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索文:写作是要把所有的快乐和悲伤都再经历一遍
11月26日,在星城长沙,也人携手网易“人间theLivings”栏目和长沙不吝书店一同举办了“寻味之旅——《胖子美食家》新书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由网易文创人间工作室作者、青年作家索文和网易文创版权经纪业务部暨人间工作室总监,担任人间工作室“人间theLivings”“戏局on Stage”负责人沈燕妮围绕《胖子美食家》一书展开讨论。
《胖子美食家》的封面是谁?索文为什么要重新开始写作? 写作网易 “人间” 专栏时收获最多的是什么? 在写作《胖子美食家》期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种种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寻味寻答案。
索文:大家好,我是索文,是《胖子美食家》的作者,但是这本书封面上的人不是我,是上海书店出版社请的一个模特,跟我有几分相像。我先讲讲这本书。

这本书是我在网易“人间”连载的专栏,叫“胖子美食家”,这个名字是燕妮帮我起的。当时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我自己想在“人间有味”的大栏目里面,给自己写一个小栏目。当时也是燕妮的提议,说干脆你自己开一个小专栏,就叫“胖子美食家”。因为当时我是一个195斤的大胖子(笑)。正好那一年我的血压已经有120到170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数据。医生也已经跟我讲了,主要就是要健身、要减肥,把自己的体重减下来。然后就是一个漫长的长达三年的戒碳水时间。所以这15篇里,每一篇都承载着我对碳水的思念,基本上也是糖盒子、面条、米粉,这些我特别喜欢吃,但是那三年里面我基本上不吃这东西。我可能就是把吃的细节,用自己无限的向往写得更深入一点。我既然吃不到,那么就写下来。网易“人间有味”栏目的发布时间也非常有趣,它会安排在晚上十点多,大概是你吃过晚饭的四五个小时之后发布文章,正好无缝链接到夜宵。直到今年我才恢复碳水摄入,美食越得不到越思念,所以我把这些都写下来。
沈燕妮: 我是网易“人间”的负责人沈燕妮,之前在跟上海书店出版社签这本书的时候,我就答应索文说,如果有了线下活动,我就一定要去跟他一起。他在2017年出了《我的浏阳兄弟》这本书,当时我们在长沙做了一个线下活动,但是鉴于现在的特殊情况,我就只能用这种视频连线的形式和大家见面,非常抱歉。
其实从索文刚开始在网易写作的时候,我就是索文的编辑,虽然这几年我手上带着的作者越来越少了,但是我非常开心,我仍然是他的编辑。今天其实我是很想跟索文一起聊一聊,当然首先是像朋友一样聊天,因为我们本身就认识了很多年,编辑和作者已经是朋友了,其次也是希望能借这个机会向大家,向更多的人能呈现网易“人间”对于美食,对于类似这种主题文章的延伸和拓展。
首先还是要先夸奖索文,因为这么多年坚持写作,非虚构本身是一个非常不容易写作的领域,因为你要写的是你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
某种程度上我们都知道,在我们人生过往的这么多年里,如果想要把自己过去发生的事情很详细地用8000字以上的文章写出来其实并不容易,而且真正地想要从文字中把自己内心想要展现的东西,一些很微妙的东西展现出来,这也需要功底,所以这也是我觉得索文一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青年作家的原因。我非常喜欢索文的文字,出于我和他一起对他的文字的热爱和认可。我们能一起合作到今天,对我来说也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
我觉得索文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最开始在“人间”写作的时候,差不多2016年到2017年,这会对大多数读者和关注你的朋友们会比较有帮助。

