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普拉斯的魔女》读后感
读后感
我是先看了东野先生《魔力的胎动》,微信读书上有不少人留言提到《拉普拉斯的魔女》这本书,说他们是姊妹篇,讲述的都是围绕魔女圆华展开的故事,出于好奇我就把两本书都看了才准备写这篇读后感。
我喜欢东野圭吾是因为自己非常喜欢看推理小说,而东野圭吾是我看过写的非常棒的作家,他的推理在乎逻辑性,在不知觉的过程中设迷解谜,紧紧抓住读者的胃口,不看到最后一刻,你根本猜不到结局。但看《魔力的胎动》时很意外,居然不是一部推理小说,而是一部感受生活,带给人正能量温暖的小说。如果这部小说不是东野圭吾写的,如果不是误打误撞,我想自己应该是不会去看这部小说,因为它并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魔力的胎动》一直到看完,我都不太理解这个题目跟小说里的故事情节有什么联系,说魔力吧,主人公羽原圆华的确有,在没看过《拉普拉斯的魔女》时,我一直都在猜测圆华的魔力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机缘巧合得到的。圆华的性格开始不太讨喜,说话强硬又直白,总是给人不留余地毫不顾忌的感觉,但整部小说看完,不由得喜欢上这么一个性格孤傲,却有着天才大脑,骨子却是温暖又单纯的姑娘。
书中讲述了不相关的五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圆华的魔力所展开,又由最后一个故事引出系列小说《拉普拉斯的魔女》,但真的搞不懂,题目的意义在哪里,可能胎动指大脑吧,有魔力的大脑。
五个小故事,都是由针灸师那由多和魔女圆华串连起来,讲述的是一个一个被生活浇灭所有的光却又被希望重新点燃的小温馨、小触动。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曾经有名气的跳台滑雪选手因为身体原因,在比赛场上无法发挥出最佳实力,心态也随之逐渐崩溃,圆华了解到事实后,用她自己的能力帮助坂屋利用环境优势重拾信心赢得金牌。虽然说比赛实力最重要,但是良好的心态也同样重要,要不是第一轮圆华利用环境优势让坂屋跳出好成绩,重拾了他的信心,在第二轮跳台,没有任何环境优势的情况下,坂屋不可能会正常或超长发挥,坂屋看到了第一轮跳台根据圆华给他的指令,利用风向优势让他取得优异的成绩,潜意识就会认为第二轮继续相信圆华的指令,同样也会取得好成绩,这是因为有了第一轮的铺垫,比赛实力固然重要,但是在坂屋身上,信心显得更胜一筹。在这个小故事中,我最喜欢不是东野老师讲述的情节和带给我们的信念,而且主人公那由多名字的来历。
“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恒河沙、阿僧衹、那由多、不可思议、无量大数。”
她一口气说完这些后问,“是不是‘阿僧衹’后面,‘不可思议’前面的‘那由多’?”
“我只是觉得很少见,但很不错吧?因为是十的六十次方。”
“也有人说是七十二次方。”
“反正就是很大的数字,我告诉自己,这是我妈对我的期待。”
这段摘抄让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我们常用的数字单位个、十、百、千、万、亿、兆后面居然还有如此之多,这些原本是古印度用来计数的单位,现在佛经上面依旧是用这些单位来计数的。
第二个故事讲述的是“接住魔球”,故事背景同样是运动选手,不过这次是棒球比赛,棒球比赛是一个集体项目,需要队友的配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实力。弹指球是指用弯曲的手指扣住球,在几乎不旋转球的情况下投出去。石黑是著名的投手,他所投的弹指球变幻莫测,轨道也极其不规则,所以就算是投手也不知道球的去向,但黑石却有相当高的概率把球投在好球带,可以完全压制对手,但是弹指球却非常难接住,只有跟黑石配合相当默契的三浦捕手可以,他们自然成为非常好的搭档。
故事的起因就是三浦的膝盖有了严重的问题,面临退役,就需要找到可以接替三浦接住黑石弹指球的捕手,培养了好久的弟子山东却因为一次失利心态崩溃从此再也接不中弹指球,也不愿意在继续接球而让大家头疼不已。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捕手,那么优秀的黑石和三浦都会双双退役,这不我们善良的魔女圆华又开启出手拯救失意选手山东的故事。
