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十一我们一起走入中国两大藏区【青海】【甘南】深度考察,探寻魅力青海,寻找天下无贼的美丽!
——中国两大藏区深度考察,探寻魅力青海,寻找天下无贼的美丽!
活动亮点:
1品味西宁小吃,逛商业街,感受西部城市文化
2塔尔寺活佛灌顶加持(如有佛缘)
3参观热贡艺术唐卡制作过程
4观赏黄河母亲河,清真大寺,品味兰州小吃,逛商业街,感受西部城市文化
5拉卜楞寺,欣赏天下无贼的美丽,锅庄晚会,感受藏族文化
6甘南州希望小学义捐,零距离接触希望小学儿童
旅行方式:
本次活动为半自助旅行,不同于以往常规旅游团和纯驴式自助背包客,旅行区别于常规旅游团的走马观花,更没有进店购物等灰色项目,同时避免了纯驴式自助背包客出行时那些让自己头痛的租车、订房、买保险、到处问路等问题。我们本次的半自助旅行中将为所有队员提供交通、当地向导、保险、住宿、民俗体验、专场锅庄晚会等内容,而把行程中的餐饮、当地游览方式、往返交通留给大家,尽量做到参加者自由度最大化!而我们安排的行程中将针对当地人文历史、民俗生活、民族建筑、地方饮食、风光地貌等内容进行深入体验和考察。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安排了塔尔寺活佛为大家摸顶赐福(如有佛缘)、青海湖、拉不楞寺高僧讲解、感受郎木寺安逸生活、希望小学献爱心捐助等特殊的活动。本次的旅行是非常精彩的,相信能让您一直回味。
领队的话:
自大地漫游06年成功组织了多次青海甘南两大藏区半自助旅行后,很多朋友都想再次走进另类藏区,甚至更深层次的探求我国藏族文化的深邃,为了感谢各位朋友一直来对我们活动的关注和支持,再次推出了甘南加青海,两个我国最有特色的藏区进行深度旅行。 我们希望与喜欢大自然,喜欢结交朋友的你,用朋友的心态去出行。放弃所有都市中的繁杂,以一种平和、放松的感觉去过几天旅行中的生活,一同去经历旅行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旅行中的日子。
【出行目的地】青海藏区 、甘肃南部藏族自治州
【北京出发时间】2010年9月28日
【西宁集结时间】2010年9月29日
【兰州散队时间】2010年10月5日
【北京散队时间】2010年10月6日
【活动天数】9天
【活动方式】半自助特色文化旅行
【交通方式】往返火车+全程空调车跟随
【计划人数】男女不限,欢迎全国各地朋友参加!因为当地接待条件有限,参队人数将受到限制。
我们的路线:
西宁集结————塔尔寺——青海湖——热贡唐卡艺术之乡——吾屯寺——隆务寺——拉卜楞寺——郎木寺——尕海——米拉日巴佛阁——兰州散队
日程安排:
D1北京出发
D2西宁集结
D3西宁——塔尔寺——青海湖——西宁
D4西宁——热贡——吾屯寺——隆务寺——同仁
D5同仁——夏河——拉卜楞寺
D6夏河拉卜楞寺——郎木寺
D7郎木寺——尕海——米拉日巴佛阁——土门关希望小学捐助——兰州
D8兰州散队——北京/各地
D9北京散队
备注:西宁集结的朋友请于9月29日务必到达西宁市预定的酒店与领队会合。过时不候!(具体车次航班自行查询) 。
我们的旅行:
第一天 9月28日 北京出发
北京出发的朋友下午时分踏上开往西宁的列车,开始我们藏区的探寻之旅,每次驴友们都担心出来玩大家都不认识,玩不到一起,这点请大家放心,我们会在火车上做一些小游戏,能让大家尽快熟悉起来,来迎接我们的藏区旅行!
本日精彩:火车上的“杀人”游戏、扑克等各种快乐!
第二天 9月29日 西宁集结
今天全国各地的队员到达西宁,到达西宁后去指定的酒店就可以办理入住了,稍加休息后,喜欢回族文化的朋友可以走出酒店自行去参观清真大寺。整个大寺和殿内都显得古朴雅致,庄严肃穆,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还可以品尝到西宁特有的小吃,去有“小吃之王”之称的水井巷里吃手抓肉,羊排,羊肠,肉串。也可以去商业街购物,有人说去西宁有三样东西不可不买,一为“雪山牌”风味牛肉干,以青海新鲜耗牛肉加工而成,口味独特。另外就是羊绒衫,青稞酒。
注:本次活动将统一在西宁的宾馆集结(具体车次航班自行查询) 。请在9月29号当天自行前往西宁预定的酒店集合过时不候。
本日精彩:品味西宁小吃,逛商业街,感受西部城市文化!
第三天9月30日 西宁——塔尔寺——青海湖——西宁
早餐后,驱车前往位于西宁市区西南30多公里的湟中县,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亦是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塔尔寺,同时是黄教六大寺之一(黄教六大寺: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拉萨甘丹寺、泽蚌寺、色拉寺及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我们来到塔尔寺殿前,看!一缕晨光照射在大经堂的金顶之上,反射出的金光灿灿;听晨钟暮鼓,迎着朝阳,渺渺的梵音会把所有人的心灵带入天堂;酥油的香味扑面而来,我们庆幸与神间共享。如果幸运、我们为大家安排了塔尔寺活佛与大家近距离接触(如有佛缘)。中午,我们在湟中县的小县城AA制品尝当地特色藏餐,也可在塔尔寺两公里长的民俗街上购买精致的藏饰。(塔尔寺外的民俗街的商铺的特色是作坊式的店铺,都是由当地藏民纯手工制作的器物,商品特点以法器最为著名)午餐后,我们驱车前往青海湖.金银滩草原上天苍、草绿、牛羊成群,三座神山怀抱中的青海湖,犹如一位美丽的仙女尽情地梳妆着自己,他们的宠儿————神鹰。翱翔于天际,自由、安逸!今晚我们回到西宁入住。今天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国庆前夜。夜晚,我们举起手中的蜡烛,为我们的祖国祝福。
本日精彩:藏传佛教黄教六大寺之一的塔尔寺、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欢度国庆前夜!
第四天 10月1日 西宁——热贡艺术之乡——吾屯寺——隆务寺——同仁
清晨我们从西宁出发,中午抵达青海黄南州隆务镇——热贡艺术之乡,下午进入黄南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隆务寺,始建于1301年,已有709年的历史,寺院建筑为藏汉合壁式,飞檐斗拱,金碧辉煌。 热贡,是藏语对青海省同仁县一带的称谓,意为“金色的山谷”。热贡地区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热贡艺术”的发源地,盛产唐卡、堆绣、佛塑和宗教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坐落在隆务河中游河谷地带的同仁县吾屯、年都乎、郭麻日、尕赛日等几个村。热贡地区,村寨各户的男孩子从小都要被送到寺院为僧,学经学艺,从画布加工、颜料研制、调和泥巴等粗活干起,继而再学《造像量度经》,才能成为师傅的助手,起稿做画……前后学习至少要达到10年以上,方可独立从艺。虔诚的信仰和技艺的苦练,成就了一代代精诚坚毅的热贡艺人,也给寺院和家庭带来荣誉。我们此行将进入村里探访这些民间艺人。
本日精彩:热贡艺术,隆务寺,吾屯寺,唐卡制作过程。
第五天10月2日 同仁——夏河——拉卜楞寺
一大早,我们迎着晨光,离开同仁县,赶往夏河进入甘南藏区,去探寻六大寺之一的拉卜楞寺。中午时分,我们到达甘南藏区主寺黄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有着藏传佛教最大的经学院,最著名的是它的医学院,其中洁白丸是几百年传承下来的藏药精华。拉卜楞寺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走廊,全长七华里,整个转下来需要2个小时的时间。转经时我们会看到满面沧桑的藏民,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重复着他们的朝圣之路。在拉卜楞外面的长街上,布满了售卖藏品的商铺(特点:藏货齐全,以藏族精美的纯银、藏银饰品和其它藏族饰品最为著名),二楼一般都是最有特色的藏餐吧。(建议品尝拉卜楞寺特制藏酸奶、糌粑、藏包子、牦牛肉、青稞酒等),随着夕阳洒满整个桑科草原,我们入住宾馆。(虽是住标间,但是到了藏族牧区住宿条件要差一点)如果天气良好,我们会请桑科草原上的藏民和我们共同举办一场锅庄晚会,那时我们顶着灿烂星空,映着篝火的光辉,和藏族美女帅哥们一起欢歌热舞!
