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纪行一伊斯坦布尔之游》陈再明
《《土耳其纪行》一伊斯坦布尔之游》陈再明23.1.20
伊斯坦布尔(]stanbul),原名君壬坦丁堡,是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土耳其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旅遊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会。地处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黑诲入口,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交通要冲的现代化城市。 伊斯坦布尔,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湾与马尔马拉诲之间的地岬上,称拜占庭。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将罗马帝国迁都至此,起初称为新罗马,不过很快就以其创建者君士坦丁命名为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首都。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初建时为首都,独立战争期间迁都安卡拉,伊斯坦布尔才成为国际上的正式名称。 伊斯坦布尔,它是一个同时跨越欧亚两大洲的名城。全市分成三个区:位于欧洲的旧城区和贝伊里卢商业区,以及位于亚洲的依斯屈达尔区。伊斯担布尔的老城,建于七座山丘上,这七座山丘在市徽内以七座清真寺代表,每座山上一座。全市风光秀丽、古迹繁多、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不愧是一座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 初到这个城市,第一个印象是人多和酒店多。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市人口竟达1437万人(2015年统计),占土耳其总人口(7769万人)的18.5%。人口密度超过2700人每平方千米。而亚洲部分的依斯屈达尔地区人口,大部分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只有28%的人为本地居民。 该市有成千上万的酒店,服务于度假者和来访的专业人士,其中大部分人是通过安塔利亚机场和海港进入土耳其的旅客,数达5.346.658人(2015年统计)。 伊斯坦布尔现有40多座博物馆、20多座教堂、450多座清真寺。 在古代东方博物馆,展有苏美尔人的头像、巴比伦的瓦器、亚述人的浮雕等,这些都是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和小亚细亚地区各民族史前时期的文物。其中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巨大石棺,是公元前4世纪希腊艺术的杰作。 在考拉教堂,有大量关于圣母、基督和使徒的壁画,是拜占庭艺术的代表作。 在苏莱曼清真寺,雕梁画栋、缕金刻银,有许多奥斯曼时期的艺术珍品。 在市内西岸旧城区里,历代各帝国的时期,遗留下的 石砌古堡、城垣、塔楼、渡槽,随处可見。 伊斯坦布尔著名的景观,包括托普卡珀官、蓝色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考古博物馆、卡里耶博物馆、多尔马巴赫切宫、地下宫殿、博斯普鲁斯大桥、贝莱贝伊宫等。 一,圣索菲亚大教堂 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基督教教堂。它是一个气势宏伟的长方形石头建筑,上面有巨大的穹顶。4座雄伟的拱门,是典型的拜占庭建筑。教堂外布4座宣礼塔。土耳其建国后,把它改为博物馆。后来,据说又改为清真寺,重新向穆斯林开放。 二,蓝色清真寺 就是苏丹艾哈边迈清真寺。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六塔清真寺。由于它的四周墙壁,鑲嵌着两万多块蓝色花瓷砖,故称蓝色清真寺。它展示了奥曼斯建筑艺术和东方建筑艺术的渊源关系。 三,托普卡珀宫 建于1478年。这里收藏着土耳其历史上许多珍贵文物、文献外,还收藏着1.7万件中国瓷器,上至唐宋,下至明清。据说收藏的中国瓷器,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德累斯顿博物馆,为世界笫三位。 四,普鲁斯诲峡大桥 桥长1560米。一桥飞渡欧亚,天堑成通途。这里是欧洲″东方铁路″的终点,又是巴格达铁路的起点。建成于19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