圆华的能力是预测,可以预测一切物理现象,用她的话来说“根据各种情况、气温、地形、树木的摇晃、烟的流动、云的动向、太阳的位置、根据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和身体感受到的一切进行判断”所以她只能预测已经发生的现象,而无法预测还未发生的现象。
圆华利用自己的预测能力为山东上演了一出戏,展示给山东她一个身材柔弱从未正式训练过棒球的女生也能顺利接住弹指球,只要克服心理障碍,努力练习就一定能做到。
但是作为读者,如果我是山东,感受到的只能是我连一个少女都不如,这就是人和人之间差距,让我更加羞愧和备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放弃棒球。但是东野先生硬是给圆回来了,主角光环吧,魔女永远不会失败,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山东重拾信心,顺利接到弹指球。
第三个故事我感觉有些牵强,像是硬生生拼凑出一章来刻意凸显圆华的能力。那由多中学老师的孩子因为一次意外坠河导致大脑损伤成为植物人,老师就一直活在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中,觉得自己当时没有下河救孩子还拦着老婆不让下河,才导致孩子变成现在的样子,这个心魔一直困扰了老师好多年,圆华通过一个实验,把实验室的假体人放到当时发生事故的河流中,证明如果老师和妻子当时下河救人的话,结局就是除了孩子,他们夫妻也会双双身亡。这才帮老师破除心魔,回归正常生活。这个故事嫁接的有点牵强,湍急的河流本身跳下去救人就很危险,这应该是常识。而且当时事件很轰动,现场医生、警察、甚至是媒体在后续报道中难道不会提到这个问题吗?还因为这个问题让老师无法工作,妻子和自己产生隔阂,自己愧疚到对孩子不闻不问。尤其当事人还是老师,我不理解怎么会有这样的情节,这样庸人自扰的状态居然持续了很多年,每年的同一天去现场看河流思考,既然想验证,那就努力去尝试啊,难道只是去河边感慨一下自己当时是多么无能吗。我觉得这个故事真的是个败笔,要说唯一的作用,就是提到圆华的父亲,天才脑外科医生羽原博时,为系列小说《拉普拉斯的魔女》做了铺垫。
第四个故事触及到了当下很有争议的话题,就是同性恋,帮助一对男男同性恋,证明他们彼此相爱,并没有一方因为世俗的眼光而结束生命。利用圆华的预测能力找到大自然的声音,我觉得这个切入点很棒。世界上任何一种感情都值得被珍惜和尊重,这也是东野圭吾想要给我们传递的态度。借由这个故事,引出主人公那由多也是同性恋,这是隐藏在他内心最深的秘密,小的时候拍过一部同性恋片子,又被其中一个导演侵犯导致内心对同性恋相当排斥,无法走出儿时的阴影,也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感情。这些问题都被圆华所发现,用强硬的手段帮他揭开伤疤,回忆过去,抚平伤口,结局虽然是好的,但过程是残忍的,手段也是我无法理解和接受的。这一段是圆华最最最不招人喜欢的场景,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不愿意面对的过去,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可以再一次承受回忆带来的伤痛;不是所有人你逼他面对就可以释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看似为你好实则很越界的行为。圆华的行为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没有边界感,用自己能力和自以为的好心去干涉拯救别人,这次的举动和之前帮助别人重拾信心的举动完全不是一个性质,但是作者把他们归为一类了。
每段故事看似没什么关联,但又细微的联系在了一起,最后一个故事,也就是引发《拉普拉斯的魔女》这部小说的前篇吧,日本一个温泉小镇发生硫化氢中毒事件,这次的事件被专家证实的确是意外。却引发深思,这种户外硫化氢中毒事件,人为造成的可能性几率是零,但是如果真的有“魔力”存在的话,就可以成为自杀或者他杀的利器。
《拉普拉斯的魔女》讲的就是在不同地方都发生了户外硫化氢中毒事件,看似不可能人为的自然现象却隐藏着深深的阴谋。
“你有没有听过数学家拉普拉斯?是一个法国人,他的全名叫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桐宫玲问青江。 “拉普拉斯?不,我没听过” “假设有智者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所有原子的目前位置和运动量,他就可以运用物理学,计算出这些原子随时间的变化,进而完全预知未来的状态——”桐宫玲用好像在朗诵诗歌版的语气说道,“拉普拉斯提出了这个假设之后,这个假设中的智者被称为拉普拉斯的恶魔。谦人的预测能力和拉普拉斯的恶魔很相近。”
