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三次拆家,何为家?
我咋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有自己的家,能睡在自己的炕上。
——《隐入尘烟》
有人赞它,说它是国产艺术电影崛起之光。无一句苦,处处皆苦,无一字爱,处处皆爱。
有人骂它,说它是典型的是对中国农村的污名化,想通过献丑拿奖。
作为地产号,写影评看起来确实有些“专业不对口”,但在看完电影,我们还是想聊一聊电影中和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房子和家】。
房子和家
贯穿整条故事线
残疾、患有尿失禁的农村妇女贵英,终年在哥嫂房后的窝棚里生活;光棍马有铁没钱没房,是个只知道干活、不懂得拒绝的特困户。
两个被各自家庭抛弃掉的可怜人,通过包办婚姻走到一起,没有现代爱情故事中的难忘邂逅,有的只是沉重生活下的相濡以沫。

两个原本都住在各自哥嫂家的人,结婚又没有房子,只能借住在村里那些没有人住的房子里。
但是突然有了政策:原房主没有在这里居住的房子可以给钱拆掉,或集中新建补贴同样的钱。
于是他们被迫搬家,有人支招还有别的房子可以临时住住,好景不长,第二个房子没住多久房主回来要拆房领钱。
为了有安定的生活,不再每天为了明天住哪儿担心,马有铁决心盖个房子,让他和贵英有属于自己的“家”。
脱土坯,砌墙,贵英帮忙搬搬抬抬杂物,千辛万苦脱好的土坯,又遭遇暴风雨......盖房子的过程中虽历尽万难,但也有属于两个人平实而质朴的浪漫。

被马有铁摘了又贴,贴了又摘的大红囍字;孵小鸡时从纸箱透露出来的满天星光;两人一起为对方用麦粒“种”花;曹贵英会为晚归的马有铁担忧;马有铁为了不让曹贵英因痼疾自卑,买件超出经济能力的大衣.....

当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盖的房子后,曹贵英眼泪婆娑对着马有铁说:“我咋都没想到,我这辈子还有个家。”
本以为房子作为“家”的载体,是苦难的救赎,随着住进新房,两个人的苦日子已经到头,即将开启幸福的新生活。
房子盖了、院子有了、麦子割了、苞谷收了、鸡下蛋了也养猪了,当我们以为这会是最终美好的结局时,但命运却总是不尽人意。
曹贵英意外落水溺亡。
再后来,推土机推掉了他们一起搭建的土砖房子,烟尘弥漫时,马有铁和曹贵英过去的生活,也如电影的标题一般,隐入尘烟,不留痕迹。

有了家的温暖
才是最美好的归宿
相信看完这部电影,会有人产生疑问:生活这么苦,贵英和马有铁为什么这么执着盖房子?
回顾电影,无论是马有铁和曹贵英辛苦建造的小土屋、被推倒旧宅墙上的鸟窝、孵化鸡蛋的纸箱、被贵英不小心拔出的麦苗或是四处搬家都一定要带走的大红囍字,都或直白、或间接的向我们展示着一个“道理”:
房子作为家的载体,是精神寄托和归属。有了家的温暖,才是最美好的归宿。

从四处借住到两次被房主要求搬离,贵英和马有铁直到拥有自己房子后,才真正感到了踏实,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回到现实,身处城市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相对于电影中贵英和马有铁的苦难人生,我们确实要比他们幸运不知多少倍。
但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却也同样面临着相同的“境遇”:
想住进真正属于自己和家人的家中,努力打拼着、奋斗着。
亦或是想要让家人能够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而继续努力打拼、奋斗。
毕竟,谁不渴望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生活?
除了承载家的温度,房子,虽然不会是彻底改变身份、命运的通行证,但却会让人在试图摆脱窘况、在奋斗前行的道路上多一份底气。
正如《隐入尘烟》中看到的,片中的土坯房是经过日积月累一块块泥砖堆起来的。而对于现实中还在买房路上的所有人来讲,买房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像电影中这样充满着坎坷。
但在电影中贵英和马有铁对于生活、未来的期待和向往,对买房路上的购房者也同样是一种激励和鼓励。
最后,也祝愿每一位在买房路上奋斗的人,不会被生活“隐入尘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