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印象(泉州篇)
本次福建之旅是意料外的计划,缘起于从老家回广州的车票售空,而我时间充裕,就决定从福建兜一圈再回广州。 去福建我坐的都是普快火车,先从老家到宿州,再从宿州到淮北,然后淮北上火车到南昌,进而去到泉州。 (此段为路上小插曲)说起坐车,由于我是坐公交到宿州市区,导致没能赶上最后一班去淮北的车,只得搭顺风车过去,在我叫顺风车的时候,被一个出租车司机盯上了,刚好彼时也有一个大哥从宿州到淮北,司机先说服了他,然后过来跟我讨价还价,才知道那个大哥愿意出80块钱去到淮北,而我依照顺风车的价格只能给到50,司机见我不松口,只好答应并嘱咐我不要告知同行的大哥,我也就同意了,说实话,对大哥还是心里有点愧疚的。司机确定我们二人可以搭车之后就把我们载到一条马路边等,后来才知道是要把我们转交给另一辆车,在转车的过程中,司机让我先把钱转给他,我当时也没多想就照做了,后来回想起来,如果他拿钱跑路了,或者另一个司机不认账的话,我也毫无办法,下次还是得多留个心眼,防人之心不可无。司机在我转完帐之后帮我拎了下行李,瞥见包里有俩苹果,问我能不能给他一个,我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做人还是得脸皮厚啊,不然到嘴的苹果也会飞。再后来,转车的司机到另外一个地方又接了两个人之后就直接上路了,一路无话,车也很快,约莫一小时,我就到目的地了,快下车时,司机为了以后相同路线坐车方便加了微信。下车后,我吃了碗太和板面就去转乘火车了。 抵达泉州的时间是晚上7点多,提前定了一家酒店,直接办理入住,洗了个澡,没多久就睡下了。值得一提的是,从泉州火车站去往酒店途中我选择了乘坐公交,上车时问司机能否用微信支付车费,师傅回了我一句,我也没听懂是啥意思,后来经乘客提醒才知道泉州市区公交当时是免费乘坐的,原来师傅说的是“免会”。泉州的公交并不是像广州那般每站都停,而是有人招手上车或者下车才会到站停,与老家的风格一致,不过这也导致有可能会错过某个公交班次。 次日早晨,大概9点多,洗漱完毕以后就去逛了泉州知名的老街——西街,泉州的建筑风格真是华丽,红砖与红墙色调一致,在阳光的照耀下鲜艳至极,融合了西式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骑楼,让我脑海中不断循环着一句歌词:“华丽的红房间,发霉的旧唱片”。


从钟楼处步行十来步,发现有一家号称老字号的面线糊店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进去点了份招牌面线糊:面线糊搭配大肠醋肉和卤蛋,再加一根油条,就是闽南特色的早餐搭配。可能由于我出发前吃了个橙子且喝了一盒牛奶的缘故,面线糊于我而言并不是多么惊艳,每喝一口甚至都回提溜到嘴唇下方,让我消耗了好几张纸才把那一碗喝完,不过油条浸润后倒是味道不错,有点像是吃麻辣烫时油条的口感。总体上让我觉得偏贵,至少口味配不上24块钱一顿早餐的价格。

吃完早餐以后,就沿着西街深处逛去,路过一家手工麻糍店,已经陆陆续续的有人在排队了,而我肚子里当时已经无法容纳任何食物了,只得径自离开。走了一会看见网红奶茶店,说是可以在天台上俯瞰开元寺东西二塔,不过当时并未营业,后来待我逛完开元寺后也已大排长龙,就此作罢。 再走一段就到了泉州最知名的寺庙——开元寺。单看寺庙名称,想必应该是唐开元年间建立的(后来才知道是那时候改了名称),而且也很难不让我联想到去长沙开福寺的平淡经历,好在进去不像开福寺那般收门票。 开元寺内除了知名的东西二塔(东塔名曰镇国,西塔名为仁寿)之外,作为佛教寺庙,大雄宝殿及供奉香火的地方自不必多言,还有弘一法师纪念馆及健康疗养院一所,皆是仿古建筑,与寺院色调一致。泉州的寺庙多有飞檐斗拱,且颜色绚烂,看起来颇为奇特壮观。





