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人间

今天是真的冰冷,寒风沁骨的那种。
下楼走了一圈,流程般扔垃圾、做核酸、取快递,再上楼,一整套下来不过十余分钟,但寒风所过之处,连手都抽不出来。拿着手机扫描核酸点二维码,仅仅几秒,手便如冰冻一般不得自在,赶紧又缩回了口袋里。
本想借着做核酸的机会,出去逛一圈,毕竟,已经三日不怎么出门溜达了。
今天的天空也是真的晴朗,浅浅的白云在天蓝色的苍穹下,自由地弥漫着,似欲分散离去而又不舍。
居家的日子里,总是感觉时空被停滞了一般,倘若钟表因为断电不再继续走,便会自觉被遗留在了时间的缝隙里。尽管街上还有寥寥行人,但却只能感受到我自己的存在。就像这许久不曾谋面的蓝天白云,或许根本不是因为大风将雾霾吹尽,只是因为少了汽车尾气们的陪伴而显落寞,才露出真颜来。
当然,我没有真的出去逛,毕竟,健康宝的核酸已过“保鲜期”,我已经失去了进入任何一个场所的“资格”了。
这一切的场景,像极了以前常玩儿的RPG游戏。在你的现实世界里出现的人们,都是NPC,不管你跟他们说什么,最后回复的都是类似于“健康宝扫一下”、“核对一下身份证号”、“啊”这样一成不变的标准信息。而真正存在在你世界里的真实的人们,却都只在“云端”呆着,看不见摸不着,我们用一个“游戏终端”——手机——连接着,偶尔来几段微信消息,也时常让人产生了迷惑感,Ta究竟是不是我认识的真实的那个人?
上上周录播客的时候,还跟朋友提起了从小玩儿到大的“精灵宝可梦”的掌机游戏,我还说我对刚出的这一代似乎没有了以前的热情。但其实,当身边曾经的玩儿友们陆陆续续在朋友圈各种晒之后,我还是耐不住心痒痒,下单了最新的《朱》,并终于在昨天开启了这一季的旅程。
人多少会有一些收集癖,只是不同人的偏好不同。喜欢玩儿宝可梦的人,现在大概已经对无关痛痒的剧情通关产生免疫了吧?毕竟诞生到现在30年的光景,打道馆和扔球的基础游戏模式并无多大的改变,无非是场景从一个大陆换到了另一个大陆,而宝可梦的数量,也从初代的151只到了现在1008只。所以,现在玩儿这个游戏的人还是曾经我的那些同龄人,大家所填不满的空虚感,大约仍是来自于永远无法收集齐的宝可梦图鉴吧。
玩儿这样一个游戏,是需要极大的耐心的,尤其这一季是开放性世界,地图很大,探索的过程极其耗费时间,谁的一周目通下来,不得累计个几十个小时。有时候也会觉得烦,但人在游戏中,对未知的好奇心太重,探索欲又太强,又会压过一些烦躁的情绪,并总是会想着,下一个出现的会是什么?
于是,我们所有的美好品德,都在玩儿这样一个游戏中显现了出来,哪怕发现了bug,哪怕知道游戏中的许多问题和不足,也不觉得是一件多大的事儿。
但回到现实世界里,我们总有一种想把生活过成游戏世界的憧憬。但奇怪的是,当真的回来的时候,既没有像玩儿游戏那般开放包容的心态,也失去了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更总是脆弱到无法承受真实世界中那些不确定性的存在。
这些在游戏中最上头的情境,在生活里消失了,因为你或者我,选择把它们扼杀在意识里,这倒是最有趣且讽刺的一件事儿。
20221129 @ BEIJING

-
一彡说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2-02 12:41:41