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新时代“人才经”
陈希部长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着眼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再次提醒我们,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是关键。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另一方面,我们已经进入到改革开放深水区,加之几年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蔓延、经济全球动荡和风险因素增多,未来充满着许多未知和挑战。要让中华民族这艘航船行稳致远,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大提高国民素质,在继续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补齐人才匮乏的短板,一方面要从制度入手,要从制度上为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提供保障。当前,有不少人才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不愿意回国就业,更不用说向非常缺乏人才的艰苦地区、基层一线流动;福利待遇缺乏有力保障,也影响着人才流动的动力和热情。对此,就要畅通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渠道,完善编制管理、职称评审、人才招录和柔性流动政策等,着眼于从制度上破解当前人才流动的难题。
当然,既要制度留人,也要事业留人。为更多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搭建广阔平台、营造理想环境,才能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为例,早前村子贫穷落后,村里年轻人看不到奔头,纷纷外出打工。后来,村子发展猕猴桃产业的势头大好,乡村旅游也搞得有声有色,不少年轻人回到家乡,有的做起了导游,有的开起了农家乐,有的经营起合作社,曾经偏远闭塞的小山村涌动着蓬勃活力。十八洞村的改变充分说明,依托本地特有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优势产业等,积极打造事业平台,让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才有可能留住他们的心。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国正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的中国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彩舞台。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提高人才保障水平,就一定能汇聚更多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