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树生花》之:贾诩献计张绣
贾诩献计张绣
《汉纪五十四》
汉献帝刘协建安三年(公元198年)
绣①之追操也,贾诩②止之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听,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登城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③,促追之!”绣素信诩言,遂收散卒更追,合战,果以胜还。乃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曹公军新退,必自断后,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既无失策,力未尽而一朝引退,必国内有故也④。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⑤。
【注释】故事背景: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围攻张绣。绣据城坚守,操久不能下。五月,刘表兵援张绣,准备断曹军退路,时有袁绍降兵报绍将偷袭许都。操急退军。①张绣(?—207年),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骠骑将军济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群雄之一。初随济征伐,以军功稍迁至建忠将军,封宣威侯。济死后与刘表合。曹操南征,绣等举众降。因不满操纳济妻邹夫人而袭操,操战败,长子昂、从子安民被杀,典韦战死。绣还保穰,操比年攻之,不克。官渡之战,绣从贾诩计,复以众降。官渡之战,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封邑最多。②贾诩(147-223年),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凉州区)人,西汉著名文学家谊之后。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东汉末至三国初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卓死,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傕败,辗转为张绣谋士,张绣曾用其计两败曹操。官渡之战前劝绣降操。在操选定继承人时助丕上位。《三国志》:是时,文帝为五官将,而临淄侯植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文帝从之,深自砥砺。……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有“毒士”之恶名。《荀勖别传》:晋司徒阙,武帝问其人于勖。答曰:“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③胡三省注:言兵势无常,审知其变,则因败而为胜。④有故,谓有变也。⑤《三国志》: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裴松之注:《魏略》曰:五官将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绣心不自安,乃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