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宁波的缘浅情深
总觉得和宁波的缘分很浅。明明是离得很近的城市,也常常辗转于此,却始终没有好好欣赏过宁波。
读大学的暑假住在宁波的表哥家。他忙于工作,住了一个月也没让我出过门。我日日在家不知作何,也不许我乱跑。
好不容易要回家了,百般央求下总算带我去了东钱湖。虽是烈日炎炎,因着树木遮阴,又是难得的蓝天白云。心情豁然开朗。
湖水因着天气好,也是泛着微蓝。
若是遥望则是一片湛蓝,好似来到海边。却又不像海边。海边可没有摇曳生姿的柳树枝桠,也没有鲜绿的草坪,以及亭台楼阁。这些都是是属于湖景的美吧,总是带着时光与古意的。
而海则天生不同,自由奔放是他的轨迹。除了山景与脚下的沙滩,是不应该有别的。
不知道是那日东钱湖的风大,还是东钱湖本来就风大,湖水还偷偷席卷到我的脚边来,却是很柔软慵懒的波浪。惬意又温柔的情绪让人着迷。
不过也是还没有好好感受,就被表哥带回家了。略有点遗憾。可能对久居的表哥来说确实是没什么意思的地方吧。
等到18年末又来了东钱湖,那已经隔开六七年光景了。东钱湖还是东钱湖,不过我的心境已然不同。且那天来正值阴天,又是冬日里的缘故。东钱湖的水灰蒙蒙的,把我的心情也染灰了。即便是逛遍了整个景区,好像心思也是淡淡的。没有年少时的情怀了。这大概也是我的过错吧。
天气也觉得极冷,途遇了韩岭老街,也只是寥寥数眼。倒是看到了原住民的水乡生活,在渔船上兜售着河鲜,墙上亦是挂着晒着的鱼干。嗯,他们在忙着他们的人间烟火。
隔开这些年据说现在的东钱湖也很打造得网红起来了,有天空之镜,有网红大树,有了宁波小镰仓的美誉,还可以实现假装在大理。而韩岭老街也经过了越来越精细的修缮,俨然江南水乡的气息,再加上三面环山,连接着东钱湖,应是美上加美了吧。就算是不复往些年的模样,我还是很想再去一趟。趁着天气晴好的时候,也想在依稀回念我年少的模样。
那年冬天还去了宁波的鼓楼。可能因为去过西安的钟鼓楼,总觉得宁波的鼓楼是有些逊色了,修缮的痕迹有点重。虽然尚有人间烟火气,总是刻意了些。但鼓楼对于宁波来说甚是珍贵,这是仅存的古城楼遗址了。诚然,杭州也是如此,历史遗迹都拆得零零散散了。也只剩下城南还有些临安的往昔旧痕了。
冬天的晚上寒风凛冽,想着好不容易再来宁波,还是慢慢地逛到宁波老外滩,说是比上海的外滩还要早建几十年的。走过酒吧一条街即可以抵达老外滩。
冬天的老外滩因为不是什么盛大节日,还有稀稀落落的小雨,所以寂静又戚然。看寂静的江,看寂静的斑斓夜色。沿着西洋建筑一路走。耳边不时传来酒吧的声色犬马。
这里的建筑充满了异国风情,浓郁的欧陆风格。古老的教堂在夜色里熠熠生辉,不同射色的打光让教堂很是灵动,又充满了威严与庄重。除了教堂,还有邮局,外国领事馆,银行,码头等等。亦是保留下来很多商家私宅。都是西洋文化的印记。这里也是宁波历史里最繁华的交通枢纽吧。才值得如今这样的修葺与参观。
不过相比观赏建筑,我毋宁白天在三江交汇处的外滩大桥上走走。可能是是华灯初上的老外滩恰逢阒静的时间点,让我看不到昔日的繁华,再加上酒吧呼之欲出的音乐,让我总觉得时空有些错乱。
唯有在外滩大桥上觉得真正平静,只剩下自己脚步的声音与汽车偶尔经过的喧嚣。
此时摘下眼镜,俯瞰江边氤氲开了的夜色,才仿佛看到了甬城。连夜回到杭州,心情仍是很莫名的惆怅。
不过去一座城市一两次属实是不能够定义他的,我还会继续去宁波。去看他最好的模样。去吃宁波的小吃。去看晴天的东钱湖。去奉化溪口雪窦山四明山…..
本来这周末打算再去一趟宁波的,因着雨水的缘故以及身体不适还是取消了行程,退掉了酒店。却还是会盼望着再去。吃糯唧唧的宁波小吃,去看晴好的风景,还想去看小众的栖霞坑村。听说那里的长安桥很像泰顺的廊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