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23年年初
参加工作之后每年都会在年初给自己设定一系列的新年计划,无非是存款达到多少、工作有什么提升、读多少本书、去哪里旅行之类。这个行为在2020年戛然而止。2020年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年初生下了我儿子,后续又发生了一些变故,以至于长久地影响了我的整个生活态度。
由此来看,我在2015年之后的生活可以以2020年为分界点。2020年之前的5年是在按部就班的工作、考证、落户、买房、结婚,很顺利地完成了30岁之前理论上该做的事情。并且拥有一份专业对口且有兴趣的工作,可以获得还算不错的薪水。
2020年春节前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生下了我儿子,现在客观地来看,当时肯定是有产后抑郁存在的。但是造成抑郁的并不是某个特定的原因,大概只是因为第一次做妈妈的惶恐和不自信,认为自己无法承担照顾一个独立的人的责任。这种紧张会无限放大每一个细节,过分牵扯人的精力。
这种紧张很快被另一种更大的紧张覆盖,直至今日我也没有办法很好地面对这件事情,也许有一天我能很平静地和人讨论,也许最终只是自我吸收然后成为更孤独的个体。2020年9月底去青岛出差,多出来了一个空闲的下午,我自己在栈桥附近溜达时看到了很熟悉的建筑,再往前走好像是住过的酒店,一路走到海边,突然豁然开朗。如果紧张和焦虑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全部,那生命本来的意义又在哪里。固然我很担心,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回来之后去看医生,吃了抗抑郁的药,一件件解决手头的问题。很神奇的是,当不再给自己制定目标之后,反而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后面的三年每年都有一次晋升,可能短期达到了自己的天花板。做了一些个人投资方面的尝试,不再执着于公司方面的奖金比例。
其实这也是我这一两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对职业或者人生正向的追求到底是在追求什么:是想要更高的职位,管理更强的团队,赚更多的钱?这每一个都对应着更大的责任和压力,以及更多繁杂的琐事。还是说,其实我的生活才是我在雕刻的一件艺术品,有不错的工作、没有经济压力、能有时间陪伴家人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各个方面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
很难说以后会怎么选择,就现在而言我不想对自己太苛刻,也不会对自己有太多的要求。以前以为做妻子、做母亲、做女儿会改变自己的脾性,但实际只是把锋芒毕露的部分隐藏了起来,内里还是同一个人。在经历了这些之后,反而更接受个体性,也更能接纳孤独。
对了,2023年我要开始念phd课程了,之前我说过想做的事还是会做的。别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