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妖·没有父亲的人(契诃夫戏剧全集)
林妖
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只林妖,或成长于原生家庭的悲剧、或滋润于外人的闲言碎语、或揉拧于不公社会的扭曲、或堕落于自我沦陷的放纵,无关起源,皆对生活予以间断而连续的痛击。林妖在命运中作祟,主体不得不做出选择应对作祟产生的分岔,选择自杀,是对身体的背叛,落叶飘落早已印证结局;选择逃避,是对可能性的掩盖,风卷残叶为苟活蒙上白布;唯有选择面对,让命运奏响勇气的进行曲,待漫长的冬季结束、待萌发的春季度过、待炎热的夏季消散,枝头长出丰硕的果实,一品红色禁果的甘甜。
结局是不幸的,舒尔仁举枪自杀,叶莲娜重归家庭,他们倒在林妖的摧残下,无论肉体精神。而结局又是圆满的,费德尔经过浪荡,勇敢的向爱情伸出双臂:尤利娅,嫁给我吧。索尼娅砸碎家庭的脚链,不再妥协,向赫鲁舒夫大声表白:我爱您。他们打败了林妖,又或是接纳了林妖,汲取生活的甜美。
生活在继续,正如秋过冬来,收获季后是严冬。命运仍注定,正如家庭添丁,抚养孩子还会产生矛盾,但至少,情感让生活发生改变,选择让命运迎向希望。
没有父亲的人
平静而美好的生活,会因一只名为贪婪的寄生虫引发意外,破镜不会重圆,违约没有悔药,死亡带不走痛苦,活着才有希望。
普拉东诺夫拥有一位体贴的妻子、一个稳定的职业、一张姣好的面庞、一副诚心的形象,这些理应是幸福的钥匙,可本性捉弄,索菲娅的出现勾起他心中那只寄生虫的躁动。他用风趣唤起过去的回忆,尝试用这些过期真情填补寄生虫的胃口,可他哪里想得到,贪婪的放肆源于自我的无能。
面对索菲娅,普拉东诺夫满嘴答应,和你将会开启新生活,咱们远走高飞,高呼幸福;面对安娜,普拉东诺夫留恋不舍,再回去看两眼,没错,和她多呆一会也没关系;面对沙萨,普拉东诺夫紧攥双手,这个家不能散,你会原谅我的,对吧。他徘徊在人生的悬崖,贪恋四面的风景,从哪来就回哪去,怎么爬上来就怎么爬下去,远方的山再美,都不如脚下的路,登高远眺已然接近危险,想获得它?只落得坠崖身亡的结果。普拉东诺夫死了,是一颗子弹杀死了他,这颗子弹来自于一把叫做不可收束的枪。
阅毕。契诃夫戏剧集最后一本,四本书读了将近三年,终于在2022年结束前读完,又一坑填完。
这两出剧的内核依旧是契诃夫式的希望,只是结尾的处理不同于后期作品的高举火炬、传递新生活,而是死亡。两相比较又可以发现,“没有父亲的人”要更绝望一些,普拉东诺夫死亡、庄园被卖,唯有安娜说出“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这句点燃火炬的光,用狼人杀比较,仅有两名村民存活。“林妖”的结局虽然是舒尔仁自杀,可有情人拨开迷雾、抛下负担终成眷属,仅有一只狼自爆,另一只反水,村民全部存活。如果这种情节出现在其他的人的作品中我会大喊这是妥协!这是放弃!但在契诃夫的作品,反而凸显人性的灿烂,因为大部分的现实没有极端,只是犯错,生活继续,发生冲突,生活继续,出格偷腥,生活继续,而契诃夫,恰是记录生活,回馈动力的作家。
“没有父亲的人”里的第三幕和第四幕极其精巧,很值得一读。经过两幕的铺垫,普拉东诺夫陷入选择的困境,先是索菲娅登场约定逃离,再是法庭的传书让约定泄漏,这时安娜登场约定缠绵,再是威胁的出现让缠绵流出,接着沙萨登场将他拉回现实,最后旁观者到齐真相公之于众,一步一牵引,如助产术般顺畅。第四幕沿袭上幕,先是索菲娅这一视角的矛崩塌,再是安娜,接着沙萨,事已至此,普拉东诺夫没有弥补之心,反而向格列科娃卖出极致贪婪的一脚。最终,引线已被点燃,死亡随之到来。
一写契诃夫的戏剧阅毕,就要提到生活和希望,仿佛少了这两者的升华就没别的方式了,打辩论都十分厌烦感动性的ending,何况重复了四回的阅毕呢,那这次就用一句今年切身入骨的感悟结尾:选择一定会产生后果,所以千万不要被情绪左右,伤害自己所爱的人;世上没有后悔药,所以选择产生的后果,一定要勇于承担;生活在继续,承担是对彼此的尊重,保护是对彼此的诺言。
-
硕点什么八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05 08: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