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记
查看话题 >秦皇岛看展 | 德黑兰的“梅艳芳”
标题来自于我最喜欢的陶辉先生的作品:《德黑兰的黄昏》,2014年,一段4‘14’’的影像作品。艺术家邀请一位Yi lang女孩身披婚纱坐在车中,复述了一遍梅艳芳生前在演唱会上与歌迷互动的话语,谈及爱情与婚姻,德黑兰的夕阳透过车窗轻抚婚纱,这位在剧院工作的女士将释然与落寞都从烟雾中轻吐出来。重要的不是爱情与婚姻,而是超越时间、空间、角色、情感的结界,在今天回头看这段德黑兰的黄昏,似乎更清晰的是许多事并不会越来越好。
这件作品我在许多次群展中看到,这次赶上个展:【 陶辉:热辣辣的痛楚 】,就好像熟悉的文本又重逢,但是周遭的世界又不同了。























《谈身体》,艺术家披上头巾,扮演一位MSL女性,和房间内的众人谈及关于自己身体的方方面面,以及自己的血统等等属性,声音由一位老年女性后期重新录制,不断在存在意义上的身体和精神上的身体之间切换,前者其实并无不同,但后者却又如此相异。


冷酷的挑空空间下是同样理性的控制台:作品《白色建筑》中,循环播放购自某宝的二手视频:黄河边上的安塞腰鼓。冷静的控制台上播放着热烈的景观,看不见的手精确操纵着我们这该死的二手情绪。

《跳动的原子》中,是大众熟知的竖屏主播,不厌其烦的播报着自己的日常片段,如同古希腊哲学中原子独li又相互作用的理念,是我们今天数字化生存的印证,群体热烈互动,个体无比孤独。

《青蛙》,就是一只青蛙,就是一只涂满荧光粉的青蛙,就是一只涂满荧光粉的青蛙在黑夜中爬行。就像我这段话一样无聊,录制无聊的发生,提供给无聊的人们观看,期待无聊被打破却一无所获,然后滑走,被推送另一段无聊。这就是许多人的在屏生存日常。

《坠落》,一段蛇尾如同从挑高处坠落,肉块四溅,似乎有什么结束了,但是以这样的方式,稀碎。



九部录像组成的《你好,尽头》组成了一个影像矩阵,和《德黑兰的黄昏》类似,也是话语空间和物理空间的“偷换”,九段录像都取景于京都,里面循环播放着如同日剧一般的人物独白,共同点都是在向电话另一头的某人喃喃倾诉。但其所说的内容却是由中国的社会新闻和艺术家的经历改编的剧情。










三个特殊空间中的作品:
过道中的:《257》,以漫画的形式虚拟了主角寻找的过程,而结果也许和老版的红楼梦如有灵犀,在社会文化生活的虚拟和现实中印证了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天台上的:《无题(风杯)》,一件和风一样,很容易被忽视的作品,用风杯式风速仪,记录着在地的变化。

中庭中的:《唯一具体的人》,一个法国女人和一个中国女人的声音弥漫于此,喃喃独语,谈及生活琐事,爱与思念,这个许多人最喜欢拍照的空间,被诉说填满,但当观众未抵达此处,声音就并不“存在”,仍为一个“空”的空间。



其它:












📍阿那亚艺术中心
📅20220904-20230205
-
耳鸣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24 21:04:22
-
SDC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04 18:45:11
-
看电影有啥用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01 15:55:10
-
嘿嘿嘿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27 07:58:31
-
发条月亮上发条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27 05:36:03
-
卅卅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18 21:31:14
-
勇敢鸠鸠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18 20:07:51
-
豆友201673489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17 00:21:17
-
Neru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5 22:33:11
-
今天先这样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5 12:16:13
-
枝繁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5 11:08:23
-
♥音乐の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5 11:03:34
-
观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5 10:44:29
-
红脖儿胐胐🐰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5 09:48:10
-
PikaTina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5 08:47:44
-
未知快乐们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5 07:58:09
-
нялх тэмээ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5 07: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