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去的2022:逃离、勇敢,和30岁的“遗照”
动笔时,2022还没结束,但真正写完,我已经过完了31岁的生日(啧啧啧,我这个拖延症…
前几天在b站刷到康康最新的Vlog,视频开头他问:对你们来说,这是怎样的一年呢?【2022】我和八十位陌生人打电话聊天,完成了一个群像创作,这是康康的2022。那我的呢?记忆开始往回倒,像翻相册一样回忆着这刚结束的一年。
虽然嘴上说年龄不过一个数字,可当真的走到三十岁时,我心里不自觉地为它画出分界并做上标记。因为三十岁,这个本就不普通的2022更特别了,也因此,在早几个月前,我就想过这个问题。十一月看纪录片《失去的10周年》,LOVE说了一句话,听到的当下我就决定,要用在我2022的总结里——
本以为会很漫长,毕竟一开年我就陷入了极度的焦虑、恐慌和迷茫,睡眠一直很好的我甚至连续失眠:“这一年可怎么办”。但回过神来发现一年就这么过去了,不过也确实发生了很多事, 不能简单用“转眼之间”、“很不容易的一年”这样的话一概而过。
一、逃离
在30岁的2022年,我决定结束北漂。
离开的原因听起来有点不靠谱,但确实是这样:心里突然很想走,想去一个烟火气更重的地方,那种感觉有点像在极平常的某天鬼使神差地突然想吃块蛋糕,没什么理由,就是想吃了。只不过,相比吃蛋糕,离开北京对我来说是更重大许多的决定。毕竟要满足这个心愿,我有很多现实需要面对:没存款没有稳定收入,对接下来的生活没具体规划,甚至起心动念时连逃离去哪都不知道,这些让我内心无比拉扯,想走但又害怕。挣扎快三个月,最后还是顺从了内心告别北京,然后来到大理。
很多人说大理是桃花源,但其实我对大理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和感觉。只是觉得这里或许是作为过渡期的不错选项:生活成本低,而且文化氛围相对开放和多元。期间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包括情绪的起落落落落……但后来想想我也算被幸运眷顾着,不仅顺利逃离北京来到大理,而且如愿在洱海边租到了心仪的房子。
离开前,曾有朋友说:“你这算是一次逃离吧。”确实,我当时很多事情没想明白,也暂时想不明白,是带着“管不了那么多”的急切心情匆忙离开的。
换作以前,我应该是不能接受这种事情发生的,即便逃了也一定会因此反复斥责自己。在我以前的认知里,“逃”是怯懦,是不好的不负责任的,但这次的经历让我有了新的看法:逃避并不是绝对的贬义词,有时也是一种解决方式,不必为此感到羞耻。也很感谢朋友们当时的提醒,让我注意到这点。
我住在一个距离大理古城4、5公里的村里,门前是一片田野,再往前走两百米是洱海,游客不多,很美很安静。这里我没什么认识的人,除了工作沟通、时不时和朋友微信闲聊,日常交集最多的是房东一家、以及菜场的爷爷奶奶大叔阿孃,附近餐馆不多,也不太好点外卖,每日三餐基本是自己做。不过,我每周会外出几次,逛古城北门菜场,或是去上边村子的咖啡馆坐坐,或是去参加感兴趣的活动,也会接触到一些新的人,有眼缘就多聊两句,大部分时候只礼貌打招呼然后各自忙,很少social,这些让我的生活很自然地回到了相对简单的状态,心也慢慢地静了下来,才发现原来蔬菜简单炒炒撒点盐也能很好吃;夏天的大丽花、秋天的桂花、冬季的腊梅,在菜场里根据阿孃们篮子里卖的花就能知道季节;大理的日出很晚,我客厅的大窗户朝东,做着饭顺便就看日出日落,最近睡到8点起床正好赶上;原来人与人之间也不都那么复杂:刚住进来没几天我就被房东投喂了,他们做好吃的总会分一些给我,哪怕有时只是一根当季很香甜的蒸玉米,也觉得很暖;见过一面的邻居,后来每次骑车碰到走路的我都会停下:你去哪里,我带你一段呀……太多太多这种普通又细碎的生活美好,在这短短几个月里一点点暖到我,而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却都没怎么注意过。
从北京突然回到村里,爸爸和身边的长辈很担心我会不习惯。但完全没有,我很快适应并且享受于这样的生活,不知道以后会如何,但这个阶段它真的给了我很多治愈和能量,我越发感谢这次逃离,因为远离人群和喧嚣,我也难得拥有了大段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更多地去了解自己,同时也慢慢尝试去厘清了一些东西。
二、身体,你好,多谢关照
过去的2022,我有过一次印象极其深刻的紧张和害怕,是十一月我在医院做完检查后等报告,以及拿到报告等着给医生看的那几个小时,那是我从未有过的紧张,甚至到了有点眩晕的程度。