本日精彩:领略甘南主寺,品尝特色藏区饮食,自行选购精美藏饰,锅庄晚会
第六天 10月3日 夏河拉卜楞寺——郎木寺
早饭后,从夏河赶往郎木寺,这时是甘南草原最美的季节,中午我们到达号称“东方小瑞士”的郎木寺,我们进入郎木寺小镇,首先看到的是这个位于甘、川、青三省交界处的小镇街景,观山中坝子袅袅炊烟,跨过白龙江上游第一桥。我们可以看到两江源头分别从四川和甘肃境内流出,在桥边合成一股,不远处的标志就是一脚跨两省的界碑。缓缓上坡,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个号称“东方小瑞士”的郎木寺。我们在朗木寺山坡之上可以观看到整个郎木镇的全景。东面仿佛是美国大峡谷地貌的平顶山峦,北面一层层独立建筑构成的寺庙,庙后的山上是暗绿色的松柏——这就是四川格尔底寺。再往上的山顶就是天葬台了,南面的村落属四川管辖,村落里既有日月标志的清真寺也有佛教的郎木下院。在村子东南的山冈上曾经有一座天主教堂。郎木寺就因为外国传教士回国后写的文章而驰名国际,据介绍每年来这里的外国人超过来这里的中国人。至今当年外国人留下的混血后代还生活在这里……从郎木寺出来,可自行看看郎木寺的民族市场,自行选购些纪念品。夜幕降临,我们一起坐在街边的藏式餐吧中,喝着“黄河”啤酒,随意的侃谈,让我们的心灵在这个“东方小瑞士”中游荡!
备注:当晚我们就住在郎木寺小镇。(普通三人间,没有独立卫生间,不能洗澡)
本日精彩:甘南大草原的美丽,郎木寺及天葬台,郎木寺小镇小资天堂。
第七天 10月4日 郎木寺——尕海——米拉日巴佛阁——土门关希望小学——兰州
早上让清晨第一缕阳光沁入我们的心扉,离别郎木寺的小资生活,我们驱车赶往兰州,途中会有一片蔚蓝色的海洋,这就是尕海。尕海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处女湖,她静静的睡在甘南草原中,海拔3000米左右,湖边满眼的棕黄色的草地,我们停下车尽情合影留念!途经合作市,出现了一座华丽的九层阁楼————米拉日巴佛阁,这座佛阁在藏区是唯一的一座,华丽的红色外墙,墙头座座白塔均能显出安多藏区佛教建筑的经典。游览后我们继续前行,行至土门关希望小学,进行爱心捐助(土门关小学有60多位学生,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无父无母,后被僧人收养。教他们读书的老师都是寺庙里的僧人。在前几次爱心捐赠的活动当中,我们问到一些学生,你们可以提出一些要求,他们用纯洁的眼神望着我们,半天无语,突然他们说出我想要个书包。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神,感受他们稚嫩的心灵,触动了我们久违的善良。多么简单的要求——一个书包,只是想包裹好他们的书本。只是这么简单的要求。当我们捐书捐物之后,捧着老师们敬献的哈达,这里面包含着60多位学生对于明天的希望!)。下午,我们驱车赶往兰州,大约21:00左右到达兰州。晚上入住兰州的宾馆。
本日精彩:尕海的秀丽,经典的佛阁,土门关希望小学爱心捐赠,兰州夜景,兰州特色小吃
备注:本日从郎木寺回兰州路程较长,到达兰州时间较晚,因为时间不好控制,所以不建议队员本日回程。
第八天 10月5日 兰州散队——北京/各地
兰州散队。如果大家时间富裕的话,可以自行组队参观炳灵寺石窟等兰州附近的名胜古迹或在上午在兰州大家可以自由购买回族、藏族的手工艺品银器、药材、食品、佛教工艺品,参照价格为内地1/3或1/4。请外地的队员提前确定好自己的航班或者火车,在游玩的时候千万不要耽误了返乡的时间。下午北京的队员登上火车,与其他地区的队员分别,期待下次再见!
本日精彩:逛兰州,吃小吃,买土特产。
第九天10月6日 北京散队
抵达北京结束我们此次旅行,从这一刻起,我们又多了对下次团聚的期待。Bye,再见不会太远!!
关于土门关希望小学,关于我们的义捐!
土门关希望小学位于甘肃甘南土门关,这里有60多个孩子,有的没有父母,有的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家里贫穷而上不起学。每次带着队员到这里我不禁心里很难受,那有个华而凡老师,当地的僧人,也是我认识的朋友,他出家仅30年,在学校教汉语,听他说最近几年这儿来了一些游客,有的朋友和一些企业给他们这捐过点钱,就这样一点点攒起来,刚翻修的学校,以前房子很破,还漏雨,冬天又很冷。听他的口气,觉得现在比原来真的好很多,在我们这些外地来的旅游者看来,这里依然贫穷落后,依然艰苦。今年8月我们又来到这里,因为之前号召队员可以带些文具什么的,所以我们这帮朋友有备而来,总算尽了点心力,也希望这些照片能感染教育我们……也希望这回甘南队的朋友们能够献出一片爱心去和我们一起关爱一下当地的孩子们——关爱一下藏区的“明天”!希望更多的朋友们能够把爱心奉献!甘南的神山感谢你们!甘南的孩子们感谢你们!所有善良的人们都会感谢你们!
青海+甘南部分景点介绍
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像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像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驄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青海湖以盛产湟鱼而闻名,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较为著名。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海心山又称龙驹岛,面积约1平方公里。岛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著名的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内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积只有0.5平方公里,春夏季节却栖息着10万多只候鸟。为了保护岛上的鸟类资源,这里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鸟类研究和保护工作。
青海湖岸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对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有着良好的条件。早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就是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青海湖一带所产的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出名,当时被称为“秦马”。古代名著《诗经》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以后,隋唐时代,这里产的马经过与“乌孙马”、“血汗马”交配改良,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良马。它不仅以神骏善驰而驰名,而且以能征惯战而著称。
塔尔寺
闻名遐迩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一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佛教艺术宝库。塔尔寺中的壁画、堆绣、酥油花被誉为艺术“三绝”,因神秘之灵气,艺术之荟萃而享誉海内外。当地有句俚语:到了青海,不去塔尔寺是遗憾;去了塔尔寺,不看“三绝”更遗憾!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坐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字、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余亩。该寺依山就势,错落而建。其中以八个塔、大金瓦殿、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等最为著名。塔尔寺诸佛殿装饰的堆绣、壁画和酥油花,被人们称为艺术“三绝”,其中尤以酥油花最为有名。
塔尔寺建筑藏语称“衮本贤巴林”, 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它坐落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据省会西宁市26公里,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也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祈年殿(花寺),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超然神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 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游人如潮。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该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制碑书汉藏两种文字,并存于寺内。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国家多次拨款修缮,使古寺面貌焕然一新。现在的塔尔寺已成蜚声国内外的藏传佛教圣地和旅游的名胜古刹。
塔尔寺三绝 塔尔寺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艺术三绝”,到了青海,不去塔尔寺是遗憾;去了塔尔寺,不看“三绝”更遗憾!
