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著名的民主报人一一邹韬奋》陈再明
《一个著名的民主报人一一邹韬奋》陈再明23.1.24
邹韬奋,他是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他更是著名的报人,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和成立“生活书店 " ,团结了一大批进步的作者,出版了数十种进步刊物,以及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1000余种图书。他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人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 邹韬奋,福建永安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取名恩润。父名邹国珍,清末做过浦城盐务局长,母亲浙讧海宁查氏,娘家也是一个大家庭。5岁时,随父亲到福州。当时家中贫苦,常靠领取″施米″贴补生活。这一年,他由父亲在家″发蒙″,读《三字经》。此后,家中又请了一位"西席″老夫子教读″经书″。14岁时,考入福州工业学校读书,初学英文,攻读"经书″和唐诗,作文尤佳,开始看梁启超的文章。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17岁在福州工业学校肆业,转进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附属小学读书。18岁时,升入南洋公学附属中学学习。作文优秀,有多篇收入《南洋公学新国文》铅印本。20岁时,向《申报》副刊《自由谈》和商务印书馆的《学生杂志》投稿。1917年,22岁时,升入南洋公学上院(大学部)电机工程学习。1919年,暂时停学。9月,以工科二年级生,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三年级学习。1921年7月,圣约翰大学毕业,在上海纱市交易所,担任英文秘书。 不久,又在《申报》兼办英文件,还兼任沪江大学讲师。1922年,由黄炎培介绍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担任编辑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5年,创办《生活》周刊,发行达四万份。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生活》周刊,由八万份激增至十二万份。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与胡愈之等人创办《生活日报》,却被国民党政府压迫而作罢。同年,正式成立″生活书店″。《生活》周刊发行量达到十五万五千份,打破了中国杂志发行纪录。 1933年,参加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译《革命文豪高尔基》,受到鲁迅的祝贺。7月,韬奋被迫流亡英国 。 11月,出版《韬奋漫笔》。12月16日,《生活》周刊被国民党政府密令查封。1934年,《新生》周刊在上海出版,由杜重远、艾寒柏主编,销数最多达十万份。韬奋的《萍踪寄语》继续在《新生》发表。7月,韬奋去苏联参观,并写信给高尔基。 1934年9月,韬奋由苏返英,《萍踪寄语》二集出版。1935年,离英到美国旅行,参加美共支部会议。6月,《萍踪寄语》三集出版。7月,向留美友人表示,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离开旧金山回国。11月,在沪创办《大众生活》,在创刊号上发表《我们的灯塔》一文,有″中国大众的唯一生路,是在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一语。《大众生活》一开始銷数即达二十万份。12月,上海各界救国会成立,韬奋任执行委员。 1936年2月,国民党政府封闭《大众生活》。3月,生话书店创办《永生》周刊。6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7月,与沈钧儒、陶行知、章乃器等四人联名,发表″停止内战,抗日救亡″的主张。8月,决定《生活日报》迁往上诲出版,后因不许可而未果。9月,《大众集》与《坦白集》出版。10月19日,鲁迅逝世。11月,韬奋与沈钧儒、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史良、王造时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提出八项主张之一,即立即释放爱国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