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疫情,我更不怕死了

在照顾阳了的老公和翀宝的三天后,昨天我也阳了。今天早上起来,头脑清醒了一些,有感而发两点。
一,关于修心(做心理咨询时vs 个人修炼时)
二,关于疫情的一些思考
一,关于修心
这几天在学习正念,最大的感悟是了解到起心动念和语言对潜意识的影响。
我以前对于不开心的事会记录下来,发泄一下,有时会发个朋友圈或者找朋友聊聊来赢得一些共鸣。殊不知,这些都是在加强以往的神经回路,亦即往我们在那个记忆的潜意识里添砖加瓦,以后它们可能更容易冒出来。
问题又来了,那么我在心理咨询时跟咨询师吐槽时呢,还不是赋予那类事情以能量了?
我想了想,是这样,确实走一遍会加深,那么如果咨询师还是以你以往的相处模式对待你,那么那条路就会加得更深,但是如果是以新的方式处理,以前的想法和模式就会调整,也就是建立一条新的神经通路。而且,在关系的加持下,这条新路会踏得更深。
那么在没有咨询时,只是个人修炼中,怎么做呢?
我在看了欧荷波诺波诺法相关的书(零极限清理法),和相对系统地学习了几天正念(正在进行中)后,感受是,当觉察到旧的模式又出现时,及时阻断。
零极限是怎么觉察的呢?
不觉察,反正经历过的它基本认为是历史重演,就对那些人和事说“谢谢你、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四句话,以此从原有回路里出来。当你达到空的状态时,灵感就出来了。
我的实践感悟是:说完这四句话,在一些小事情上OK,但是引起激烈情绪的状况,并不能完全放下,我还是像念咒语一样一遍一遍重复,可是收效甚微,甚至有点烦躁。我感觉我需要其他的方法作为补充。
这段时间学习的正念是如何觉察的呢?
它以身体作为入口,有意识观察自己的身体,感觉到身体某个部位有紧张时通过呼吸去放松。另外,以语言作为入口,观察自己的想法和起心动念。可能我还没学完,以上是现阶段的感悟。
再有,我想到以前做过的断舍离分享和组织一些伙伴一起实践,我觉得也有作用,
那时,我们在做什么?
以物品作为入口,去观察自己的内心和人际,通过和不需要的物品的告别,去给往事画上句号。
我感觉这三种方法,有点像心理学上的暂停法,让自己从原有的模式里暂停。
对了,我最近又在二刷《积极情绪的力量》,我感觉,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并再次意识转念的重要性。印象中很重要的话是,问问自己:当下什么是顺利的?什么是美好的?
二,关于疫情的一些感悟
这次疫情,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一次很好的危机预演。
预演什么?
如何应对疾病,应对会到来的危机,甚至如何应对死亡(咋有点沉重)。
这次经历,和当年生孩子的经历有点像,都是知道要发生了,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采取措施,就等着信号来临。感觉和以往习惯不同的地方是:不能洗头洗澡,床头放着吃的、喝的、药、手机、充电线,让必需品触手可得。恢复方面:都是基本躺着等恢复,等体力好一点下床走走。
不知道你有没有读过托尔斯泰临终前的日记,摘录两小段:
1858年9月19日,很愉快,决定了,应当爱,应当劳动!就这样。
1858年9月20日,很累,不想爱了,也不想劳动了。
不知道这样的感受你是不是很熟悉?反正我看了,笑了。自己也经常这样,特别是状态不稳定的时候。我猜,托尔斯泰可能也是因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身心不太稳定,才有更多这样波动的想法。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处于青壮年,还不需要去面对最终结束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的父母可能正在这个阶段,而我们终将有一天也会不可避免地直面。我们现在朋友圈的“阳“了,”阳康“了,以后,就会以另一种形式在生活中出现,可能是去医院看望亲戚友人”病倒“了,”出院“了,抑或是其他的结局。
看到此处,你的心情可能有点沉重,我自己想到这儿也是。不过,我觉得不是坏事。
想到一句话,“曾令你世界观崩塌的事情,如今你视之为理所当然,那便是一次成长。”
提前体验类似的感受,把有些事情想通,或许可以让我们平时更安然一些。
对于,说个关于药的神奇经历。
这次,我意外地囤了一盒布洛芬,因为前段时间拔牙,医生让买的,说拔牙后疼得吃不消就吃一颗。
就是这盒药,“救”了我们一大家子。
我很早就有意识要备个药箱,即使没有疫情,各种常用药都备一点,只是没有完全贯彻。
而且这种动力,随着疫情全面放开的日子的临近,而越强烈。我想,拔牙那件事可能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因为如果没有提前处理智齿发炎的问题,这次肯定更严重,而且还意外提前备了一盒重要的药。
我想这可能是放松后,在不做计划时,接收到的“宇宙的信号”。
你可能觉得有点悬,我觉得是高感知人群的本能。就像地震前,老鼠等动物会提前逃走一样。
不过,我正在培养重视本能和直觉的能力的过程中,所以,有时还是会忽略它们。
这次疫情,也是反思日常风险控制的好机会。
我想到张潇雨老师(我很欣赏和尊敬的一位老师)因为高度近视,在家里准备了几副眼镜,这种风险意识特别给我启发。
以前,我在公司里做过ISO体系相关的事,我想,PDCA(plan-do-check-action)这些流程,也要重新拿来指导日常的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现待业中)。
在ISO体系中不仅提到计划、实施,还有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纠正措施是对过去的一种纠错,预防措施是为接下来的事增加安全感,在这之下,我们或许能更快乐地玩耍,肆意地驰骋。
我也很想做到学霸猫老师(另一位我很尊敬的一位老师)那么随心,即使出行订酒店这种事,都随遇而安,完全不担心。这对于我来说,好像不太容易,可能内心还是有些担心和恐惧在。
那么,我想,现阶段,在跟随内心的同时,也可以借鉴西方做事的方法。比如一些工具:GTD,生命之花,愿景墙,番茄钟等等。
在这些东西的辅助下,先启动起来。我回顾了一下自己的一些模式,可能我不适合用某一种固定方法,而各种方法的融合或许更贴合一些,就像炒菜时我经常用到丰富的食材,也许这也是我内心的一种外显吧。
最后,圣诞节快乐!愿我们在经历了这波疫情后,都能诞生出一个和以前不太一样的自己。
Helen Zhang
20221225
下午13.51
© 本文版权归 Helen_ZhangTT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