壁画
壁画是各殿宇墙壁上的绘画。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壁画颜料采用石质矿物,色彩鲜艳,经久不变。壁画属喇嘛教宗教画系,与汉画有些不同,具有浓郁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大多取材于佛经黄教诸密乘经典。画面情节属黄教内容,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整幅画面构思巧妙,布置适然,色调和谐,精巧细腻,层次分明,千资百态,栩栩如生。
酥油花
酥油花就是用酥油(手工制成的黄油)跳板各色颜料而制成的油塑艺术品.相传酥油花源于西藏.唐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结亲时,曾从长安带去一尊佛像供奉在拉萨大昭寺内.严寒的冬季,无鲜花献佛,信徒们为了表示敬意,就用酥油制成花,供奉于佛像前。从此相沿成了藏族人民的习俗。1594年,酥油花传到了塔尔寺,经该寺艺僧苦心钻研,使其在题材和工艺上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塔尔寺独有的一种高超的油塑艺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灯节时,艺僧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在寺内展出,成为一年一度的寺内盛会。数以万计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和中外游人,面对美妙绚烂的酥油花,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堆绣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品种之一。它用各色的绸缎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由于中间突起,有明显的立体感。本寺大经堂内悬挂有“十八罗汉”等堆绣艺术产品。堆绣包括刺绣和剪堆两种,其内容题材大多来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制作精细,图案别致,形象生动,繁复奇绝,是本寺独创的传统艺术,是僧侣艺术的杰作,为美术界称道。
热贡
热贡,是藏语对青海省同仁县一带的称谓,意为“金色的山谷”。热贡地区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热贡艺术”的发源地,盛产唐卡、堆绣、佛塑和宗教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坐落在隆务河中游河谷地带的同仁县吾屯、年都乎、郭麻日、尕赛日等几个村,为热贡艺术的主要发祥地。这里家家从艺、户户高手,所有的成年男人都会做佛画、塑佛像。这些艺人的唐卡、壁画、堆绣和佛塑,热销青、藏、甘、川等藏区的大小寺院及民间并远销海内外,而且基本都是订单活,供不应求。
热贡的佛画、佛塑量度精准、色彩鲜丽、繁简得宜、气韵高雅,不仅是庄重高雅的佛教参拜尊物,而且是名副其实的精美艺术品。热贡艺术艺人最集中的地方是吾屯,分上下吾屯两个村,一东一西隔公路而居。这两个藏族部落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卖唐卡佛画和佛塑作品,一般的唐卡售价两三千元,大幅的万元以至数万元,每家每年的卖画收入至少四五万元甚至更多。走进村子,你很少能见到闲人,家家都在关门做画,分分秒秒在这里都显得珍贵。这两个村子各有一座寺院,都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久远,珍藏丰富,寺院的僧人大都是技艺高明的画师和雕塑师。 热贡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与藏传佛教的兴衰直接相关。宗教的弘兴带来了寺庙建筑的更快发展和宗教艺术的勃兴。随着隆务寺等一批寺院的陆续建立,热贡佛画艺术吸收汉地宗教艺术、印度佛教艺术及当地民间艺术一些特点,很快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热贡艺术是以绘画为主,包括彩塑、建筑装饰、木雕、木刻、堆绣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艺术。藏画的主要形式是唐卡(卷轴布画)和壁画,题材有本生图(表现佛祖前世多次转生的故事)、佛传、史话、民俗风情和建筑装饰等。
唐卡是热贡艺术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最受藏族群众喜爱的品种。它采用立幅、较小,造型、设色、勾勒和用金上都十分精微细致,因用材和工艺不同,又分为绘画、堆绣和刺绣3种,但一般所称唐卡,多指绘画。热贡绘画唐卡,分为彩唐、黑唐和金唐3种。热贡唐卡构图饱满,少有空白,取景布局为鸟瞰全局的透视法,视野广阔,设色艳丽奔放,大量使用对比色,而大量用纯金点勾尤为热贡唐卡的独有特色。
甘南必看的部分风景:
郎木寺:
(此地是目前藏族地区已知的唯一可参观天葬的地方) 郎木寺位于洮河源头南部、白龙江发源地,甘、青、川三省接壤地带。此地被称为莲花生大师降伏妖魔之地,今辖于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创建于公元1748年。其创始人即第一任赤哇嘉参格桑,公元1747年,年届七十岁的他应家乡人民再三请求,经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允准返回故里弘扬佛法,即创建了郎木寺院。之后,郎木寺历世活佛继承弘扬第一世赛赤活佛的弘法大愿,个个致力佛性修炼,学问通达,业绩显赫,在整个藏区乃至世界佛教界影响深远。郎木寺经过历世活佛的创 建、扩建,现有闻思学院、续部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印经院。寺院的佛塔主要有第一世活佛的肉身灵塔,据说该灵体的头发、指甲如新生长的一般;有以数万两黄金、白银和松耳石、珍珠等制作的历世其他活佛的灵塔,以及70亲座大小不一、制作各异的佛。郎木寺辖有十座届寺和两座静修院,前后有七十任赤哇,1958年时僧人多达500余名,是安多地区闻名的大寺院之一。郎木寺原名“达仓郎木”,藏语意为虎穴仙女。因该地有一石洞,洞中站立一尊婀娜如人形的钟乳石,其名由此而得。相传是莲花生大师来此降妖驯服猛虎,并教化佛法,使猛虎成为善良的仙女化身。而今虎穴依旧,“郎木”身上搭满各色哈达,恰如仙女身着衣裙翩翩起舞。在郎木寺西侧一高耸石壁上,有一巨型手印,传说,从前石壁有一洞口,与大海相通,海水喷涌不止,村寨成为汪洋。一日来一高僧,见此情景上前猛击一掌,洞口便被封住,从此滴水不漏。如今,那一米见方的掌印历经悠悠岁月依然清晰可见。有山水洞壁为证,这一方风光宝地,更显神秘空灵。郎木寺处地空灵,山水相依,景色十分秀美。寺前山色,形似僧帽,寺东红色砂砾岩壁高峙,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群和错落有致的塔板民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古柏苍松间,还有白龙江的源头泛着波光在月夜轻歌……多年以来,这里一直是海外游客尤其是西欧国家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国内游客反而少有人至。
拉卜楞寺:
