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相亲总结
年末了,我还是想做些总结之类的仪式感的事。但近两年我基本告别虚荣了,懒得粉饰太平,剩下的也就只有诉苦。那么就没必要发微博、朋友圈假装平安喜乐光鲜亮丽,在豆瓣一个人诉苦总结就挺好的。
今年的业余时间基本是在:相亲—失败,相亲—成功—分手,相亲—磨合—失败中度过的。几天前,刚刚经历了今年的最后一次分手。纵观全年,基本上算是活在各种坎坷的类似爱情里。所以若论这一年过得如何,我想想也只能砸吧砸吧嘴,然后摇头摆手,不提也罢。
有些朋友看我认为我已经到了恨嫁的地步。我不认同“结婚狂”,也不喜欢“嫁出去”这样的语境。相亲确实需要在初期把自己的条件化为可量化的价值,但筛选过后还是要靠情义去处,把自己“嫁出去”实在太自轻,也太不把别人当个人,于我来说道德有亏,说出口都以此为耻。结婚不是目的,找到一个可以作为家人的人、并以构筑一个家作为理想才是目的,并且我希望我能体验品尝这过程中的苦与甜。
刚刚分手的这一位确实让我心绪很复杂。也许是因为经过的时间还没有久到能够覆盖住伤痛,我对他的感情还是比较强烈的。各种感情都有。喜欢的部分,嫌恶的部分,愤恨的部分,都很强烈。也许是因为这是最接近无能为力的“被甩”吧,当我说服自己为了对方的好去包容接受对方,对方却说早就觉得我处处不合他意。分手当天我愤怒地拿出他曾经表示“喜欢”我的证据和他一句句对质,却在过程中就已经觉得自己可笑和徒劳。我得到的安慰和建议也是如此,我不该拿他说的话当诺言,或者我不该对一个总是抱着“考察”态度的人真心实意,概括来说,大概是“不要为了得到爱而过早付出,以免受伤”。
不过爱情的微妙在于它不太能给人通用的经验教训,如果非要总结方法论,大约只有“不谈恋爱b事没有”吧。动感情的人在倾向解构的年代里像个傻子,我看别的傻子也可笑,所以我也不乐意承认我当过傻子。一个感性的我想要去接受每一份独特,也希望对方能够欣赏独特的我,被每一个看不上我的人重重地刺伤自恋;另一个理智的我拿着心理学的皮毛知识不断安抚说服,也不断客观地自省,也抑制不住地看不起那个感性的我因此暗自神伤。这两个我在我的脑内激烈地互殴。以至于那个人已经早就退场了,剩下的伤害还来自于我的自我攻击。跟自己好好聊聊,和解一下,是今年年底该做的事。
我那个倾向于依赖友情的朋友会问我,“你觉得情侣能给的支持朋友就给不了吗?”我面对这样的叩问总是哑口无言。我很想说给不了,或许是我的问题,至少我做不到接受任何一个朋友的“全部”。总会有我抵触的部分,影响不到我我视而不见,影响到我的利益的话我只能与之争执吵架。但朋友是独立的个体,我吵过架的朋友没有人会为我收敛锋芒,因为谁也不用跟我一起生活。那么最终我还是孤独的。我想,这就是不一样的地方,不然为什么管爱情叫“亲密关系”呢。为了能够长久地一起生活,为了有效地抵御孤独,双方会为了对方收敛自己,尽量不让对方过分委屈,及时关注双方的感受,及时调整相处状态。我的精力也只够如此用心付与一个活人,所以这个活人必须只能是“亲人”。那么我只能继续找下去,也许永远也达不到这个理想化的标准,那么既然我有了这个意识,既然我已经开始害怕孤独,那我也只能继续寻找了。
今年陪着孤寡老人亲戚看眼病,亲自照顾好几回,也见证了一个老人不成家而多么被其他有家庭的亲戚嫌恶,见证了一个孤独的老人生病不能自理时需要多少人力照顾。我不赞成人人都要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而成家,如果到了那个程度我宁可趁着能活动而自我了结。只是我内心确实期盼能在衰老之前能够“成个家”,拥有一个真正温暖互相体谅的家庭,所以趁着自己还有心有力,我不会因为受伤而放弃。至少努力了就不会后悔吧,我也不认为这样的我脆弱或者偏执,愚昧。
对了,当我真诚地说起这些,上一个对象觉得我过于悲观。他喜欢我的时候豪情壮志地开玩笑说“我觉得我能拯救你”,我在心里表示尴尬却努力说服自己去接受他的缺点;但是居然因为我睡觉总是动来动去对我一夜下头了诶!到了最后分手时历数我令他不喜欢的部分:呆头呆脑,过于较真,敏感脆弱,患得患失。。。我翻看聊天记录,他挑剔我的部分有不少都是曾经令他感到吸引的部分。我对此既感到愤怒又感到可笑,但是也是这么一个人,会对我说他曾经从小就照顾他爷爷给他爷爷洗澡,会对我说他如何体验到家人的宝贵。一个如此珍视生活实感的人却也会在感情上如此幼稚,或者说我看得到他他却根本看不见真实的我。
找对象的过程一个好笑之处就是跟下一个的谈资肯定是跟上一个闹崩的过程,然后永远收获这一个对上一个的猛烈抨击:“这人也太傻.b了吧,要是我肯定不会。。。。”
早晚能攒攒材料写个脱口秀段子,哈哈哈哈。
祝我自己新年快乐,新的一年找对象不要像2022这么坎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