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旅行二——到了梦中想去的地方
因为房间没有窗户,所以一直是漆黑一片,直到睡醒,意识渐渐清醒,才想起自己在哪里。收拾好出门的时候都快到中午了,但是我们还是买了点吃的当早饭,包子豆浆。
我们吃了小杨生煎,然后就在路上逛,在商场逛,一路的逛,逛到了城隍庙。人们摩肩接踵,我们一步一步的往前挪!这里有好多小玩意,看着真有趣,不过我们一件都没买。
晚上,朋友胃有些不适,我“背叛”队友,独自去了外滩。站在江边,看到了万国建筑群,它们在黑夜中发光,江边的一切都宛如星辰一样明亮。
风的温度正好,我趴在栏杆上看着江水,看着江对岸的东方明珠,风迎面吹来,整个世界仿佛只有自己心跳的声音。沿着路走了许久,走到了外白渡桥,蓝色和红色的灯光笼罩着我,我没有停留多久,只是走的很慢很慢。
关于上海的地铁,一次四块,我们坐的次数比较多,一次一次买不划算,伤不起,还是买卡吧,我们买了一日票,18块,24小时内无限次乘坐,很方便。
其实,在上海我们还有很多地方没去,比如田子坊,毕竟银子有限,我们还是在第二天的中午买了票,去杭州。有时候感觉我像是在走流水账似的,去一座城市看了看,走了走,吃了吃,就离开了。但是,我太贪心,想走更多的地方。如果碰到想留的地方我会多呆几天。
不为风景,只为心中那份留念不舍的感觉。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我们就收拾了行李前往火车站。
西湖美景四月天。心心念念的杭州,西湖,雷峰塔,我来了。看的电视剧多,电视剧情节有点严重,这个控制不了。
看过关于杭州旅行攻略的书,书上说,要体验杭州的味道,就要在清晨去哪吃早餐,中午去哪里吃好吃的午餐,下午去哪个安静的地方品茶,适合去哪个路上漫步。但是,生活毕竟跟书上不一样。
从上海到杭州的时间不长,两个小时左右,车票才24.5。我们所住的青旅离火车站不远,根据老板的提示,我们找到了地方,打开了门,但在房间没看到人,老板也不在家,我们坐在沙发上突然很无措,有些恐慌。看着彼此傻笑着不知道该干嘛。
最后的结果是,我们放下了行李,背上背包去西湖边找外婆家排队吃饭。
四月中旬的杭州有些热了,转来转去找了许久才看到有名的外婆家饭店,人果然很多,我们只好排号等着。
天色渐黑,听到不远处传来歌声,我们闻声而去,看见一个乐队在表演。在这样一个繁华的街头,在西湖边上,有风景,有歌声,生活显得多姿多彩。
为了这一顿晚餐,我们从日落等到天黑,等了两个小时左右,总算是等到了。至于外婆家的菜嘛,看个人口味了,个人觉得还不错。
朋友要了一对鸡爪,我没吃,一我不感兴趣,二我嫌吃着麻烦。朋友去洗了手,坐下就开始优雅得啃起来。我默默的四处看着没说话,而她就是专心的啃。朋友还很贴心的问,你不吃啊?我摇摇头说,我嫌吃着麻烦。
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个朋友,笑点很低,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时候会自己笑起来,自己和自己说话,或者是大庭广众之下就开始啃猪蹄啃凤爪。我想,我是前者,我朋友就是后者。
照例,第二天,我们中午才出门,这天很热,我们吃了午饭就去租车游西湖。天很热,幸好路边有树荫,在湖边站着还有些风。
看着不远处的断桥上,人潮拥挤的身影,我想到了传说中的白娘子和许仙。思绪没有飘多久,因为太热了。
傍晚的时候热气才退了一些,我们推着车子走在断桥上。我心想,我终于站在了这里,我为了一个久远的传说而心系杭州,跨越半拉的千山万水来到了这里。自己都说不清是种什么样的情节,觉得自己很傻,可是我很满足。
桥上有好多人玩那种电子似的风筝,记得我说过,我没放过风筝,朋友说,我带你放风筝。这话说了好几遍了,经历过春夏秋冬,依然不变。只是,她没带我放风筝,我的内心都放弃了。既然你不带我放风筝,那么等你有了孩子,我就带你的孩子放风筝吧(如今她的孩子已经三岁了,我的话也没有实现)。
晚上,看着自己买的一些东西,我的内心独白是:我果然是个游客。真是让自己哭笑不得。
第三天,我们“斥巨资”将东西邮寄回去。临近中午,骄阳似火,我们拖着行李去坐地铁,内心欣喜若狂,要去横店了。我有很深的电视剧情节,横店影视城就是我的梦啊!
横店,我来啦!
去横店,我们是在杭州汽车南站坐的车,上车前有点饿,五块钱买了一个玉米。外面热,车上也热的不行。三个多小时才到了横店客运中心,下了车,有种不敢置信的感觉,我居然到了。
内心开心表面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