坐落在夏河县城以西的大夏河之滨的拉卜楞寺。该寺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于1710年,经历代嘉木样的兴修、扩建,现已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黃教)六大宗主寺之一。该寺以其规模雄伟,收藏丰厚,历史悠久,憎人众多,而驰名中外,1982年该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卜楞寺占地1234亩,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有6座经堂,84座佛殿,31座藏式楼房,30院佛宫,500余间经轮房,千余间僧舍。其建筑风格独特,艺术精湛,堪称藏族建筑之荟萃。拉卜楞寺内藏有各类经卷6万余册,除佛经,还有大量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图书,大凡有关藏族历、文学、哲学、语言学、修辞学、医药学,以及天文历算、大小因明、工艺美术、冶炼铸造等知识的图书,应有尽有,其中不乏珍本、孤本、绝本,是一个浩瀚的知识宝库,也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财富。拉卜楞寺设有显宗闻思学院、密宗续部下院、续部院、喜金刚学院、时轮金刚学院,医学院等六大学院,为世界最大的喇嘛教学府,其严格的入学、教学、考试和毕业制度为藏区培养出了大量宗教人才。拉卜楞寺有各种各样大小不一形态独特的金箔、玉石、象牙、珍木所造的佛塔,以及各种制作精巧细腻、姿态逼真的佛像,大的高达十几米,重达数吨;小的只有两三厘米,轻不过二三两。还有悬挂在室内墙壁、方柱上的唐卡画、堆绣和彩绘,其工艺之精美,构思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拉卜楞寺终年香火旺盛,朝拜者络绎不绝,尤其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四至十七日,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五日大法会以及正月十三和七月初八日的晒佛辩经活动期间,更是人声鼎沸,传教群众和僧侣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此,参与和观看各种法会法舞,古老的藏戏和南木特剧,色彩绚丽的酥油花。而那些不远千万里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和藏文化学者、研究人员便会沉浸在一片独特的藏族宗教文化的浓重氛围之中,尽情领略。
尕海
在碌曲县境内海拔三千四百米的尕海草原上,在空旷的天宇下静静地躺着一个碧波荡漾的湖泊,她就是尕海湖。尕海湖为甘南州第一大淡水湖,丰水季节湖面宽一万多亩,枯水季节为七千多亩,水最深处约五米。湖四周为优良的天然牧场,河流纵横,植被良好。有各种珍禽异鸟栖息于湖畔。
藏族人常说:“懂得空灵,雪峰便属于你;懂得静谧,湖泊便属于你。”在甘南大地的万千物象中,高原湖泊称得上是闪烁的亮点,是灿烂的华彩。位于碌曲县境内的尕海湖,面积3.5平方公里,海拔3500米,是甘肃省第一大高原淡水湖。湖面呈椭圆形的尕海,在茫茫草原的围抱中,显得格外秀丽清纯。天远岁长,她曾为多少来自皑皑雪山的朝圣者洗去过风尘疲惫,又曾为多少走向草原深处的牧羊人捧出了生命活泉。其实,尕海对于世间万物众生都是一样的慷慨。每每冰融雪化,大地回春,总有一群群黑颈鹤、天鹅、绿翅鸭等珍禽北徒在湖中。难怪有人把这时候的尕海比作“候鸟的王国”。待到暖阳熠熠春风拂过,放眼尕海,水也清清草也清清,满湖碧波漾;鸟也依依人也依依,遍地黄花涌,如诗也如画。如今,尕海湖已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那自然天成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远方的朋友。
与尕海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还有碌曲县境内的则岔石林,它是造山运动上升,经流水风雨侵蚀而形成的硅灰岩景观,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上惟一一片大面积存在的天然石林。在全长22公里、面积2万公顷的石林景区里,奇峰异石傲然屹立,神秘的组合,奇绝的造型,向游人讲述着古老的历史与传说。其中的“峡壁蹄印”、“青天一线”等许多景点,都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主人公格萨尔东征西伐,驰骋疆场的不凡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置身石林,古生物学的奥秘和英雄史诗的神奇弥漫其间,亦真亦幻,把偌大的空间熏染得如同一本多彩的神话、一本厚重的史书,留给万千游人去赏、去品。
米拉日巴佛阁
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是全藏区唯一的一座供奉藏传佛教各派宗师的高层建筑名刹,始建于清乾四十二年(公元 1777 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建筑总面积 4028 平方米,高 40 余米,共九层。佛阁内供奉有各类佛像一千二百七十多尊,建筑造型独特,融藏族堡式建筑与佛阁式建筑特色为一体,外观雄浑壮观。楼内壁画琳琅满目,与彩绘、唐卡、塑像浑然一体,颇具宗教神秘的色彩;走廊楼梯盘旋直达楼顶,一至九层佛殿供奉的佛像有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并先后形成了宁玛派、萨迦派、葛举派、葛丹派、格鲁派等诸多教派,有以喜金刚为主的密乘四部的众多本尊佛像;还有佛、菩萨、护法、财神等佛像二百一十五尊。整个佛阁的佛像总数为一千二百七十二尊。米拉日巴佛阁的僧侣们每年还要举行各类佛事活动。从后藏扎什伦布寺习而来的宗教法舞蹈形象或兽、或鬼或神,或善或恶,服装奇特、面具繁多,法号锣鼓激越,震颤人心。
青海、甘南旅行提示:
一.着装提示
进入藏区,白天的气温会是在二十几度左右,如果遇到下雨的天气白天气温会降到十度以下,夜间气温也会降到零度以下.大家要携带的衣物应该以轻便、防风、保暖、体积小的衣物为主,尽量带一些可以重叠穿着的服装。不要带厚重且不防风的衣物。
所带衣物如:长袖T恤、棉布或牛仔布衬衫、冲锋衣、抓绒衣、单夹克、雨衣!大家不要忘记带上薄的手套和帽子以备不时之需,还要多带几双袜子方便换洗(最好是线的、棉的,吸汗且不磨脚)。
二.饮食提示
在藏区饮食以牛羊肉食为主,蔬菜少且贵,做好思想及胃口的准备。大家可以在西宁自行购买些水果带在身边以便于食用。藏区比较干燥,为增强抵抗力应加强蔬菜水果摄入,切 忌无节制地食用羊肉,一旦上火,将影响体力和健康水平。由于当地蔬菜水果出产不多,建议携带合成维生素,特别是VC。在藏区主要的特色食品有牦牛肉,青稞酒,糌粑,藏包子,血肠等。大部分都是油腻的食品,藏区的酥油茶具有调节肠胃,减轻高原反应的功效,建议适当饮用。藏区的青梨酒、互助酒、青稞酒颇为醉人,饮酒以自己平日普通白酒酒量的三分之一为宜,以免产生高原反应。
三.健康提示
此次活动我方会为大家准备一些常用的感冒、肠胃、晕车及一些简单的外伤药,不会为大家提供消炎类和处方药品。请大家自行携带平时服用的药品及预计会用到的处方药和消炎类药品。
四.住宿提示
由于进入藏区后条件有限,在郎木寺是3人的普间,没有办法洗澡。甘南藏区未完全开发,所以当地能够保持原生态,但是相对的接待条件也是十分有限,我们会尽力抢订比较好的房间,希望大家谅解。全程请自带洗漱用具!
