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考古学专题六讲》第五讲:谈聚落形态考古
美式考古特色
人类学系毕业从事考古工作。
聚落形态Settlement Patterns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
(北美洲存有的遗迹与现行的美国文化、种族、立场是断裂的。今美国人探索美洲的印第安文化遗产是从外族的角度来研究,也不掌握原生文明的文字文化传承,所以产生了文化生态学的方法。
(研究方法完全是可以借鉴的,衍生出适合自己的模式也是合理的
美国考古学史变迁:
摩尔根 对印第安人聚落居址的兴趣
北美西南的石屋研究Pueblo
1930s西方考古学从建立“物”的体系到“人”文化社会生活的诉求转变趋势
1940s 秘鲁北岸 安第斯山区研究所 维鲁河谷研究计划Virú_聚落形态方法论
1943 Walter W.Taylor,A Study of Archaeology,*69,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猛烈抨击旧考古,提倡使用人类学来缀合考古器物
1953 GordonR.Willy,Prehistoric Settlement Patterns in the Virú Valley,Peru,Bulletin 155,Burean of American Ethnology,Smithsonian Institution,1953
1953之後,“器物”到“遗址”,考古和研究在入手方式上的转变
1960s New Archaeology新考古学兴起_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
GordenR.Willey and JeremyA.Sabloff,A History of American Archaeology(second edition),San Francisco:W.H.Freeman & Co.,1980稍客观美国考古学史
地理学与民族学的蓝图
Model_建立模型来模仿假设
空间学派Locational Analysis_
_以建立网格的方式来分析Basic Lattice Model: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中房屋与房屋的关系;聚集的密度、分布、范围反应出的关系
_格式化的蜂窝状三级贸易地点排布规则Central Place Theory,Christaller:
etc游戏Civilization等西方历史策略类游戏的网格单位
限制:更符合资本主义的“最大限度最小花销利用资源”原则,但不一定完全适用资本主义之前的古代经济形态。还有更多特定因素。
民族学_
_人与物的关系
_更多古今社会变异蓝图
_位置学派地理学家:分离的聚落间以“结”连接(自然资源、政治、贸易、婚姻、宗教…网络多维叠加後的展现,可分开考察。及在时间轴上因变化的意识形态而产生的变化
聚落形态的考古学研究
(方法简述:房屋_聚落_聚落群_共生贸易区_文化区,构建地理区域内四维体系
(方法特点:分层、分维度、集成
(方法优点:更立体展现变迁过程
目的:用考古来揭示社会关系
亦即:针对社会关系的考古
设想某个时间节点上,某遗址人能够到达、使用的空间范围_由单个遗址组成遗址群
不同时间段的房屋生灭画像,确保“同时”有效性_大致分析年代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人类活动的地点区划_房屋布局、器物特征
MicroSettlementPatterns;MacroSettlementPatterns
如何确定聚落群:
- 季节性、
- 不同功能同时存在的(可以依不同活动划出同时成立的几种圈圈画法
- 更大的共生区域(不同聚落群间的贸易互补关系
- 自给自足的村庄及其周围的卫星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