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营魄抱一(自娱自乐,推导)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反问==》爱民治国,无为。==》6问同理。
------------------------------------------------------------------------------------------------------
因果关系,可否认为,前6问是提问,后一句是解决的方法?
前6问,提出6种较难实现的方式,涵盖修行与处世。最后为什么加了一句玄德。好像没有因果关系。
---------------------------------------------------------------------------------------------------------
来分析一下,玄德的标准或者说怎么做才是对的,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生之畜之,==》养育
生而不有(所有权),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主宰?宰杀?)
==》像天地一样滋养生命==》玄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呼应
--------------------------------------------------------------------------------------
可否用玄德的方法,解决前面6个问句。
首先,爱民治国,无为,可行。是德,是玄德。
从这里是否可以==》玄德方法,解决剩下5问?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明白四达,行无知之道。==》玄德方法,可行。
所学所知,皆为已得之物,已得不为己之所有。用所学处世,为而不恃。可能通达学识,行事处世,会有好的发展,发展的成果,不去主宰。是为玄德。
这是抽离修行本身,从外部的视角看处世方法。
而从修行主观来看,保持一颗玄德的心,行玄德法,即可做到:明白四达,无知。
-----------------------------------------------------------------------------------------------
6问,其中的两问,可以用,玄德法。其他必然也可,还没悟。累了,今天不再推理。
---------------------------------------------------------------------------------------------------------------------------------
载营魄抱一,无离。好像可以理解。隐隐可以感觉有一种运行的东西,道。
抱一,网上解释为,合道。好像通也不通。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5个得一,的一,我认为不能笼统认为都是道。否则,事事都以道来论,不通。
以结果反推因,不具备可复制性,其中充满了或然率。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不能因为天下正,所以证明侯王得一。侯王得天下正,是因为abcdefg,各种原因,笼统归因为得一,固然这种归因对说教和劝学,可行。但对个体的修行,不具备可参考性。
修成即为得道,修行目的就是为了得道,你说修成了即为得道。这样肯定不通,指导道家的总纲,不可能单纯如此。
说回来,修行,为了得道,方法是抱一,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会有自己的道。大道终点,必唯一。修行走的路,各有不同而已。
抱一,无离。做到时时抱一,时时无离。固然有难度,但修行,不就是化不可能为可能。
用玄德的方法,是否可以做到,无离。我近来尝试看看。
(推导的过程,应该没问题,暂时我也找不到逻辑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