五.友情提示
1.因为藏区晚上光线不是很好,准备一支电筒会感到很方便;
2.大家应准备一个随身携带的小包或腰包,以便装一些贵重物品,全程住宿期间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贵重财物,不要放在酒店里,出入酒店请锁好房门,避免旅途中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影响到您的旅途心情。
3.大家应带足够的电池、充电器、胶卷或数码伴侣。相信沿途的美景一定会扼杀不少的胶片。
4.由于藏区属于高原地带,日照比较强烈。爱美的人士一定要做好防晒准备,以免旅行前后判若两人(防晒霜尽量用高倍的)。
5.晴天紫外线很强,为了保护好眼睛,请携带一副墨镜。
6.本次旅行在路上的时间会比较长,请大家在出行前,买好零食,会有在车上用餐的时候。
7.在当地购买的刀具一般不能带上任何交通工具,可以为邮寄和国内快运。
8.这次活动在希望小学举行献爱心的捐赠活动,请参队队员自行准备些铅笔、橡皮、书本或其它物品。
六、禁忌提示
1.在藏民家做客,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主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2.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3.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4.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5.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喝必须要喝净,否则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6.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7.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顺时针绕行。
8.不得跨越法器,火塘。
9.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10.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11.在藏区偶见身挂红、黄、绿布标的牛羊徜徉于郊野,可不要随意驱赶、伤害,那是藏民敬神祭品。
12.未经同意不可入庙,入庙后不可吸烟。庙内物品观看无妨,惟不可擅自触摸佛像、经书。不可以逆时针方向行进。所有藏传寺庙内禁止拍照摄像。
13.步入藏民的帐篷、居室,不可用脚踩门槛,也不可在他人面前吐痰。
14.藏区的天葬不欢迎观看,如果拍照或摄影更是会惹来大麻烦,因此必须得到家属许可后才能观看,但是尽量不要拍照。
![]() |
活动亮点:
1品味西宁小吃,逛商业街,感受西部城市文化
2塔尔寺活佛灌顶加持(如有佛缘)
3参观热贡艺术唐卡制作过程
4观赏黄河母亲河,清真大寺,品味兰州小吃,逛商业街,感受西部城市文化
5拉卜楞寺,欣赏天下无贼的美丽,锅庄晚会,感受藏族文化
6甘南州希望小学义捐,零距离接触希望小学儿童
![]() |
旅行方式:
本次活动为半自助旅行,不同于以往常规旅游团和纯驴式自助背包客,旅行区别于常规旅游团的走马观花,更没有进店购物等灰色项目,同时避免了纯驴式自助背包客出行时那些让自己头痛的租车、订房、买保险、到处问路等问题。我们本次的半自助旅行中将为所有队员提供交通、当地向导、保险、住宿、民俗体验、专场锅庄晚会等内容,而把行程中的餐饮、当地游览方式、往返交通留给大家,尽量做到参加者自由度最大化!而我们安排的行程中将针对当地人文历史、民俗生活、民族建筑、地方饮食、风光地貌等内容进行深入体验和考察。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安排了塔尔寺活佛为大家摸顶赐福(如有佛缘)、青海湖、拉不楞寺高僧讲解、感受郎木寺安逸生活、希望小学献爱心捐助等特殊的活动。本次的旅行是非常精彩的,相信能让您一直回味。
![]() |
领队的话:
自大地漫游06年成功组织了多次青海甘南两大藏区半自助旅行后,很多朋友都想再次走进另类藏区,甚至更深层次的探求我国藏族文化的深邃,为了感谢各位朋友一直来对我们活动的关注和支持,再次推出了甘南加青海,两个我国最有特色的藏区进行深度旅行。 我们希望与喜欢大自然,喜欢结交朋友的你,用朋友的心态去出行。放弃所有都市中的繁杂,以一种平和、放松的感觉去过几天旅行中的生活,一同去经历旅行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旅行中的日子。
![]() |
【出行目的地】青海藏区 、甘肃南部藏族自治州
【北京出发时间】2010年9月28日
【西宁集结时间】2010年9月29日
【兰州散队时间】2010年10月5日
【北京散队时间】2010年10月6日
【活动天数】9天
【活动方式】半自助特色文化旅行
【交通方式】往返火车+全程空调车跟随
【计划人数】男女不限,欢迎全国各地朋友参加!因为当地接待条件有限,参队人数将受到限制。
我们的路线:
西宁集结————塔尔寺——青海湖——热贡唐卡艺术之乡——吾屯寺——隆务寺——拉卜楞寺——郎木寺——尕海——米拉日巴佛阁——兰州散队
日程安排:
D1北京出发
D2西宁集结
D3西宁——塔尔寺——青海湖——西宁
D4西宁——热贡——吾屯寺——隆务寺——同仁
D5同仁——夏河——拉卜楞寺
D6夏河拉卜楞寺——郎木寺
D7郎木寺——尕海——米拉日巴佛阁——土门关希望小学捐助——兰州
D8兰州散队——北京/各地
D9北京散队
备注:西宁集结的朋友请于9月29日务必到达西宁市预定的酒店与领队会合。过时不候!(具体车次航班自行查询) 。
![]() |
我们的旅行:
第一天 9月28日 北京出发
北京出发的朋友下午时分踏上开往西宁的列车,开始我们藏区的探寻之旅,每次驴友们都担心出来玩大家都不认识,玩不到一起,这点请大家放心,我们会在火车上做一些小游戏,能让大家尽快熟悉起来,来迎接我们的藏区旅行!
本日精彩:火车上的“杀人”游戏、扑克等各种快乐!
![]() |
第二天 9月29日 西宁集结
今天全国各地的队员到达西宁,到达西宁后去指定的酒店就可以办理入住了,稍加休息后,喜欢回族文化的朋友可以走出酒店自行去参观清真大寺。整个大寺和殿内都显得古朴雅致,庄严肃穆,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还可以品尝到西宁特有的小吃,去有“小吃之王”之称的水井巷里吃手抓肉,羊排,羊肠,肉串。也可以去商业街购物,有人说去西宁有三样东西不可不买,一为“雪山牌”风味牛肉干,以青海新鲜耗牛肉加工而成,口味独特。另外就是羊绒衫,青稞酒。
注:本次活动将统一在西宁的宾馆集结(具体车次航班自行查询) 。请在9月29号当天自行前往西宁预定的酒店集合过时不候。
本日精彩:品味西宁小吃,逛商业街,感受西部城市文化!
![]() |
第三天9月30日 西宁——塔尔寺——青海湖——西宁
早餐后,驱车前往位于西宁市区西南30多公里的湟中县,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亦是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塔尔寺,同时是黄教六大寺之一(黄教六大寺: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拉萨甘丹寺、泽蚌寺、色拉寺及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我们来到塔尔寺殿前,看!一缕晨光照射在大经堂的金顶之上,反射出的金光灿灿;听晨钟暮鼓,迎着朝阳,渺渺的梵音会把所有人的心灵带入天堂;酥油的香味扑面而来,我们庆幸与神间共享。如果幸运、我们为大家安排了塔尔寺活佛与大家近距离接触(如有佛缘)。中午,我们在湟中县的小县城AA制品尝当地特色藏餐,也可在塔尔寺两公里长的民俗街上购买精致的藏饰。(塔尔寺外的民俗街的商铺的特色是作坊式的店铺,都是由当地藏民纯手工制作的器物,商品特点以法器最为著名)午餐后,我们驱车前往青海湖.金银滩草原上天苍、草绿、牛羊成群,三座神山怀抱中的青海湖,犹如一位美丽的仙女尽情地梳妆着自己,他们的宠儿————神鹰。翱翔于天际,自由、安逸!今晚我们回到西宁入住。今天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国庆前夜。夜晚,我们举起手中的蜡烛,为我们的祖国祝福。
本日精彩:藏传佛教黄教六大寺之一的塔尔寺、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欢度国庆前夜!
![]() |
第四天 10月1日 西宁——热贡艺术之乡——吾屯寺——隆务寺——同仁
清晨我们从西宁出发,中午抵达青海黄南州隆务镇——热贡艺术之乡,下午进入黄南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隆务寺,始建于1301年,已有709年的历史,寺院建筑为藏汉合壁式,飞檐斗拱,金碧辉煌。 热贡,是藏语对青海省同仁县一带的称谓,意为“金色的山谷”。热贡地区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热贡艺术”的发源地,盛产唐卡、堆绣、佛塑和宗教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坐落在隆务河中游河谷地带的同仁县吾屯、年都乎、郭麻日、尕赛日等几个村。热贡地区,村寨各户的男孩子从小都要被送到寺院为僧,学经学艺,从画布加工、颜料研制、调和泥巴等粗活干起,继而再学《造像量度经》,才能成为师傅的助手,起稿做画……前后学习至少要达到10年以上,方可独立从艺。虔诚的信仰和技艺的苦练,成就了一代代精诚坚毅的热贡艺人,也给寺院和家庭带来荣誉。我们此行将进入村里探访这些民间艺人。
本日精彩:热贡艺术,隆务寺,吾屯寺,唐卡制作过程。
![]() |
第五天10月2日 同仁——夏河——拉卜楞寺
一大早,我们迎着晨光,离开同仁县,赶往夏河进入甘南藏区,去探寻六大寺之一的拉卜楞寺。中午时分,我们到达甘南藏区主寺黄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有着藏传佛教最大的经学院,最著名的是它的医学院,其中洁白丸是几百年传承下来的藏药精华。拉卜楞寺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走廊,全长七华里,整个转下来需要2个小时的时间。转经时我们会看到满面沧桑的藏民,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重复着他们的朝圣之路。在拉卜楞外面的长街上,布满了售卖藏品的商铺(特点:藏货齐全,以藏族精美的纯银、藏银饰品和其它藏族饰品最为著名),二楼一般都是最有特色的藏餐吧。(建议品尝拉卜楞寺特制藏酸奶、糌粑、藏包子、牦牛肉、青稞酒等),随着夕阳洒满整个桑科草原,我们入住宾馆。(虽是住标间,但是到了藏族牧区住宿条件要差一点)如果天气良好,我们会请桑科草原上的藏民和我们共同举办一场锅庄晚会,那时我们顶着灿烂星空,映着篝火的光辉,和藏族美女帅哥们一起欢歌热舞!