索文: 无聊的时候,就会写,我有想过,为什么要开始重新写作?是因为2015年股灾对我的打击很大,我也在文章里写过。那段时间我只能写点文章在网上投稿,创造一点经济效益。正好网易“人间”收留了我(笑)。而且网易人间要求的8000至1万字,差不多也是保证一篇故事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一万多字也是对手机用户阅读的极限。
沈燕妮: 刚才你也说了,什么时候开始写美食,我甚至都有点忘了,你的第一篇到底是出于什么机缘写的?我好像记得是“人间有味”,那时候我们打算开启一个连载主题,希望大家以食物为核心,但其实是写食物背后的人物情感故事。作为“人间”的老作者,在我们有了任何一个连载主题的时候,我都会先向索文问问看,问他有没有想要写作的意愿,没想到他真的有一个很长时间的写作,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能以一本书的形式和大家见面,是挺不错的一件事。 “人间有味”我们也有出其他作者的合集,但在我看来你的东西还是一定要单独结集会好一些,因为你自己像是一个宇宙或者一个不一样的气场在那里,其实是非常让人感动的。 我一直有一个小小的疑问想问你,每次看你稿子的时候,你特别喜欢或者是更希望去写一些童年时候或者是年轻时候对于食物的回忆,这对你来说算不算是也是带有怀旧的情感在里面,还是说你印象中的美食是因为童年给你留下的记忆更为深刻。
索文: 现在好吃的太多了,所以你吃一口就会忘记了。小时候基本上父母鼓励你的方式都是说给一口好吃的,我是七零后,那个时期物资匮乏,书里有篇故事是讲“茴香肉丸”的,我印象特别深刻,当时有位读者留言:“为什么只有过年时候才会吃肉?”当时编辑回复他说:“因为当时这些东西都很可贵,只有过年才舍得吃。”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的回忆,今天什么都可以吃到,于是吃过就会忘记,所以回忆就显得格外珍贵。
沈燕妮: 那你是会先想到食物再想到食物背后的人和情感,还是说这样的情感在某一个时间节点让你有所感触,然后再去回忆当时它跟哪一个食物是相关联的,你在写作的时候是怎么寻找和处理这种关系的?
索文: 对于我自己的写作来说,其实就是一件往事浮上心头,你有表达的欲望,像这种带有情绪的文章,用文本的方式表达和现在用说话的方式来表达是不一样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
沈燕妮: 当然我们还是希望大家去看看《胖子美食家》里的文章,从中感受到你在文字中的情绪表达,我觉得这是特别微妙的一件事情,你也处理得非常好。
在网易“人间”这么多作者里面,索文的文章是把情绪和事情本身把握得较好的,因为大家平时关注类似的作品就知道,把情绪放到文章里面,非常容易过犹不及,我们编辑部还认真探讨过,为什么类似的东西那么少,这个度是很难把握好的。所以我们推荐大家去看《胖子美食家》,去揣摩文字中表达的东西。
其次因为你在长沙,我不是长沙人,我在长沙旅游的时间也非常有限,我也有幸去过一次浏阳,是索文邀请我的,我能感受到的对应文章也只能是一些皮毛,我很想听你聊一聊这一片土地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者说有没有这种乡土的情感在里面?
索文: 时间都是带有滤镜的,但是所有的悲伤都是慢慢生长的。经历过快乐大家就都能体会,快乐是很短暂的,我今天很快乐,当下我很快乐……但是所有的悲伤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二来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看日本文学作品,他们很看重内心,强调一种“物哀”,按照我的说法,你看某些日本文学你可能要配火锅一起看。所以回到我刚刚的讲法,我们不想把一篇文章或者一种情绪讲得太深,太深就会很容易陷进去,非虚构写作又是真实的,我沉浸进去就很难拔出来,这也是对我写作的一个困难。
沈燕妮: 在写作中你觉得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索文: 沉进去不困难,拔出来才困难。人出生时是一个圆,但成长到这个年龄段,这个圆上有了大大小小的缺口,你把它们写下来,其实就等同于你把这些缺口过一遍,你要把所有的快乐和悲伤都再经历一遍。快乐已经过了那个时刻,不会再快乐,但悲伤还是悲伤。
沈燕妮: 那这本书里面哪篇文章是你自己比较满意的?有没有让你写完了之后觉得特别痛苦的?
索文: 其中有一篇大概写了三个月,那是唯一一篇我没办法用第三人称写,只能用第一人称去记录,大家想知道哪篇可以买来看看,因为用第三人称我无法代入。
沈燕妮: 我觉得你对留白的处理特别好,其实你刚才也说了,不要把情绪写得太满,你自己在写作的时候会格外注意这件事吗?
索文: 基本上会成为一种习惯,但是你无论怎么样去写,我觉得克制最重要。第二点就是永远不要自我感动,因为有时候你自己很感动,别人会觉得那是一个笑话。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的那些情绪都是散的,是我在业余时间写出来的,不是我用一天两天连贯地去写的,所以相对来说它也会克制一些。 我之前不是说一个“八百理论”,每天要求自己最少要写800个字,因为你的情绪不是每天都在,但是你要让自己的写作习惯持续下去,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沈燕妮: 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绪被推得很高了,然后不想停下来,或者就一直这样写下去的情况?但你还是会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这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写作习惯。
索文:
你最开始的写作是凭着一股冲劲写完的稿子,其实很多地方的修饰是不够的,所以真正来说,用一股热乎劲写出来的文字并没有很到位,回过头再看两三遍就会发现还有很多错别字,所以我一直会让自己多看几遍稿子。 以前我写过一些纯粹以抒发情绪为主的文章,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作为依托,所以说现在我还是觉得我在“人间”学到的这些东西,是有技术性的,会把一个故事讲得更完整,而且按照字数要求我必须要写那么多字,我会通过一些细节,让那些情绪变得更加丰满,不会像以前那样,纯粹是想着来的情绪,讲一个故事,情绪先行,略化故事,简略地讲一下故事结构,那样对读者是不友好的。
沈燕妮: 你在写虚构和非虚构之间会不会有一些彼此不能完成的东西?
索文: 我其实不是很擅长虚构的类型,反而是《胖子美食家》这种非虚构才是我的写作舒适区。
沈燕妮:
大家手里拿到的《胖子美食家》这本书,它并不是索文刚开始写作时呈现的状态,其实背后有很多年的磨练,经过每篇文章、每个字句的反复修改和反复斟酌,加上出版社老师的努力付出,最后我们一起呈现出这本书的最好状态,当然这也离不开索文老师这么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很希望能够让大家看到你每次写作背后的想法,你觉得写作带给你什么?