我没有特别的不适,只是年初起月经量突然变少,我一直有点在意,即便有朋友说,她三十岁后也这样的。或许是前年,去补牙的我意外发现下颌骨处长了囊肿,还因此做了人生的第一个手术。虽然只是个小手术,但还是给了我不小的震撼:在此之前,我没觉得身体不适,甚至连感冒都很少,但偏偏我的牙龈下却悄悄长出了囊肿,真的不知道疾病什么时候会来,又会发生在谁的身上。
三十岁是个分水岭,自此身体各方面机能开始慢慢退化,这也让我更加心虚和恐慌,毕竟以前仗着年轻总是肆无忌惮地熬夜,例假时吃冰、喝酒,从不忌口。一入三十量突然变少会不会是身体发出的警告?我担心身体是不是出了状况,同时又有点不敢面对,万一真有问题怎么办?一直拖到十一月才决定去检查。
所幸,一切正常,而且是亲耳听到医生说“你没啥事”时,我紧绷着的心才松了下来,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身体健康是如此美好。
说来也很是奇妙,去年我还机缘巧合地看了一些和身体有关的书:《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身体从未忘记》;来到大理后参加的一些活动是让我们关注自己的身体,比如放松下来去觉察呼吸和身体的冥想、跟随身体自由舞动的狂喜之舞、跟着呼吸在舒缓中去观察身体是如何调动协作完成一个简单动作的现代舞体验……虽然现在我也依旧无法像老师口中所说,精微地觉察自己的身体,但这些所看所经历所感受的一点点唤醒了我,让我重新注意到:这个与我紧密相连,但因为太习以为常而一直被忽略的身体。
2022年,我开始学着照顾自己的身体:尽量不熬夜、规律地三餐,并且不会吃太撑,因为会觉得不舒服;天冷了会泡脚;断断续续地坚持着运动……与此同时,我也试着有意识地关注身体的反应和感受,比如:吃完萝卜我的肠胃总会有点不舒服,我便减少萝卜的摄入;运动时觉得很累就会休息,不再硬逼着自己一定要练到完整……虽然并没有什么很明显的变化,只是感觉身体松弛柔软了一些,但我会继续下去,找寻和我身体的连接。
爱身体,也是爱自己的一个部分吧,更何况我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需要它协助我一起完成,从三十岁开始,不算晚。
三、三十岁的“遗照”:我笑不出来
来到大理后,有参加到一些我觉得挺有趣的活动,比如之前提到的身体舞动、探寻内心的卡牌游戏、Mapping等等。其中,对我蛮有意义的一个活动是《我的遗照》共创拍摄项目。
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并且可以借此好好思考下关于“死亡”。我兴冲冲地赶着第一波报名,快速填完问卷(问卷里是一些我想要的葬礼和遗照是什么样等相关问题,我没思考太久,只凭当下的感受和想法写的)
【想要的背景颜色】白色和绿色(突然很喜欢绿色)
【想在葬礼上放的歌曲】sekai no owari的歌
【墓志铭】现在的我希望我的墓碑是可以自由涂鸦的材质,我自己会在上边画上一棵树还有星星(这是我很喜欢的两个图案,它们就是我,是我自己认为的我或者想要成为的样子)其余的我想交给我爱的和爱我的人,朋友、爱人、家人,他们想画什么或者想写什么都可以,随意。
【想要的葬礼】具体不记得是怎么写的了,大概是希望是个很舒适的地方,比如:把一个小空间布置得像家一样,或者在草地上,大家可以随意地坐在地上,喝着酒或聊天或沉默或哭泣或大笑,他们随心觉得舒适自在,我觉得这样就很好,但是别忘了也回头跟我喝一口。
【遗照】没什么要求,只希望照片上的我是开心地笑着。
至此一切都很顺利,我也满心欢喜地期待着。直到拍摄的前两天,我心里开始有点纠结,无关活动本身,而是我自己。
今年的我状态一直不太好,整个人有种疲态和沧桑感,用理发师的话来说,没精气神儿。来到大理没多久我又迅速被云南强紫外线的太阳晒得很黑,体重也创造了近八年的新高,飙升到三位数……我不想难得拍一次照,被留住的却是这般糟糕的模样。细想想,从某种层面来看,这大概算是我的三十岁焦虑吧。
那两天我疯狂地搜寻快速减肥和让气色变好的方法,还试图用化妆来“遮盖”,但都不太行得通,也想过破罐子破摔,可心里始终有点过不去。直到临出门,脑袋里突然蹦出个声音:把它当作三十岁的“遗照”,为这个阶段留个纪念吧。整个人也随之平和了下来。拍摄地是摄影师的家,一进去就看到很多书,以及一罐又一罐自酿的梅子酒。我说:“可以给我倒一杯梅子酒吗?”
我端着梅酒坐在椅子上,youyou坐在我的斜前方和我聊着天,熟悉的旋律响起,是Owari的《family》一首很舒适温暖的歌。摄影师也拿起相机开始咔咔地拍。我们聊了很多,关于这首歌、关于我对这次遗照拍摄的想法,关于2022,关于我的三十岁……整个过程很放松,我也好几次哈哈大笑,“稳了,开心笑着的照片肯定有了”。期间,有一段我们停止了对话,只是我自己喝着酒静静地待着,看向窗外、闭上眼睛静静地沉浸在我的三十岁里,那一刻我发现我一点都不想笑。