本日精彩:领略甘南主寺,品尝特色藏区饮食,自行选购精美藏饰,锅庄晚会
![]() |
第六天 10月3日 夏河拉卜楞寺——郎木寺
早饭后,从夏河赶往郎木寺,这时是甘南草原最美的季节,中午我们到达号称“东方小瑞士”的郎木寺,我们进入郎木寺小镇,首先看到的是这个位于甘、川、青三省交界处的小镇街景,观山中坝子袅袅炊烟,跨过白龙江上游第一桥。我们可以看到两江源头分别从四川和甘肃境内流出,在桥边合成一股,不远处的标志就是一脚跨两省的界碑。缓缓上坡,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个号称“东方小瑞士”的郎木寺。我们在朗木寺山坡之上可以观看到整个郎木镇的全景。东面仿佛是美国大峡谷地貌的平顶山峦,北面一层层独立建筑构成的寺庙,庙后的山上是暗绿色的松柏——这就是四川格尔底寺。再往上的山顶就是天葬台了,南面的村落属四川管辖,村落里既有日月标志的清真寺也有佛教的郎木下院。在村子东南的山冈上曾经有一座天主教堂。郎木寺就因为外国传教士回国后写的文章而驰名国际,据介绍每年来这里的外国人超过来这里的中国人。至今当年外国人留下的混血后代还生活在这里……从郎木寺出来,可自行看看郎木寺的民族市场,自行选购些纪念品。夜幕降临,我们一起坐在街边的藏式餐吧中,喝着“黄河”啤酒,随意的侃谈,让我们的心灵在这个“东方小瑞士”中游荡!
备注:当晚我们就住在郎木寺小镇。(普通三人间,没有独立卫生间,不能洗澡)
本日精彩:甘南大草原的美丽,郎木寺及天葬台,郎木寺小镇小资天堂。
![]() |
第七天 10月4日 郎木寺——尕海——米拉日巴佛阁——土门关希望小学——兰州
早上让清晨第一缕阳光沁入我们的心扉,离别郎木寺的小资生活,我们驱车赶往兰州,途中会有一片蔚蓝色的海洋,这就是尕海。尕海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处女湖,她静静的睡在甘南草原中,海拔3000米左右,湖边满眼的棕黄色的草地,我们停下车尽情合影留念!途经合作市,出现了一座华丽的九层阁楼————米拉日巴佛阁,这座佛阁在藏区是唯一的一座,华丽的红色外墙,墙头座座白塔均能显出安多藏区佛教建筑的经典。游览后我们继续前行,行至土门关希望小学,进行爱心捐助(土门关小学有60多位学生,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无父无母,后被僧人收养。教他们读书的老师都是寺庙里的僧人。在前几次爱心捐赠的活动当中,我们问到一些学生,你们可以提出一些要求,他们用纯洁的眼神望着我们,半天无语,突然他们说出我想要个书包。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神,感受他们稚嫩的心灵,触动了我们久违的善良。多么简单的要求——一个书包,只是想包裹好他们的书本。只是这么简单的要求。当我们捐书捐物之后,捧着老师们敬献的哈达,这里面包含着60多位学生对于明天的希望!)。下午,我们驱车赶往兰州,大约21:00左右到达兰州。晚上入住兰州的宾馆。
本日精彩:尕海的秀丽,经典的佛阁,土门关希望小学爱心捐赠,兰州夜景,兰州特色小吃
备注:本日从郎木寺回兰州路程较长,到达兰州时间较晚,因为时间不好控制,所以不建议队员本日回程。
![]() |
第八天 10月5日 兰州散队——北京/各地
兰州散队。如果大家时间富裕的话,可以自行组队参观炳灵寺石窟等兰州附近的名胜古迹或在上午在兰州大家可以自由购买回族、藏族的手工艺品银器、药材、食品、佛教工艺品,参照价格为内地1/3或1/4。请外地的队员提前确定好自己的航班或者火车,在游玩的时候千万不要耽误了返乡的时间。下午北京的队员登上火车,与其他地区的队员分别,期待下次再见!
本日精彩:逛兰州,吃小吃,买土特产。
![]() |
第九天10月6日 北京散队
抵达北京结束我们此次旅行,从这一刻起,我们又多了对下次团聚的期待。Bye,再见不会太远!!
![]() |
关于土门关希望小学,关于我们的义捐!
土门关希望小学位于甘肃甘南土门关,这里有60多个孩子,有的没有父母,有的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家里贫穷而上不起学。每次带着队员到这里我不禁心里很难受,那有个华而凡老师,当地的僧人,也是我认识的朋友,他出家仅30年,在学校教汉语,听他说最近几年这儿来了一些游客,有的朋友和一些企业给他们这捐过点钱,就这样一点点攒起来,刚翻修的学校,以前房子很破,还漏雨,冬天又很冷。听他的口气,觉得现在比原来真的好很多,在我们这些外地来的旅游者看来,这里依然贫穷落后,依然艰苦。今年8月我们又来到这里,因为之前号召队员可以带些文具什么的,所以我们这帮朋友有备而来,总算尽了点心力,也希望这些照片能感染教育我们……也希望这回甘南队的朋友们能够献出一片爱心去和我们一起关爱一下当地的孩子们——关爱一下藏区的“明天”!希望更多的朋友们能够把爱心奉献!甘南的神山感谢你们!甘南的孩子们感谢你们!所有善良的人们都会感谢你们!
![]() |
青海+甘南部分景点介绍
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像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像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驄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青海湖以盛产湟鱼而闻名,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较为著名。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海心山又称龙驹岛,面积约1平方公里。岛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著名的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内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积只有0.5平方公里,春夏季节却栖息着10万多只候鸟。为了保护岛上的鸟类资源,这里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鸟类研究和保护工作。
青海湖岸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对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有着良好的条件。早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就是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青海湖一带所产的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出名,当时被称为“秦马”。古代名著《诗经》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以后,隋唐时代,这里产的马经过与“乌孙马”、“血汗马”交配改良,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良马。它不仅以神骏善驰而驰名,而且以能征惯战而著称。
![]() |
塔尔寺
闻名遐迩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一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佛教艺术宝库。塔尔寺中的壁画、堆绣、酥油花被誉为艺术“三绝”,因神秘之灵气,艺术之荟萃而享誉海内外。当地有句俚语:到了青海,不去塔尔寺是遗憾;去了塔尔寺,不看“三绝”更遗憾!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坐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字、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余亩。该寺依山就势,错落而建。其中以八个塔、大金瓦殿、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等最为著名。塔尔寺诸佛殿装饰的堆绣、壁画和酥油花,被人们称为艺术“三绝”,其中尤以酥油花最为有名。
塔尔寺建筑藏语称“衮本贤巴林”, 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它坐落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据省会西宁市26公里,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也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祈年殿(花寺),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超然神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 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游人如潮。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该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制碑书汉藏两种文字,并存于寺内。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国家多次拨款修缮,使古寺面貌焕然一新。现在的塔尔寺已成蜚声国内外的藏传佛教圣地和旅游的名胜古刹。
塔尔寺三绝 塔尔寺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艺术三绝”,到了青海,不去塔尔寺是遗憾;去了塔尔寺,不看“三绝”更遗憾!