这是文中的一段摘抄,讲述圆华和谦人的超能力到底是什么,圆华的父亲羽原博士是天才脑外科专家,因为一次给硫化氢中毒成为植物人的谦人做他自创的手术意外发现谦人有了超能力,就像是人工智能超级电脑那样,可以在瞬间根据周围因素推测物理现象及未来变化。为了验证这个变化是个体本身造就的还是手术原因造就的,就需要证明试验的可复制性,羽原医生在自己的女儿圆华身上做了同样的手术,得到了验证,这个手术只要在人的大脑固定部位安装芯片就可以得到一个超级大脑,这有点像美国电影《超体》,女主的大脑不断被开发,成为超级人,唯一不同的是圆华和谦人开发的是大脑,而超体是随着大脑的开发全身都发生改变。
故事就是谦人利用自己的魔力,完美制造了两起看似天衣无缝的大自然吞噬事件—硫化氢中毒。这部小说不算一个推理性强的侦探类小说,给人更多的感觉是作者对人工智能或者是超脑开发的态度和深思。其实故事刚看就能猜到凶手是那个去凶案现场踩点两次的年轻少年,只是不知道他的名字以及作案动机和作案手法。全篇都在娓娓道来诉说两个拉普拉斯是如何得到魔力,谦人制造命案的缘由,以及大家追寻真相的过程,却唯独少了作案手法,两起事件都没有交代谦人是如何在户外把人为的硫化氢中毒事件伪装成自然意外。
有一个场景是圆华向大家解释谦人是怎么制造命案现场的,用自己的超能力来证明对她和谦人来说,制造这种不犯法的杀人事件是非常轻而易举的,但我总觉得不在同一个场景中缺乏说服感。
说到犯罪动机,谦人的父亲就是曾经带给那由多童年阴影的导演,他是一个父性缺乏症患者,简言之就是没有同情心和共情感,他不会有保护欲,通常是很冷漠的,无论对任何人。但也是个电影天才,终其一生都是为了拍摄极致的电影而生,是个完美主义者,需要自己拍摄的电影完美,需要和自己匹配的家人完美,当出现不完美的家人时,第一反应是除掉,所以利用硫化氢毒死了自己老婆孩子,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子躲过一劫没死,然而世事难料变成植物人的儿子居然奇迹般的康复了,不仅康复了还拥有了超能力。他在博客上所营造的悲痛父亲形象,温馨美满的家庭氛围统统被推翻,迎来知道真相的谦人的复仇。文中除了谦人的复仇外,还有一条线就是圆华为了拯救谦人犯罪后自杀,追随谦人阻止他的行为。圆华成功了,谦人在最后一刻放弃杀了他丧心病狂的父亲,不过他父亲却在最后选择自杀,没有讲明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对于他父亲这样一个只在乎自己感受,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应该不会因为愧疚而选择自杀,很多点都没有解释清楚,结局有点潦草。
抛开这个故事背景,羽原教授这个手术是考验人性的,在大脑植入芯片使人变成超级大脑,而且可以复制到任何一个正常人身上,这项技术如果公开,那么必然造成全世界的恐慌,人人都可以变成超级大脑,或者说资本可以控制世界。
你刚才说,大部分平凡的人没有留下任何真相就消失了。这种人无论有没有来到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都没有任何影响。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推动这个世界运转的并不是一小部分天才,或是像你这种疯子,那些乍看之下很普通,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价值的人才是重要的构成要素。人类是原子,即使每一个个体都很平凡,无自觉地活在世上,然而一旦成为集合体,就会戏剧性地实现物理法制。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个体不具有存在地意义,没有任何一个。
我很喜欢谦人的观点,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少数天才推动的,而是我们这些平凡渺小的人类堆砌而成,平凡造就的不仅仅是平凡还有进步和意义。这也可能是东野圭吾想告诉我们的,他的小说已从纯本格推理延伸成对人生对科技对未知对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