对于我来说,这是很值得回味,且即便过去很久也依旧会回味的一年。我的内在好像整个坍塌,不得不在废墟里重建,这个过程并不舒服,有很多痛苦和悲伤在。可同时,我也从中慢慢找到了一种力量感和踏实感。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或者定义这一年,时时刻刻外在内在都有太多在发生,我只能静下心打开自己更坦诚地去感受它。
其实那天有拍出我笑着的还不错的照片,但最后还是定了那张闭着眼睛,屏蔽掉其他杂念,静心感受的照片作为我三十岁的“遗照”,几乎没有纠结,因为那就是我所感知到的我三十岁的状态。
四、生活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此时此刻
2022年的最后半个月有点灰暗,大家接连病倒,我身边还出现了不止一起的死亡,这些让我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失落感。脑海里时不时就会抛出质疑:在面对疾病和死亡时,我们是如此无力,能做的太少了,而且也总是有抑制不住的悲伤涌出来,既然这样,我们那些所谓的死亡教育、提前思考死亡到底有什么用呢?我带着很重的情绪否定和质疑着这些。
后来,是一本书内页里夹带的书签上的一句话:“生活往往是也仅仅是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一刻”,冲破我的偏执,我恍然大悟:大概我们思考死,是为了更好地生吧。
我们可控制、可改变的似乎没那么多,能做的且最有效的大概还是那句被说烂的“活在当下”。我今年对这四个字有了更多一点的了解,更准确地说,是在一些更具体的生活细节里反向觉察到了它,因为我自己还不太能做到,生活里充满了活在当下的反例。比如:写东西这件事,我总会想明天在写吧,也时常因此一天推一天,最后不了了之;比如:如果明天安排好一件我比较在意的事(旅游、参加很喜欢的活动……),那么在那件事之前的这段时间都会变成“等待”,为此我会忽略或者推迟很多事情,全心全意等待它发生;我也常因为一件事没做好而深陷在自责中,一遍遍责怪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如果怎么就好了等等,我在这些循环中错过了不知道多少个当下。
直到今年,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才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慢慢落地,一点点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里,虽然现在还做不到,但至少有可以去调整和行动的方向了。
五、我终于开始敢接受爱了
我一直知道我内心渴望被爱,但是在今年才发现,渴望爱的同时我又不敢接受爱。
离开北京前我哭过几次,基本都是发生在我感受到爱的那些时刻——
那是我在北京的最后几天,关关微信我说:“你来家里吃个饭吧,也不叫那么多人了,咱们简单吃点喝点,给你送行。”约定好时间后,他在小群喊了一嗓子:让大家有时间的可以来一起简单吃个饭。
我知道那阵子大家因为工作、家里还挺忙的,但没想到那天小群里的大家基本都来了(有的把事情挪到了下午来吃了午饭,有的是下午忙完又赶过来);关关说简单吃吃结果做出一大桌子菜,我们就这样边吃边喝边聊一直待到了晚上,中途饭菜吃完了,有人外卖给续上水果,傍晚关关又默默点了鸭脖锁骨给大家当下酒菜,酒到下旬,突然我就哭了,而且不止一次,嘴里说着:你们对我太好了,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相似的感受在这两年出现过很多次,但它在和我一个朋友的相处中爆发得最为剧烈。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城市,但她总能细致地照顾到我:知道我指甲长了倒刺,没多久我就收到了指缘油;会起大早用掉一周里唯一的休息日给我做吐司、贝果、肉桂卷……我从她那里感受到了很多的爱,很暖,可同时我心里隐隐燃气了一种恐慌:她对我这么好,可我好像什么也给不了她。随着我感受到的爱越多,心里那种恐慌和不安也越强,我曾试图以她对我的方式或者她朋友对她的方式去对她,但很可怕的是,我发现我做不到那样,于是,更加不安:我连这些都做不到,还怎么做她朋友?怎么能心安理得享受她对我的好?我也不敢把这些告诉她,害怕她知道原来我什么都没有之后就真的离开了。这些情绪这些感受在我心里潜移默化地生长壮大,慢慢地我开始逃了:敷衍地回复她的消息、减少聊天频率(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我再躲,而是以为我是因为忙,顾不上),我们差点不再是朋友。