壁画
壁画是各殿宇墙壁上的绘画。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壁画颜料采用石质矿物,色彩鲜艳,经久不变。壁画属喇嘛教宗教画系,与汉画有些不同,具有浓郁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大多取材于佛经黄教诸密乘经典。画面情节属黄教内容,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整幅画面构思巧妙,布置适然,色调和谐,精巧细腻,层次分明,千资百态,栩栩如生。
酥油花
酥油花就是用酥油(手工制成的黄油)跳板各色颜料而制成的油塑艺术品.相传酥油花源于西藏.唐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结亲时,曾从长安带去一尊佛像供奉在拉萨大昭寺内.严寒的冬季,无鲜花献佛,信徒们为了表示敬意,就用酥油制成花,供奉于佛像前。从此相沿成了藏族人民的习俗。1594年,酥油花传到了塔尔寺,经该寺艺僧苦心钻研,使其在题材和工艺上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塔尔寺独有的一种高超的油塑艺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灯节时,艺僧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在寺内展出,成为一年一度的寺内盛会。数以万计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和中外游人,面对美妙绚烂的酥油花,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堆绣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品种之一。它用各色的绸缎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由于中间突起,有明显的立体感。本寺大经堂内悬挂有“十八罗汉”等堆绣艺术产品。堆绣包括刺绣和剪堆两种,其内容题材大多来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制作精细,图案别致,形象生动,繁复奇绝,是本寺独创的传统艺术,是僧侣艺术的杰作,为美术界称道。
![]() |
热贡
热贡,是藏语对青海省同仁县一带的称谓,意为“金色的山谷”。热贡地区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热贡艺术”的发源地,盛产唐卡、堆绣、佛塑和宗教建筑艺术作品,尤其是坐落在隆务河中游河谷地带的同仁县吾屯、年都乎、郭麻日、尕赛日等几个村,为热贡艺术的主要发祥地。这里家家从艺、户户高手,所有的成年男人都会做佛画、塑佛像。这些艺人的唐卡、壁画、堆绣和佛塑,热销青、藏、甘、川等藏区的大小寺院及民间并远销海内外,而且基本都是订单活,供不应求。
热贡的佛画、佛塑量度精准、色彩鲜丽、繁简得宜、气韵高雅,不仅是庄重高雅的佛教参拜尊物,而且是名副其实的精美艺术品。热贡艺术艺人最集中的地方是吾屯,分上下吾屯两个村,一东一西隔公路而居。这两个藏族部落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卖唐卡佛画和佛塑作品,一般的唐卡售价两三千元,大幅的万元以至数万元,每家每年的卖画收入至少四五万元甚至更多。走进村子,你很少能见到闲人,家家都在关门做画,分分秒秒在这里都显得珍贵。这两个村子各有一座寺院,都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久远,珍藏丰富,寺院的僧人大都是技艺高明的画师和雕塑师。 热贡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与藏传佛教的兴衰直接相关。宗教的弘兴带来了寺庙建筑的更快发展和宗教艺术的勃兴。随着隆务寺等一批寺院的陆续建立,热贡佛画艺术吸收汉地宗教艺术、印度佛教艺术及当地民间艺术一些特点,很快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热贡艺术是以绘画为主,包括彩塑、建筑装饰、木雕、木刻、堆绣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艺术。藏画的主要形式是唐卡(卷轴布画)和壁画,题材有本生图(表现佛祖前世多次转生的故事)、佛传、史话、民俗风情和建筑装饰等。
唐卡是热贡艺术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最受藏族群众喜爱的品种。它采用立幅、较小,造型、设色、勾勒和用金上都十分精微细致,因用材和工艺不同,又分为绘画、堆绣和刺绣3种,但一般所称唐卡,多指绘画。热贡绘画唐卡,分为彩唐、黑唐和金唐3种。热贡唐卡构图饱满,少有空白,取景布局为鸟瞰全局的透视法,视野广阔,设色艳丽奔放,大量使用对比色,而大量用纯金点勾尤为热贡唐卡的独有特色。
![]() |
甘南必看的部分风景:
郎木寺:
(此地是目前藏族地区已知的唯一可参观天葬的地方) 郎木寺位于洮河源头南部、白龙江发源地,甘、青、川三省接壤地带。此地被称为莲花生大师降伏妖魔之地,今辖于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创建于公元1748年。其创始人即第一任赤哇嘉参格桑,公元1747年,年届七十岁的他应家乡人民再三请求,经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允准返回故里弘扬佛法,即创建了郎木寺院。之后,郎木寺历世活佛继承弘扬第一世赛赤活佛的弘法大愿,个个致力佛性修炼,学问通达,业绩显赫,在整个藏区乃至世界佛教界影响深远。郎木寺经过历世活佛的创 建、扩建,现有闻思学院、续部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印经院。寺院的佛塔主要有第一世活佛的肉身灵塔,据说该灵体的头发、指甲如新生长的一般;有以数万两黄金、白银和松耳石、珍珠等制作的历世其他活佛的灵塔,以及70亲座大小不一、制作各异的佛。郎木寺辖有十座届寺和两座静修院,前后有七十任赤哇,1958年时僧人多达500余名,是安多地区闻名的大寺院之一。郎木寺原名“达仓郎木”,藏语意为虎穴仙女。因该地有一石洞,洞中站立一尊婀娜如人形的钟乳石,其名由此而得。相传是莲花生大师来此降妖驯服猛虎,并教化佛法,使猛虎成为善良的仙女化身。而今虎穴依旧,“郎木”身上搭满各色哈达,恰如仙女身着衣裙翩翩起舞。在郎木寺西侧一高耸石壁上,有一巨型手印,传说,从前石壁有一洞口,与大海相通,海水喷涌不止,村寨成为汪洋。一日来一高僧,见此情景上前猛击一掌,洞口便被封住,从此滴水不漏。如今,那一米见方的掌印历经悠悠岁月依然清晰可见。有山水洞壁为证,这一方风光宝地,更显神秘空灵。郎木寺处地空灵,山水相依,景色十分秀美。寺前山色,形似僧帽,寺东红色砂砾岩壁高峙,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群和错落有致的塔板民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古柏苍松间,还有白龙江的源头泛着波光在月夜轻歌……多年以来,这里一直是海外游客尤其是西欧国家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国内游客反而少有人至。
![]() |
拉卜楞寺:
坐落在夏河县城以西的大夏河之滨的拉卜楞寺。该寺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于1710年,经历代嘉木样的兴修、扩建,现已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黃教)六大宗主寺之一。该寺以其规模雄伟,收藏丰厚,历史悠久,憎人众多,而驰名中外,1982年该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卜楞寺占地1234亩,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有6座经堂,84座佛殿,31座藏式楼房,30院佛宫,500余间经轮房,千余间僧舍。其建筑风格独特,艺术精湛,堪称藏族建筑之荟萃。拉卜楞寺内藏有各类经卷6万余册,除佛经,还有大量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图书,大凡有关藏族历、文学、哲学、语言学、修辞学、医药学,以及天文历算、大小因明、工艺美术、冶炼铸造等知识的图书,应有尽有,其中不乏珍本、孤本、绝本,是一个浩瀚的知识宝库,也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财富。拉卜楞寺设有显宗闻思学院、密宗续部下院、续部院、喜金刚学院、时轮金刚学院,医学院等六大学院,为世界最大的喇嘛教学府,其严格的入学、教学、考试和毕业制度为藏区培养出了大量宗教人才。拉卜楞寺有各种各样大小不一形态独特的金箔、玉石、象牙、珍木所造的佛塔,以及各种制作精巧细腻、姿态逼真的佛像,大的高达十几米,重达数吨;小的只有两三厘米,轻不过二三两。还有悬挂在室内墙壁、方柱上的唐卡画、堆绣和彩绘,其工艺之精美,构思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拉卜楞寺终年香火旺盛,朝拜者络绎不绝,尤其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四至十七日,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五日大法会以及正月十三和七月初八日的晒佛辩经活动期间,更是人声鼎沸,传教群众和僧侣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此,参与和观看各种法会法舞,古老的藏戏和南木特剧,色彩绚丽的酥油花。而那些不远千万里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和藏文化学者、研究人员便会沉浸在一片独特的藏族宗教文化的浓重氛围之中,尽情领略。