大概在西街逛至12点半,我就去寻找散落在各处的闽南小吃。先是在西街喝了杯四果汤,后来去了一家店名为“爱啊石花膏”的店铺又喝了一杯石花膏版四果汤,后者比西街的更好喝,口味并不是很甜,配合着石花膏和芋泥,口感十分醇厚。所谓“四果汤”,其实就是在糖水里面放入四种水果或其他辅料制作而成,除了石花膏并未听过以外与广州的糖水区别不大。

石花膏四果汤喝完后我又跟寻地图去到一家名为“庄阿姨芋头饼”的店铺,点了两个芋头饼。芋头饼入口有一股奶香味,表面炸至酥脆,内里却十分绵软,口感极佳,但甜度与油含量较高,也不宜多吃。

再之后,又在网上找到一家知名的炸醋肉的店铺,但无奈当时时间尚早,店家还未营业,于是在周边逛了20分钟,回去才发现已经有好多人排队了,排了一会我也如愿买到了炸醋肉。醋肉被油炸之后变得有些硬,入口后并没有想象的酸,反倒是酸味与肉结合激发出了些许香气,味道不错,但吃这个牙口必须得好。

吃完醋肉已经是下午四点有余,我想去看看日落,就在网上搜寻到了泉州之眼附近可以看日落,且落日余晖下的摩天轮对我也十分具有吸引力,于是继续公交前往。到达目的地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以蓝天为背景的泉州之眼摩天轮,很是壮观,据说摩天轮适合与爱人一同坐,奈何我尚未寻到,也就没有了心思。摩天轮的不远处是晋江大桥,我发现有人在大桥上拍照,于是步行上桥,桥上视野可谓无敌,晋江与泉州市建筑尽收眼底,摩天轮也有不错的拍摄角度,便在此处静待日落。(此处省略途中遇见的一位烦人大婶的经历)







看完日落,天已经暗淡下来,发现附近有许多夜市小摊,为漆黑的夜色平添了一抹亮色,于是去往其中觅食,点了一份烤生蚝,两个土笋冻以及一份章鱼丸子,福建的生蚝不知为何总是十分瘦,完全没有在广州吃的那么肥美。此时又吃到一个特色小吃——土笋冻。起初我以为它是用某种皮冻把竹笋冻在里面,谁知在网上一查发现竟然是一种生长于滩涂地带的名叫“星虫”虫子!配上蒜蓉和醋调成的酱汁,味道确实十分鲜美。 吃饱喝足后,步行一段至公交车站,乘车返回酒店。翌日,10点左右洗漱完毕出门,延迟至14点退房,找到一家知名小笼包店铺,一笼包子配上一碗牛肉羹,包子整体而已中规中矩,倒是蘸料赋予了灵魂,牛肉羹闻起来不如路边摆摊的香,但口感却很顺滑,也不失为一顿不错的特色早餐。



后来骑电单车先后去到天后宫,清静寺和关帝庙。途中还逛了个菜市场,菜市场普普通通并无特别之处。






逛完几处寺庙后,本来计划午饭吃姜母鸭,但寺庙附近那家人太多,于是就回酒店退了房,后来又找寻到一家,却不提供堂食,只得找到一家沙县点了份炒饭,自备了那道硬菜——姜母鸭。打开饭盒时香气扑鼻,鸭子是酱油色的,看着十分诱人,干锅的做法保留了大量油脂,吃起来也是酥烂鲜香,味道十分不错,比鸭子颜色更深的是摊在表面的一层姜,味道略重,如想尝试可与鸭肉一同入口,但此鸭只适合趁热吃,且份量十足,当然价格也很贵,最好两人及以上一同食用。

吃完午饭,实在逛不动了,就找了一处公园好好休息了一段时间,晚上吃了一份闽南咸饭,不难吃却也无惊艳之处,后乘车前往厦门。 泉州之行,最深的印象是:寺庙众多,不愧被称为万佛之国;小吃丰富,极具闽南特色;公交车免费,虽是吸引游客的方式之一,却也做到了方便实惠。 由于自古以来海上贸易频繁,也使得泉州成为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极强的城市。不由得让我想到曾经看过的那部动漫——《万国志》,如果对这部动漫找到一些现实依据的话,那一定是——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