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约翰·冯·里尔斯
简要信息
原名:Johann Jakob von Leers
出生日期:1902.1.25
出生地点:德国,卡尔博-菲特吕伯(Karbow-Vietlübbe)
死亡日期:1965.3.5
死亡地点:埃及,开罗
效忠于:纳粹德国、埃及
军种:武装党卫队
军衔:突击队大队领袖
其他经历:改宗伊斯兰教
纳粹党“老战士”、武装党卫队荣誉突击队大队领袖、教授,亦因其反犹太反调而闻名。冯·里尔斯是第三帝国的一位重要意识形态理论家,在宣传部担任要职。他后来效力于埃及信息部,也曾是纳赛尔(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Gamal Abdel Nasser)的顾问。他曾在庇隆治下的阿根廷出版戈培尔著作,还曾在埃及为纳赛尔出版著作。他后来改信伊斯兰教,改名为Omar Amin。
早年生活与受教育经历
1902年1月25日,冯·里尔斯生于德意志帝国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国(Großherzogtum Mecklenburg-Schwerin)的卡尔博-菲特吕伯。后曾在柏林、基尔以及罗斯托克攻读法律,最终在外交办公室当上了专员。他曾参与过维京联盟(Bund Wiking)的自由军团(Freikorps),后亦曾加入过纳粹党青年组织“鹰与鹘”(Adler und Falke)。魏玛共和国时期,冯·里尔斯曾积极参与大众运动的政治活动,于1929年加入纳粹党。他的党内职务是国家社会主义学生联盟的区级领袖及发言人,于1933年参与了88名德国作家与诗人向阿道夫·希特勒宣誓效忠的“Gelöbnis treuester Gefolgschaft”(可译为‘最忠诚的誓约’或‘德国作家忠诚宣言’或‘最忠诚的服从承诺’)签字活动。
生涯
在纳粹德国
冯·里尔斯以自由撰稿人为职业,为纳粹党媒体撰文,于1936年加入武装党卫队,职衔为副突击队大队领袖,最终取得了荣誉突击队大队领袖头衔。之后他在耶拿大学担任教授。最终,在戈培尔的召唤下,他来到宣传部工作。他在供职期间奉命为党的宣传工作添砖加瓦,1933至1945年间,冯·里尔斯共写就27部书籍。
臭名昭著的反犹小册子《犹太人在看着你》(Juden sehen dich an,在第三帝国出版后十分流行)。冯·里尔斯熟练掌握5种语言,其中包括荷兰语和日语。
美国史学家Jeffrey Herf曾写道,冯·里尔斯在1942年12月于期刊《犹太人问题》(Die Judenfrage,供知识分子阶层阅读的反犹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犹太教与伊斯兰教之对立”的文章。正如文章标题所指,作者尊崇黑格尔的观点,以正题和反题的方式描述犹太教与伊斯兰教。这篇短文也体现出冯·里尔斯与纳粹态度一致的对伊斯兰教的过往的讨好倾向,以及他对犹太教和犹太人的强烈仇恨。以下为原文节选:
穆罕默德对犹太人的敌视导致了一个结果:东方的犹太社群完全瘫痪。他们的脊梁骨被打断了。东方犹太人实际上在两个世纪里都没有参与犹太人(在欧洲的)的强势崛起。犹太人在Mellah的肮脏街巷中遭人鄙视(Mellah是摩洛哥城市中的有围墙的犹太聚居区,类似欧洲城市中的犹太隔都),茫然度日。他们的生活受特殊法律保护(犹太人属于‘齐米’[Dhimmi],即在以沙里亚法规为基础的伊斯兰国家受保护的其他一神教信徒),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欧洲犹太人的状况,他们不能放高利贷,甚至不能贩卖赃物,处在被压迫的焦虑状态中。若世界其他地方都采取类似政策,那么我们也就不会面对犹太人问题了…的确,伊斯兰作为一门宗教为世界做出了永恒的贡献:它消除了犹太人征服阿拉伯的威胁,作为一门纯粹的宗教抑制住了耶和华的可怕教义,在当时为众多民族开辟了通向更高阶文化的道路…
现实政治(Realpolitik)
冯·里尔斯拥护现实政治,提倡以关系和盟约为基础,施行无关种族的外交政策。正是在他撰写的备忘录的影响下,第三帝国在1934、1936以及1937年实行了豁免种族法律对非犹太少数族裔的制约的政策。
战后
冯·里尔斯于1945年逃亡意大利,在那里生活了5年,之后在1950年移居阿根廷,在那里继续自己的政治宣传活动。在这段时间里,他曾为纳粹刊物《道路》(Der Weg,于1947年创办于布宜诺斯艾利斯)撰稿。哈吉穆罕默德·阿明·侯赛尼(Amin al-Husseini)曾因冯·里尔斯对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忠诚而表达过赞扬。之后,他从阿根廷移居埃及。
瑞典记者、作家Elisabeth Åsbrink在其著作《1947:现代之始》(1947: When Now Begins)中探究了瑞典在全欧洲的极右翼背景下依旧保持中立的原因。她在书中描写了瑞典法西斯运动领袖Per Engdahl(1909-1994)。Engdahl曾为从欧洲各地逃窜的纳粹们创立了一条逃生路线。该路线一路穿越德国北部以及丹麦,通向马尔默。纳粹们在马尔默偷渡至瑞典南部各地,之后在哥德堡(Gothenburg)登船去往南美洲。Engdahl声称自己用此方法“拯救”了约4000名纳粹。而得到了Engdahl帮助的人当中就有约翰·冯·里尔斯,他“于1947年抵达马尔默,之后…去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在那里编辑报纸,而该报纸就成了欧洲的纳粹和逃到拉丁美洲的纳粹们之间的通讯频道。冯·里尔斯后来在哈吉阿明·侯赛尼的帮助下来到埃及,并一直与他保持密切联系。最终,为了向恩人致意,冯·里尔斯改宗伊斯兰教,改名为‘Omar Amin’,并成为了埃及总统纳赛尔的‘以色列政治宣传单位’负责人”。冯·里尔斯在埃及受到侯赛尼热情欢迎,供职于信息部,先后为两位埃及总统穆罕默德·纳吉布(Mohamed Naguib)、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担当政治顾问。他还是锡安主义研究所所长,负责反以色列政治宣传。对瑞士/德国记者Ahmed Huber来说,冯·里尔斯就是导师般的人物,他与汉堡的穆斯林流亡者建立了关系网,在西德结识了战后新法西斯主义政治要人奥托·恩斯特·雷莫(Otto Ernst Remer)。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