索文: 应该这么说,这么多年写作下来,我也算有了不错的收获。我拿稿费办了健身卡,190斤就这样减下来了,这也是我的收获。(笑)
沈燕妮: 接下来你会对写作这件事情有什么样的期待吗?
索文: 期待其实没有,如果一本书是一个小目标的话,我就已经达到了两个小目标了。我是一个业余作者,其实我写作的前三年给我带来的最大痛苦就是失眠,因为所有作者几乎都喜欢在夜晚写东西,那个时候最安静,也最有灵感。但我在写作的时候陷进去了,躺在床上根本睡不着,情节就在你脑海里继续发展下去。失眠是写作带给我最大的困扰,所以现在我晚上睡觉前不会写作,我也不给自己的写作设置什么期望,这样也许能让我的状态好一点。
沈燕妮: 对,但写作本应该是一件治愈的事情,包括关军老师之前也在说,希望通过写作能得到安慰。如果说写作会让人不愉快,其实还是应该去寻找一些能够让你得到安慰的东西。
索文: 写虚构也能给我带来安慰吧,写《胖子美食家》为什么说是我的舒适区,是因为我提笔就能写,从写作来说它是一个舒适区,但从写作带来的后劲来说,却是很折磨人的。800理论是对虚构来说,对于非虚构来说的话,写完一篇稿子我怎么都得休息一个月。
沈燕妮:
我其实有时候也会想写,有选题,真的是每一次自己想写东西的时候,会先想到跟你沟通。写稿子给我带来的感受,是会觉得平衡情绪和写作本身是困难的事。因为我相信说每一个看到文章或者是能看进去的读者看完了之后,一定会这样,他会勾起自己想要写作或者想要表达的欲望,会勾起自己过往的很多回忆。
可是真的当我们想下笔去写这个东西的时候,就会发现控制情绪,其实对于每一个成年人来说,才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每每想到这件事情,然后再重新看你的文章,才发现会越发困难,真的是不容易,所以也很开心这本书能够出来,能给你一个交代,或者是能让你觉得说你自己这么多年在里面倾注的心血没有白费,这其实是最让我安心的地方,所以我没有啥问题,你想问点啥问题给我吗?

索文:
我也没有,但是这里要说一下,《胖子美食家》是上海书店出版社旗下的“也人”品牌跟网易人间合作的三本书之一,还有另外两本,你也可以介绍一下。
沈燕妮: 是这样的,再一次感谢上海书店出版社和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我们跟上海书店出版社这次出了三本小开本的书,这也是“人间”第一次出小开本的书,我觉得非常精致,也很适合大家随身携带。因为“人间”的文章都是8000至1万字的,所以这些文章也很适合大家在通勤的时候,或者是睡前读一两篇,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另一本是《“打工人”纪事》,主要是写普通的“打工人”在人生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感动,还有一本书叫《住在人间》,是写居住的故事,跟房子有关的事,所以我们想到了“住在人间”这个主题,这三本书是关于吃住和工作,希望大家能通过阅读其他作者写到的这些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有一些重新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回望,带来一些感动或者是一些想法,如果能够引发大家写作的欲望,那就最好不过了。

更多书讯和读书活动欢迎持续关注也人。
也人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监修tataの登场| 也人2025-202X年出版计划 (13人喜欢)
- 第三年的也人等待长大 | 2024-202X年出版计划 (30人喜欢)
- 十一月,我们需要拥抱 (13人喜欢)
- 十月,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7人喜欢)
- 成为流浪狗后你会经历什么?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