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减肥心得

两天前,早晨起床照例称了体重,体重秤上显示的数字是69.9,今早显示的是69.5,这意味着,近半个月后,我的减肥工作终于迈过了艰难的一道坎,恢复了往下掉的趋势。这两天,我处于一种莫名喜悦之中,就是那种看见什么都觉得高兴,喝热水也高兴,看猫打呼也高兴,户外骑行也更有劲,毕竟在减肥这件事上,算是收获了一次小小胜利。
谈起减肥这个事,人们的交谈及印象当中,似乎总需要一个契机,需要下定一个决心。我和几个前同事分享减肥成果,我说我已经减了25斤了,改天约个饭吧,让你们见证下我的减重效果。前同事恭喜之余便发问,“是什么动力,让你突然改变?”,我一下就被问住了,最后只是回复说,不是想减嘛,以前总觉得自己做不到,今年什么也没做,至少做成一件事吧。
是的,关于减肥,我不能回想起那个所谓内心里的决定性瞬间,我只能够回想起大致开始时间点,那是在9月底,我买了新的自行车,买了无绳的跳绳,那个时候,我并没有把减肥当做一件郑重其事的事情,只是觉得应该找点事来做,于是每日跳绳,每日骑行。只是慢慢地,我看到体重数字开始往下降,我才意识到,减肥这件事在我身上是有可能完成的。于是我开始控食,戒掉各种饮料零食,每日正餐主食只吃小半碗,而跳绳及骑行的剂量也逐渐加多。也看了许多成功减肥者的分享视频,经验总结浓缩成一句话,无非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那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而我认为,更重要的,其实是内心层面上的东西,比如建立信心,比如放松心态。从9月份到现在,我从没有为减肥这件事设定一个非此不可的数字目标,我只是想要去做一些事情,然后尽量让自己去靠近所谓“管住嘴迈开腿”这六字箴言,过程给了我正反馈,正反馈驱使我继续做下去,于是便有了如今的结果。我回过头来想,如果在一开始,我给自己设定一个减重25斤甚至更高的目标,减肥这件事就会变得很重,我会对过程中每一次称重的数字过份关注,会计较得与失,会心生杂念,那么我是决然做不到的。
总的来说,一开始我本没有把减肥当做一件事,减肥倒成了整个过程里被做到的一件事。那么,就没有任何驱使我想要减肥的主观能动性的事情或时刻吗?有的,有很多。

过去这三四年时间,我的体重逐年上涨,我的感受是,人越来越容易感到疲惫和倦怠,这个缓慢变胖的过程让我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越疲惫越渴望懒散舒适的状态,越懒散就越容易疲惫,每当内心觉得很累时,便总是想要饱腹一顿或瘫倒在床的下意识,让我内心无比痛恨。在这些时刻里,我无数次想要下定决心减肥,只是每一次总会因为对数字目标的不自信而作罢,于是佯装一副对体重不在乎的样子。
今年夏天,我的体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值,83公斤,但凡见人或是在朋友圈分享照片,所能得到的评价或反馈,一定包含“你月半了”这句,或者“更有安全感”、“更稳重了”等高情商变种版本。这让我很苦恼,我没能和变胖的自己真正和解,寻求到一种更正向的自我相处方式,这些调侃的话语倒像是一次次提醒。关于减肥这件事,过往我只是无法承担“决心”、“坚持”这些字眼,但每次看到镜中或照片中的自己,毫不夸张地说,我都曾生出过这样的念头。
减肥很难吗?它其实并不难,在这三个月里,我只是做到两件事,第一件:每天跳绳平均2000到3000下,每周骑行3到5次,每次平均25公里。第二件:吃的很少。人就像是一个储水的容器,运动好比输出,饮食好比输入,“加大输出收紧输入”就是减肥在术的层面上的全部奥秘。减肥很容易吗?也并不,减肥是与人的天性战斗的过程,所谓天性,是人天然会靠近舒适靠近美食靠近惰性。无论设置怎样的心理进入状态,也必须经历这场战斗。在这个过程里,我仍旧会有无数次不想跳的时候,会有很饿的时候,怎么办呢?在很饿的时候去跳绳1000下,那是效果最佳的选择,你会感受到身上的赘肉在跳动,身体会迅速发热,那是脂肪在燃烧。我有个朋友,最近两年也完成了减肥这件事,最近开始夜跑,那天发了条朋友圈,我深以为然,他写:今天不想跑,所以要来跑。
我也知道,目前我仍只是处在一个漫长过程里,好比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如今攻取的阶段性成果我能否守得住?接下来是否还能再下一城?这依然是我将要面对的课题,而在这个课题里,我也必然需要拾起类似“决心”和“坚持”这样棘手的武器,正面作战,哪怕负重也要继续前行。
最后:无图无真相,贴几张现在的照片以示证明减肥之成效。
诸君为证,我还能更瘦。



题图:《瘦身男女》剧照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付突突,你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
7月初,建了个叫做“让我看看你那里的夕阳”的群,我决定,每天当我更新推文时,都在这个板块为大家分享一处夕阳。
今日份,来自我自己,12月11日于上海黄浦江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