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 2013-2022年 我的多元性与性别志愿工作记录
做一个快乐的哭包~~~~~~今天我把询价弄好啦!而且比另外一家要低。耶耶耶。
回顾2013-2017的多元性别平泉工作
马上要开启plus青年空间的第10年了。这10年,也是我做性与性别平权工作的第10年。9年一晃而过,竟然这么快!想到2013年,我初来西安。10月的一个下午冷雨阵阵,我乘坐公交从陕师大吴家坟去往政法大学长安校区对面杰妮花咖啡店,听李麦子分享《社会性别gender》。就在那晚,我认识了COCO、维尼、HX,后来我们和栗子一起成了一个关注性别的草根公益小组PLUS青年空间。那时我不知道,因为那一晚的讲座,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和伙伴一起,我很快成为了一个性与性别平权的志愿者。起初我们最多做的是倡导类、嘉宾分享类的项目,涉及到性少数FLQ益咨询、性别知识、同性PQ、性少数的身份认同。后来,我们引进一些文艺类的活动,比如香港大学魏时煜老师《金门银光梦(2014)》在西安的首次放映,性别相关诗歌诵读……我自己也独立行动,开始着手做性别相关的权益维护工作。比较值得骄傲的,是通过统计陕师大男女厕位+给校长写建议信的方式成功的提高了母校陕西师范大学女男厕位比例,缓解了自己学校女生上厕所的难的尴尬,并且全国另外7所学校的学生也依照我的方法,其中辽师大等学校的厕位比例也发生了改变。这事还等上了国内外的新闻,我很欣慰这样的改变!另外一个是向陕西省卫健委举报了西安血站不允许男同性恋献血。在陕西省卫健委核实了我提供的信息厚,血站撤掉了歧视标语。
后来承蒙很多人的帮助,我去了一些地方,学习了女权主义与历史、与生活、与环境、与战争、与中国传统文化等等。学习了如何解读CEDAW,如何做倡导、如何成为一个持续发力的公益人。认识了很多很多无论是性别还是价值观都很多元的朋友。看到了世界广泛多元,也了解到了无论环保也好、性别也好,实质情况是多么的窘迫。记得参加完2016年上海LGBTQ PRIDE(骄傲节),我很震撼。看到很多国内外的酷儿电影,我内心非常澎湃,我觉得这样的酷儿电影,西安很少,西安的人也应该放映!那谁放?我的回答是——我。当即就和好友石头(《我们在这里》纪录片的导演)合影,发了一个朋友圈宣告,我一定要在西安放酷儿电影给大家看。以这个朋友圈为证。希望这个朋友圈可以激励我做这件事。可是,我回到西安就像进入了两个平行世界。我有点错愕,不知道如何继续我的工作了。迷茫了一段时间后,还是从眼皮下做起,就是能干啥就干啥。
很快,我硕士毕业了。2017年,在硕士毕业之际,我真的实现了自己立的FLAG,在西安,做了酷儿电影展映(7场),算是给自己硕士这4年,一个毕业礼物。当时真的很给力,播放的电影3位导演都来到了西安,作为嘉宾,和观众面对面的互动。现在疫情之下大家都不能出门,谁也不能动,曾经那种面对面的交流和活动,真是珍惜、可贵啊!曾经做工作的环境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最后一场顺利完成之时,也是我毕业论文完成之时,我觉得我的硕士生涯非常的圆满!
r&B 茶话会
加入r&B做双泛社群的志愿工作也快3年了。最初是做国外双泛的文章、视频的翻译、校对。后来发觉自己还是喜欢互动和说话,就专心做茶话会。茶话会:从2020年2月的雏形,到2021年8月梳理流程,到2022年1月汇总应对手册,2022年4月改版培训,再到2022年11月份再次启动改版。回想起来,仍然心潮澎湃。因为看到了很多人反复参与的热情,参与后调研反馈的积极回应,大家活动中的感触和表情,我很笃信r&B茶话会的工作对中国双泛社群的支持意义,也很确认我们的工作在中国LGBTQ+社群支持支援工作的质量是足够优秀的!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4月的疫情期间,我个人还加场做了疫情支援主题;TS山事件爆发后,我做了TS山事件的主题;还尝试做了自己最难触碰的母女主题(笑哭);在9.23和伙伴们一起尝试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双性恋节日主题!
这份工作现在已经足够成熟,接下来,我们又会有一个华丽的转身啦!希望在2.20开学之前,把茶话会打造出新的面貌。让茶话会项目变得更加坚实和可持续!
