心理在想什么(甚至潜意识的变化)
②读活书和读死书的区别
③咨询理念“让来访者成为一个更加适应这个社会的俗人”
(3)科学的特点 较大的覆盖面 更强的适用性 (与之相对的是:现象学)
对待科学的基本态度:信科学,但是也同时认识到科学的局限性。
(4)各行各业都可以成为心理咨询的理论依据19:44
心理学是心理咨询用到的其中一门科学
产品化思维
二、社会学习论20:55
社会学习论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
(一)学习机制——学习对行为有决定作用
1.学习包含联想、强化和模仿
(1)联想(华生斯金纳。。。经典条件反射
(2)强化(马老师纠正书里的错误)
强化:正强化、负强化(为了增加某种行为的频次)
惩罚:正惩罚、负惩罚(为了降低某种行为的频次)
△“操作条件反射只是一种持续塑造过程的结果”
☆教育管理启示: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得“及时剪枝”,教育得从正反两方面进行。
(3)模仿30:41 (意象:情景和语言编码 不局限于内容)
☆父母不需要成为教育专家,你只需要给孩子找一个精神教父,找个好榜样。
☆父母不要总让孩子听你的,别死抓着不放。(孩童respond to画面而非语言)
2.观察学习——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什么是观察学习?
(2)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
①注意过程——*选择*
②保持过程
③动作再现过程(有一定的偶然性,无意识地在做)
④动机过程
什么是外部强化、自我强化?——点击观看☞:动机的理论 (链接需要改)
什么是替代性强化?(成立的前提是观察者主动把标兵当作榜样)
♥马老师心得分享:我们找榜样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选择榜样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找平辈?(因为平辈之间容易引起争风吃醋,引起妒忌心理和竞争,注意力容易被对方身上的非优点吸引走)
3.对社会学习论不足的一些总结
(比行为主义高级:关注心理了。但学习以外的瞬息万变的因素也会对人有影响;社会学习论对抑郁症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