![]() |
尕海
在碌曲县境内海拔三千四百米的尕海草原上,在空旷的天宇下静静地躺着一个碧波荡漾的湖泊,她就是尕海湖。尕海湖为甘南州第一大淡水湖,丰水季节湖面宽一万多亩,枯水季节为七千多亩,水最深处约五米。湖四周为优良的天然牧场,河流纵横,植被良好。有各种珍禽异鸟栖息于湖畔。
藏族人常说:“懂得空灵,雪峰便属于你;懂得静谧,湖泊便属于你。”在甘南大地的万千物象中,高原湖泊称得上是闪烁的亮点,是灿烂的华彩。位于碌曲县境内的尕海湖,面积3.5平方公里,海拔3500米,是甘肃省第一大高原淡水湖。湖面呈椭圆形的尕海,在茫茫草原的围抱中,显得格外秀丽清纯。天远岁长,她曾为多少来自皑皑雪山的朝圣者洗去过风尘疲惫,又曾为多少走向草原深处的牧羊人捧出了生命活泉。其实,尕海对于世间万物众生都是一样的慷慨。每每冰融雪化,大地回春,总有一群群黑颈鹤、天鹅、绿翅鸭等珍禽北徒在湖中。难怪有人把这时候的尕海比作“候鸟的王国”。待到暖阳熠熠春风拂过,放眼尕海,水也清清草也清清,满湖碧波漾;鸟也依依人也依依,遍地黄花涌,如诗也如画。如今,尕海湖已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那自然天成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远方的朋友。
与尕海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还有碌曲县境内的则岔石林,它是造山运动上升,经流水风雨侵蚀而形成的硅灰岩景观,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上惟一一片大面积存在的天然石林。在全长22公里、面积2万公顷的石林景区里,奇峰异石傲然屹立,神秘的组合,奇绝的造型,向游人讲述着古老的历史与传说。其中的“峡壁蹄印”、“青天一线”等许多景点,都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主人公格萨尔东征西伐,驰骋疆场的不凡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置身石林,古生物学的奥秘和英雄史诗的神奇弥漫其间,亦真亦幻,把偌大的空间熏染得如同一本多彩的神话、一本厚重的史书,留给万千游人去赏、去品。
![]() |
米拉日巴佛阁
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是全藏区唯一的一座供奉藏传佛教各派宗师的高层建筑名刹,始建于清乾四十二年(公元 1777 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建筑总面积 4028 平方米,高 40 余米,共九层。佛阁内供奉有各类佛像一千二百七十多尊,建筑造型独特,融藏族堡式建筑与佛阁式建筑特色为一体,外观雄浑壮观。楼内壁画琳琅满目,与彩绘、唐卡、塑像浑然一体,颇具宗教神秘的色彩;走廊楼梯盘旋直达楼顶,一至九层佛殿供奉的佛像有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并先后形成了宁玛派、萨迦派、葛举派、葛丹派、格鲁派等诸多教派,有以喜金刚为主的密乘四部的众多本尊佛像;还有佛、菩萨、护法、财神等佛像二百一十五尊。整个佛阁的佛像总数为一千二百七十二尊。米拉日巴佛阁的僧侣们每年还要举行各类佛事活动。从后藏扎什伦布寺习而来的宗教法舞蹈形象或兽、或鬼或神,或善或恶,服装奇特、面具繁多,法号锣鼓激越,震颤人心。
![]() |
青海、甘南旅行提示:
一.着装提示
进入藏区,白天的气温会是在二十几度左右,如果遇到下雨的天气白天气温会降到十度以下,夜间气温也会降到零度以下.大家要携带的衣物应该以轻便、防风、保暖、体积小的衣物为主,尽量带一些可以重叠穿着的服装。不要带厚重且不防风的衣物。
所带衣物如:长袖T恤、棉布或牛仔布衬衫、冲锋衣、抓绒衣、单夹克、雨衣!大家不要忘记带上薄的手套和帽子以备不时之需,还要多带几双袜子方便换洗(最好是线的、棉的,吸汗且不磨脚)。
二.饮食提示
在藏区饮食以牛羊肉食为主,蔬菜少且贵,做好思想及胃口的准备。大家可以在西宁自行购买些水果带在身边以便于食用。藏区比较干燥,为增强抵抗力应加强蔬菜水果摄入,切 忌无节制地食用羊肉,一旦上火,将影响体力和健康水平。由于当地蔬菜水果出产不多,建议携带合成维生素,特别是VC。在藏区主要的特色食品有牦牛肉,青稞酒,糌粑,藏包子,血肠等。大部分都是油腻的食品,藏区的酥油茶具有调节肠胃,减轻高原反应的功效,建议适当饮用。藏区的青梨酒、互助酒、青稞酒颇为醉人,饮酒以自己平日普通白酒酒量的三分之一为宜,以免产生高原反应。
三.健康提示
此次活动我方会为大家准备一些常用的感冒、肠胃、晕车及一些简单的外伤药,不会为大家提供消炎类和处方药品。请大家自行携带平时服用的药品及预计会用到的处方药和消炎类药品。
四.住宿提示
由于进入藏区后条件有限,在郎木寺是3人的普间,没有办法洗澡。甘南藏区未完全开发,所以当地能够保持原生态,但是相对的接待条件也是十分有限,我们会尽力抢订比较好的房间,希望大家谅解。全程请自带洗漱用具!
五.友情提示
1.因为藏区晚上光线不是很好,准备一支电筒会感到很方便;
2.大家应准备一个随身携带的小包或腰包,以便装一些贵重物品,全程住宿期间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贵重财物,不要放在酒店里,出入酒店请锁好房门,避免旅途中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影响到您的旅途心情。
3.大家应带足够的电池、充电器、胶卷或数码伴侣。相信沿途的美景一定会扼杀不少的胶片。
4.由于藏区属于高原地带,日照比较强烈。爱美的人士一定要做好防晒准备,以免旅行前后判若两人(防晒霜尽量用高倍的)。
5.晴天紫外线很强,为了保护好眼睛,请携带一副墨镜。
6.本次旅行在路上的时间会比较长,请大家在出行前,买好零食,会有在车上用餐的时候。
7.在当地购买的刀具一般不能带上任何交通工具,可以为邮寄和国内快运。
8.这次活动在希望小学举行献爱心的捐赠活动,请参队队员自行准备些铅笔、橡皮、书本或其它物品。
六、禁忌提示
1.在藏民家做客,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主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2.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3.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4.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5.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喝必须要喝净,否则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6.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7.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顺时针绕行。
8.不得跨越法器,火塘。
9.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10.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11.在藏区偶见身挂红、黄、绿布标的牛羊徜徉于郊野,可不要随意驱赶、伤害,那是藏民敬神祭品。
12.未经同意不可入庙,入庙后不可吸烟。庙内物品观看无妨,惟不可擅自触摸佛像、经书。不可以逆时针方向行进。所有藏传寺庙内禁止拍照摄像。
13.步入藏民的帐篷、居室,不可用脚踩门槛,也不可在他人面前吐痰。
14.藏区的天葬不欢迎观看,如果拍照或摄影更是会惹来大麻烦,因此必须得到家属许可后才能观看,但是尽量不要拍照。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