当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闺蜜跟我说,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告诉她吧。我不知道如何开口,于是尝试把这些写下来给她,后来我们又坦诚地聊了几次,一次次的沟通里我这块心结才慢慢解开。
直到最近几个月,在与自己的相处中不断地向内探索、也更多地在书里、活动中、与咨询师的交流中,我慢慢意识到,之前这些事情里或许我心里的感受都被隐藏了后半句:你们对我这么好,我觉得我不配。
因为不配,所以在接收到别人的好时,我才愈发惶惶不安、小心翼翼,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这种好,也觉得自己回复不了这种好,而且还很害怕会被对方发现原来我这么不堪。
现在,“我不配”这种认知依旧深深地存在在我的潜意识里。但很奇妙地是,当我看到这点后,我心里好像没那么害怕了。而且不管是书籍,还是我身边的朋友也一直跟我说:“我们对你好是因为你值得,谁都不是傻子”。所以,即便“我不配”还是会时不时跑出来作祟,但至少现在我不再一边倒地认定就是我不配,而是会更多地去观察。
再接收到朋友的爱时,我会把我的感谢、感动反馈给她们,以及,我也在尝试着,当我想念她们、突然想为她们做点什么的时候,不要左顾右盼而是直接去做。
六、酒很重要,同时我又get两个新秘诀
我酒量一般,但一直都挺喜欢喝酒的。
我喜欢喝酒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释放。喝到微醺,在酒精的作用下,我的头脑不再能那么全然理智地管控着我,因而很多情绪、感受就自然而然跑出来,我会在第二天清醒后会像个做错事的小孩心里很慌张:我昨晚怎么会那样?但我似乎又很享受那种没有束缚、舒适自在的感觉,有点上瘾。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我都是有点依赖以喝酒来释放自己。
2022年,尤其下半年,我喝酒变少了,有一段时间我以为是我不爱酒了,后来发现也不是,有一天我很开心,脑海里突然冒出:这么高兴当然要去喝一杯马哥泡的梅酒,我基本没犹豫,立马改变行程跑去如鱼,喝了一杯,又自己开开心心回家。
我想或许是现在我已经不需要依靠酒精才能释放情绪,做回真正的自己了。2022年,我意外get了两种方式,能很好地让我看到情绪,让它流动起来,并且也能听到我内心更多的声音。
- 自由书写
我已经写了三个月了,每天早晨起床后就坐到书桌前写三页,不会设定主题。当我打开本子,拿起笔时,我脑海里出现什么我就把它写下来,不管有没有逻辑、是否顺畅,有时还会有错别字,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跟着感觉一直写下去,直到写满三页。刚开始时,我时常会卡住,不知道写什么,这种时候我也会把它写下来“好烦啊,我不知道写什么”blablabla一直写满三页;有时我开了个头后,我的头脑好像就会悄悄运作起来,开始思考接下来要写什么逻辑才会更清晰,当我意识到这些后,我就把它们写下来,而不是继续跟着逻辑思维走。
现在,我越写越顺畅了。在写的过程中,烦躁、不安、焦虑、难过、开心各种情绪会自然地流动起来,当我真的看到它们的那一刻,我感觉我的心轻快了一些,没那么紧绷了。此外,时不时还会有些意外之喜。
- 心灵绘画
这个我没有每天进行,大概是当我觉得自己有些情绪无法疏解,或者有些情绪很想记录的时候,会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和表达。我一般就是坐下来深呼吸,然后冥想几分钟,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跟着自己的心随意画(一般用左手),也就是几分钟的事儿。
有时候画完了,看着那个画面,我的心或者身体会突然有些感受。也有很多时候,我看完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表达什么,里边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情绪。我也曾执着于一定要从中看出个名堂来,慢慢地觉得无所谓了。
动笔画的那一刻起,就是情绪的释放和流动吧,这也够了,如果能觉察到点什么那就是意外之喜,也挺好。
2022年,对于我来说,并不快乐,有太多焦虑、拉扯、沮丧和迷茫。但是,在这一年我也感受到了很多能量、爱和美好,并且确确实实看到了自己的成长,我觉得我比以前更勇敢了,开始能面对真实的自己,也接纳了自己一部分的不完美。
现在,我已经31岁了,面对全新的2023,我依旧有害怕、会焦虑,依旧很拖延,对于自己想做的事依旧有很多顾虑:害怕失败害怕自己做不到,害怕看到自己目前确实不行……但至少我也在缓慢地行动了,磨磨叽叽地还是写完了这一篇总结。
新的一年,新的一岁,我希望自己可以更真诚勇敢,始终诚实地面对自己。
-
fizz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09 23:11:52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20 20:20:19
-
林田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5 13:59:12
-
柠檬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05 23:23:23
-
注定独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01 04:51:37
-
一枚铜豌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05 09:31:38
-
扑热息痛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1 13:20:44
-
向北不问归期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04 12:14:51
-
上五楼的快活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01 21:47:06
-
choi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31 23:59:38
-
Coc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8 22:23:39
-
巨巨巨巨桔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8 21:45:47
-
kik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7 22:59:11
-
雨芒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6 19:46:16
-
豆友sOkpXTfeLM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5 23:31:13
-
昵称已锁定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5 23:19:50
-
阿班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4 15:00:59
-
Juy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3 16:46:59
-
盒子7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3 13:54:10
-
非正经艺术家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3 11:58:17
-
浮梁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2 23:47:07
-
儿牙🦷柠萌萌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20 16:30:08
-
阿正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8 12:25:35
-
花开花落是风景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2 15:00:48
-
没关系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1 01:13:52
-
吴一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7 14:37:18
-
空山又禁言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7 10:45:01
-
雅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7 0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