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默《心经》有感
早上5点半醒来,在床上躺了一会儿,想了一下今天的事情,差不多快6点起床,去开母亲的门,问她饿不饿,吃不吃东西。
她说要吃。我赶忙去厨房,把昨晚睡觉前煮的薏米山药粥,开火再煮开。
我以前不明白,为什么古代的人,一大早喜欢去给母亲请安,以为是礼节。这次母亲生病了,我才知道,这是关心,也是了解母亲身体健康情况的重要时刻。
很多时候的想当然,自以为是,其实我都是错的。
第一次煮薏米山药粥,我把薏米泡了5个小时。没想到,一颗小小的薏米,煮好之后,居然像一朵盛开的小棉花。盛一小碗,加盐,端到母亲卧室,她披衣坐起来吃饭。我还没有吃,没有牙齿的母亲说,吃得动,不难吃。
我要多学习几种早点做法,供糖尿病吃得少饿得快的母亲选择,目前有四种:
1,荷包蛋
2,肉圆子菜汤
3,麦片
4,薏米山药粥。
等母亲吃完睡下,我看时间还早,心中记起几年前熟读的《心经》,好久没有写字了,决定把它写出来。菩提萨埵和三世诸佛,两个名字的位置记混了。该打板子了。
这次默写经文,因为有母亲的病在我的脑海里,所以我对文字的理解很不一样。以前是文字,这次有具体的形象了,具体的症状了。
我们身体的受想行识,是一个连续持续的反应,一般人很难超越身体给予的各种刺激,反而会受困于此。
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心,如果不开拓一个新的境界,就永远受困于身体,受困于地方,受困于某人某物。就像囚犯一样,被牢牢控制住。需要给我们的心,找一个称之为“心境”的地方,那个地方不在远方,就在此时此刻,就在一念一念中。
每一念,都是正念,很难。
我开始意识到我的念头,就像小孩子一样,东奔西跑,来来回回,定不住,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在干什么?,都是被动反应,无意识反应,就像风一样来去。
给母亲请安,给她做一顿早饭,她的情绪就不会被饥饿带偏,我又该怎么办,才能不让我自己的念头,到处乱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