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一副春联
查看话题 >追念是质地宁静的动词


这是兄长的墨宝。之前他来信道:“总想打电话多跟你聊聊以排解忧伤,但不过是一堆不痛不痒的习见慰问之语,索性打住。悲伤要在时间的流水里慢慢稀释,我想,你能理解。”
给仰望了数年的高年级同学发的最后一封电邮里写“节哀”,只有我自己知道那两个字的承载。那位去世的伯父,见过三两面,未有交谈,他的经历、品格,是他女儿告诉的。此后一些时刻,比如,路过武成路、黑林铺或讲武堂时,我会短暂忆及那位长辈,年幼失父、发配黔地、家人暌违、屡遭排挤……个人及家庭生活的样貌、变迁皆因时代播弄。他的音容模糊在印象里,他曾为蒙冤友人(同事?)翻山越岭讨正义伸张的事迹,我一直没忘。
儿时,爸爸牵了我远道去办事,为谁谁谁“落实政策”。后来得他评价“才四五岁,就很走得!一路都不消抱!”忽一日,听我提了一句那位伯父遭遇,爸爸惆怅道:“么咋个从前冇听说?不然呢话,至少我能帮他喈搀工作调动到翠湖边三中或者武成路坡头呢二中,挨家近点儿。”
“人家现在当家长了,带娃娃不容易,事情多出好些,你要自觉点儿,莫随便占人家时间嘎!”这也是爸爸的叮嘱。
父亲既好古道热肠、设身处地,我做人再差,也不至于不堪。出于“自觉”,我与高年级同学的联系降了频次。又谢绝过几次他们家邀约同游,一则自己工作生活有安排,二来,人家一家三代五口,享天伦之乐更自在吧。
得知那位伯父际遇,也便理解了他女儿的敏感、自尊、在意,自彼与她说话、做事,又多了些注意。凡她托付,我尽量完成;想他们夫妇焦虑小孩成长,我请妹妹和海外的朋友代为留心有无幼儿生发的良方,请教了其时正在普林斯顿攻读语言治疗的PenPen,尝试通过送给小孩手偶,婉转“引导”她开口分饰角色。
我对高年级同学的景慕始于八九岁时,成人后听过其人家世、身世,我为自己所景慕的她的品质找到了部分来历——其父或其父母的身教、言传,另一关键的由来,当然是她的阅读、学习与思考、选择。我嘴拙木讷,把这认识搁心里,珍视其人。有时她出言不逊,我窃自释怀,因为想到她的成长环境、为那环境所影响的性格。何况,人无完人,我何尝没有表达失当的时候呢?直到——
她应该是不疑自己邂逅了可以惺惺相惜、信任无比的系友、作者、业界先驱吧?
她需要那份笃信。我于是携带自己快三十年的仰望离开。收到她告知其父噩耗的电邮,我恨自己只敲得出“节哀”二字——我认得那位伯父身体不是很好,我相信老人家的年纪还不算太大,我对历史、沧桑、人性并非一无所知,我向来敬佩耿介之人,我能想象随“树欲静而风不止”而来的黯淡、破碎、失魂落魄……我指下的两个字符固然重过一般人比如在微信朋友圈里秒摁下的“节哀”或双手合十emoji,却实在太轻太轻。
哀悼与铭记,默默发生。
关于我自己的父亲,锥心蚀骨的悲恸与歉疚沉寂于心,无从“分享”。没有什么“鼓盆而歌”,肇因永远无可饶恕。
若非兄长频频关切,不会告知爸爸离开的事儿,免得累他凄楚、担心,这凛冬里。他说:“偶尔听你提过,令尊也是你的良师益友……”少扯自己、自家事儿是我们家的庭训,我一向没有太多的“分享”欲,从前交谈里淡淡带过两桩往事,兄长有心,见出我爸爸同子女“亦师亦友”的关系。
兄长擅书法,早早有人拟了“升官发财”的吉言登门请他代书,他自己家的春联却一直没心境拟、写。这个农历除夕日下午,回复他讯息时说我爸爸见2023新春来得早,去年冬至前就布置了拟春联的“作业”,今年用不上了,也许以后推敲、修订过写出来。收读当晚,兄长取出白宣,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