其实从曾经的倡导和维权的工作,转向茶话会工作,于我而言也是某种必然。因为,对于投入茶话会工作对我来说,是我从关注外界开始,转向关注自身、关注内在。好像社会现状曾经给我的刺激已经不再让我激烈了。反而,我可以对自己和环境做更深的接纳和改造。茶话会的性质也让我更加相信,修缮好内部的世界,外部的世界也会同步改善。一场活动90分钟,其中的团体力量和凝聚,对参与者来说是一种对精神深刻的自主雕琢。而我工作,接洽是一个个的人心,让我觉得无比珍贵和宝贵。我觉得这份工作非常的精致;而和外部的世界打交道,难免有粗鲁和粗糙的。总之,从唯美的角度、从成长的角度、从社会QY出发的角度,我都真的太喜欢茶话会的工作了。
加入 小悟生心理直播+甜橙互助
【触电直播】【第一次收到报酬】2022年还加入北京同志中心旗下的甜橙互助小组+在著名挤眼软件rela和LESPark上,作为小悟生心理直播间的主持人主持了3次直播。也算是在数字流媒体时代与“直播”的初次触电,这个初次我也献给了社群。我也第一次在这个工作里得到了报酬。也就是钱。看到入账的毛毛雨,我有种眼泪在心里。那无关数字,而是这些年,这些事,有了市场回报。那种复杂的情绪似乎很难言 说……
1个迷糊 和 2个体认
2022年,我主持了13场活动。无论在甜橙,还是r&B,我都见过一些群体对组织的强烈的负面的反馈。虽然我不是当事人,但有时候很头大,很生气。明明在为社群做事,反而被社群伙伴伤害。不过,都是插曲,生气之后,还是继续该干嘛干嘛。
支持性少数,性与性别的工作竟然转眼已经做到了第十年。回看大环境,我不觉得国内的多元性别QY平等状态有任何改善,反之,似乎还有倒退的倾向。曾经一起做公益的伙伴,很多人都挟自己或对象润了。有时候问自己,还可以做什么?能做什么?草根的公益,要怎么走下去?没有答案。反正,这个freelance的工作状态我反正很舒服,怎么做的成体系,我似乎也不强求了。
当然,我也间歇性迷糊、emo、zz抑郁、会觉得无力。尤其是2022年的3月。我看到了太多负面新闻。恰好我听了 《女性主义疗法》的作者劳拉·布朗的讲座。我得以和她有了一场对话。类似于求医问药。我对劳拉布朗说,我觉得无力,怎么发挥女性的力量?她跟我说 :“凡事都有裂痕。而裂缝就是光明照进来的地方。”我收到邮件后,一脸懵逼, 一直没回复她。因为我不懂她在说什么。我觉得这肯定不是自我安慰,可是她老人家是在说啥呢?
如此,在观察中,我得到了今年2个很深切的体认:
(1)公益各个议题都不是铁板一块,交叉议题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甚至,对于权利话语和歧视的解构都是如出一辙的,所以,各个议题的联合互融的工作应该会很有趣,有很多火花。所以,我把“西安性别公益群”改为了“西安性别公益+群”了。
(2)没有责任的民主就是耍流氓。所以,就算志愿工作没有报酬,就算公益小组是扁平化运行。我们仍然得强调“责任”,再去谈民主。否则,组织是会低效、且难发展的。
未来
好像对未来也没有什么畅想。曾经的一些想法在变化中——变化。突然发觉,对于2023年的性别工作,想到未来是两眼空空,两手空空,没有未来,只有眼前——是一场茶话会,一个贴纸的包装设计——这是个很自在的工作状态。也是这些年第一次起草了这样一篇不加修饰的“工作总结”的原因。
对性与性别的工作,我的心,好像从来没这么宁静过。
没有了最初感觉到的愤怒,也没有了后来的激情澎湃,也没有了伤感和无力,也没有了太多的兴奋。这份工作现在给我的感觉从未如此的平静。
因为这份工作,不再是我对某种认识或者现状的反应,它成为了我的生活、我的认同、我的地基。
而我对多元性别平Q志愿工作的意义、和社群、和每一个工作伙伴,有了深深确认的链接感。
我在这、在做,而TA们在那,我们在一起。
O(∩_∩)O~拜拜2022年,拜拜2013.10-2022年。2023,对我好一点。
在如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认知神经科学 科研论文写作经验】不定期更新…… (1人喜欢)
- 读书予我 写在世界读书日
- 20250415 在路灯下找钥匙 可是钥匙不是在这里丢的! (1人喜欢)
- 梦境是我的朋友
- 20250303 自己过的第二个周末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