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食记
年终,为长久的念想和偶然的触动所驱使,和老朋友去南京转了几圈,食得不少美味 特录于此。
第一日,午后,老鼓楼汤包

等到在南京冬天温润阳光里收拾妥当,已近两点,可小店里依旧人气满满。点了蟹黄汤包,并不能算大,但可看见隐隐的汤汁在筷子下颤动的质感,好像涌动的馋意。拿小碗放好一个,轻轻咬破。“嘶”,汤汁依然滚烫,给舌头带来鲜美的刺痛与满足。越到后来,汤汁愈冷,因而可一口吞下,也再无汤汁流走之患,只管大口朵颐,有种快要升天的满足感。初次外,点了鸭血粉丝 ,清汤,多料,味极鲜,下水做的很干净,清新的鲜味正好中和一下汤包鲜味里附赠的油腻。
走出大门依旧暖意萦身,雪后的风也只让人觉着清醒,再无寒意。
第一日 ,夜,南京大排档


在城墙根里的老社区里穿行许久,却被导航带进了高楼丛间冷清的综合体。心生怀疑,这种地方会有地道的美味?
从明亮的白炽灯掌控的领域里走入南京大排档暗黄与灯笼的红色笼罩的范围,再无疑虑。一扫冷清之气,数排方桌并立 ,水汽笼罩,人言穿梭。“您几位?”“两位”“好嘞,两全其美(升调)!这边请” 拍拍长褂,领我和朋友坐下,悠然悠然的张罗着,神色间绝无半点忙乱之意。又拍拍长褂,转去别处忙活去了。“三阳开泰”,“五福临门”……诸如此类 大概是指人数罢。瞧着这现代丛林里的小小秘境,觉着自己也已然换上长褂,回到金陵。
菜品极佳。咸水鸭,果然鲜香,有腌制品之咸鲜之味,但胜腌制品于鲜味。腌制品虽美,可总觉少新鲜事物所特有的鲜活,而今咸水鸭,两者均具也。鳝糊,心满意足。也带着新鲜的爽脆感,从糊状的汁里捞出,多是近乎完整一条,并不留骨,只需享受即可。
路灯昏黄 ,城市与历史的关系好像也不再那么重要,只是沉浸在与老友的长谈和路灯陈旧的光里。
第三日 晨 包子铺
住在鸡鸣寺附近,为普通社区包围,楼下餐馆不少。朋友对兰州拉面有种奇怪的情愫 ,不管去哪只要看到(事实上无论在哪都极容易看到)总是想吃一次。第二日的早餐便是如此。
可我那时却看上了兰州拉面馆右边的包子铺。
没座儿,招牌简简单单。不断地来人,骑着电动车,不慌不忙地停好,捏捏刚拉上的口罩上的铁丝,自在而又略带着点匆忙的点餐,离去。一看就知这店地道。
第三日早上,怎么着也得吃一顿。要了一个粉丝包,两个鲜肉包。一边咬着粉丝包,一边往地铁站走去,觉着,不过如此嘛。朋友露出大惊失色的表情,滑稽地惊讶着,给我看了眼他咬开的鲜肉包。嚯,鹌鹑蛋,火腿!
我也大笑,果然不一般。三口两口吃完了粉丝包,吃起鲜肉包。一口下去,还只吃到面和肉,但已鲜美至极。平心而论,面质绝比不上北方的面食,可谁能想到,浸上了一层肉汁的包子皮,怎么能这么好吃?肉馅真是鲜香,以至于并来不及思考,两个包子已下肚 只剩下最后一个鲜肉包的一点点,和一个小小的鹌鹑蛋。从小时起,就最爱吃肉包最后那一口:因为最后才吃到,所以为馅里的汁水浸透最深,甚至那小小的弯曲里还留有肉眼可见的油汁,而这种视觉的满足又被吃下最后一口时的爽快感所加强。
一口下肚,觉得清晨的阳光都开始透出了幸福的香味,只愿沉醉在这种似乎油脂超标的幸福的眩晕快乐中。
-
雀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2-05 1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